文物艺拍年报观察之一:
艺术品拍卖市场是否存在饱和这一组数据的背后,首先呈现出来的是艺术品拍卖行业在整个拍卖行业中的贡献度,以及艺术品拍卖行业的高额回报率,这是不断有资本进入的最终利益原因。而这组数据最耐人寻味的就是艺术品拍卖市场的饱和度,以年均60家的速度增长,就需要有同比例增长标的和新买家进场,这些因素的增长又是谁来创造的呢?是否存在市场的饱和?文物艺拍年报观察:拍品市场尚待挖掘拍卖市场中占有额度最大的是中国书画,中国古代书画和近现代书画虽然是有固定数量的限制,但是从目前市场中的拍卖来看,新鲜的拍品出现速度比较慢,多数是一些熟货。当代书画成为中国书画拍卖中的一个新兴的门类,中国当代书画的艺术家数量之多,已经创作速度之快,是艺术品市场拍卖货源的一个根本的保证。古董艺术品拍卖,虽然纵向上已经挖掘不了,但是从横向上拓展,是当下拍卖市场的一个调节方式,上至皇帝的宫廷御用,中间是文人把玩的物件,下至平民百姓的民间用品,通俗的说,只要是古代人用过的东西,都能拿来拍卖。文物艺拍年报观察:寡头式经营占据中国拍卖市场中小拍卖公司在市场份额中占据着15%的比例,这对于寡头公司的85%的比例来讲,是一个比较小的比例,虽然大型拍卖公司会长期占据着拍卖资源和大量的市场份额,在拍卖人士王凤海看来,文物艺术品拍卖与其他资产类拍卖有本质区别,由拍卖本身的特点所决定,其很难形成一个企业的垄断,因为总会有竞争对手存在。中国拍卖行业协会出具的数据一方面是显示了拍卖行业的大发展,也让人不免担忧,中小拍卖行由于缺乏法律的监管和市场的调节,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尤其据目前看,新增企业大多以短期利益为目的,这种不健康的初衷势必带来恶性竞争、不守行规等行为的出现,那么市场和政府将会分别作出如何的规范呢?综合性的大型拍卖公司在逐步的寡头经营中,会不会形成垄断企业呢?
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年报观察之二:
低结算率,市场风险的第一块多米诺骨牌艺拍市场观察:结算率低 诚信危机和法规缺失对于高价位的拍品(1000万以上),2011年度,全国文物艺术品拍卖1000万元以上成交拍品共581件, 较2010年增加173件;而成交额总计136.25亿元,较2010年增加54.71亿元。截至填报日(2012.4.15),581件(套)作品中,已完成结算的作品仅有261件(套),结算货款51.50亿元;而未完全结算的作品有86件(套),涉及货款25.94亿元;未结算的作品达234件(套),涉及货款58.81亿元,结算率(以件数计)不到45%。从中拍协给出的各拍卖行结算情况来看,成交额排名靠边的各大拍卖行均有高价位拍品未结算或者未完全结算的情况发生。而我们所熟悉的一些高价、破记录的拍品,如齐白石《松柏高立图、篆书四言联》,傅抱石《毛主席诗意册页》等等均未完成实际交割。艺拍市场:拍卖付款问题 由点及面影响行业规范付款存在问题首先表现在买方延迟付款。一般情况下中低端拍品付款情况还好,但高价拍品拖延的情况比较严重。以往一两个月就能收完的款项现在几个月都收不上来。买方款项收不到,委托方便频频催款,弄得拍卖行叫苦连天。付款存在问题之二是买方拒付款项。仅仅是迟延付款还好,更怕的是买方恶性不付款。许多买家在举牌后就反悔不付钱,让拍卖的运营成本与压力急剧增加。如果买家不付款,仅没收不起眼的保证金,完全缺少约束力。而且面对一些收藏大户,拍卖企业为表示礼遇,往往没有收取保证金,更助长了不付款的恶习。艺拍市场 何日能与“保证金”说再见?国际上有一种说法,“拍而不付的,仅限于中国人”。虽然这种说法过于严苛,但还是反映出我国拍卖市场 存在着的实际情况。如果说在日本是靠诚信、责任来约束买卖双方,而西方干脆将此付诸法律条文。从中国目前情况看,诚信确缺失,相关的法律法规也不健全,“保证金”条款只能作为暂时的权宜之计。要从根本上解决付款问题,还是呼吁能够出台更强有力的法律约束条款,以保障艺术市场的规范化运作。
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年报观察之三:
2011,文物回流的“拐点”?文物艺拍年报观察:拍卖需重新布局从2012年秋拍的情况看,“海外回流”第一次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之外,仅有的或许就是秋拍以来第一件过亿拍品,北京保利拍出的尤伦斯珍藏元代王振鹏《江山胜览图》。2012秋拍即将落幕,2013年春拍征集已然开始,北京华辰日前宣布,将赴成都进行征集,并且是成立11年以来首次赴蓉城公开征集,可见明年春拍,拍卖公司的征集重点会放在国内,拍品方面相信还是近两年市场兴起的各种新门类。文物艺拍年报观察:回流文物缩水的背后数据显示,成交1000万以上的海外回流拍品虽比2010年的数量有所增长,但成交均价却从2010年的44.17万下降到38.39万/件(套),绝大部分成交额在3000万以内,亿元拍品仅有一件古代书画作品,排名第二的傅抱石《琵琶行诗意》价格仅为8280万元,5000万以上的拍品也仅有4件,相比国内征集到的拍品:徐悲鸿《九洲无事乐耕耘》、王蒙《稚川移居图》、乾隆“太上皇帝”圆玺等都太逊色了,也没有达到2010年以前海外回流文物所创造的高价,这也从侧面反映了“海外征集”的难度。正如业内人士所说,精品占总体海外回流文物的5-10%,真正的精品并没有回流。文物艺拍年报观察:文物回流遇拐点 市场份额减近10%根据中国拍卖行业协会2010年的统计数据,也更加说明了海外回流艺术品在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的重要地位。2010年,全国回流艺术品拍品共有24340件(套),成交18464件(套),成交总额达81.55亿元,占20.90%的市场份额。2010年回流艺术品成交率高达75.86%,远高于58.09%的市场平均成交率,且成交均价达到44.17万元/件(套)。2010年,408件1000万元以上(含)成交拍品中,来自海外的就有106件(套),数量占比25.98%。
政府相关部门和行业协会首次联合发布《统计年报》日前,商务部流通业发展司、国家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司和中国拍卖行业协会联合发布《2011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统计年报》(以下简称《统计年报》),这是继2010年度《统计年报》发布以来的第二份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年度报告。截至2011年12月31日,全国具备文物拍卖经营资质的企业有309家,比2010年增加56家。新增企业主要集中在京、沪两地,这些新增企业中不乏具备金融、房地产或文化等集团背景,不仅反映出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强大的吸引力,同时也丰富了我国文物艺术品拍卖业的资本结构。统计显示,这309家文物拍卖企业注册资本金总额37.66亿元,从业人员共计5714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