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书画收藏--人民网
人民网>>书画收藏

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

2012年12月10日14:17    来源:中国青年报    手机看新闻

林风眠中国画《莲花仕女》,上海美术馆藏品

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2012年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既是美术馆对收藏研究工作的一次总结和梳理,也是对美术馆专业建设的推动。展览的学术梳理,精彩纷呈的公共教育和社会推广活动,是展出季的一抹亮色。

促进美术馆积极适应免费开放的新要求,加快专业化建设,切实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能力;促进国家收藏惠民,让人民分享文化发展成果,发挥经典美术作品的社会和审美功能,积极引导当代美术创作,均是推动艺术民主、改善文化民生的题中应有之意。 ——编 者

民间玩具是如何制作的?新中国历史上第一所由国家开办的美术学府有着怎样的历史?齐白石为何自号“三百石印富翁”?20世纪中国美术的“现代化”如何演进?民国美术有何建树?岭南画派、长安画派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诞生的?北大荒版画有何特色……今年8月在全国范围内启动的“2012年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以各具特色的策展思路,将28家国有美术馆难得一见的诸多馆藏精品,展现在大众面前。这也是美术馆免费开放之后,文化部为进一步提升全国美术馆的收藏研究水平、深化文化惠民推出的又一举措。

地域性+学术性=各擅胜场

作为展出季的最后一站,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近期举办的“国立北平艺专时期馆藏精品展”,以30多件具有历史深味的油画回顾了国立北平艺专的历史,勾勒出其西画教育的特色。同为学院美术馆的湖北美术学院美术馆、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则分别展示了武昌艺专创立以来的收藏、对《收租院》群雕及其文献资料的深度探究。这从一个侧面体现了馆藏精品展出季的一大特色——着眼于自身藏品的实际情况,从历史与文化出发,突出具有本馆特色的学术主题。

中国美术馆有着丰厚的馆藏资源。展出季中,该馆从6000余件(套)的馆藏民间玩具藏品中精心遴选出约370组800多件民间玩具精品,按照儿童成长和认知能力的发展顺序,以“成长”和“成才”为主线,讲述了玩具中所蕴藏的希冀、启智、尚德的文化内涵。

各地方美术馆的学术主题则多立足于地方的历史与文化内涵:上海美术馆以20世纪具有特殊政治和经济地位的上海所受到的西方文明洗礼为时代背景,梳理了20世纪中国美术的“现代化”变革与演进;建于1936年的江苏省美术馆,因南京在民国时期的特殊地位,收藏有大量民国美术作品,回望了20世纪上半叶中国画的变革求新;广东是民主革命的重要中心之一,广东美术馆以馆藏作品勾勒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革命历程,广州艺术博物院[微博]则着眼于高扬“艺术革命”旗帜的岭南画派;浙江美术馆以浙江现当代美术名家为主,梳理了现当代现实题材美术创作的脉络;福建是中国现代漆画的发祥地之一,福建省美术馆、厦门美术馆均以漆画藏品展示了大漆之美;依靠河南悠久的版画传统,河南省美术馆对木刻版画艺术进行了发掘整理;新中国工业的重镇湖北武汉是工业版画的发源地,湖北美术馆以100余幅工业题材的版画,展现了对全国20余个工业版画创作群体的关注;云南拥有自新石器时代至近代的少数民族壁画,云南美术馆首次公开展出了系列壁画临品;长安画派为当代中国美术史书写了新的一页,陕西省美术博物馆以陕西现当代中国画创作展示了长安画派精神的延续……

以美术名家的名字命名的美术馆,也展示出独特的魅力。何香凝美术馆、刘海粟美术馆、深圳市关山月美术馆、常熟美术馆(前身为庞薰琹美术馆)、亚明艺术馆、合肥市赖少其艺术馆等美术名家纪念馆,不但为观众提供了通览何香凝、刘海粟、庞薰琹、关山月、赖少其、亚明代表作的机会,更让观众在了解美术大家的同时,了解了著名美术人物背后的美术史。北京画院美术馆则立足于院藏齐白石作品的完整性,以齐白石的三百石印为基础,反映了齐白石篆刻艺术印风的形成过程。

公共性+服务性=文化惠民

随着展出季步入收尾阶段,文化部对展览的验收评审也将启动,从中评选出优秀展览项目。展览在公共教育和社会推广方面的效果将作为重要评选标准之一。

中国美术馆在展览期间邀请了民间玩具传承人进行现场技艺表演及讲解,并举办了“中国美术馆小小讲解员”活动、传统益智玩具比赛等系列公共教育活动,让广大观众特别是少年儿童,在欣赏民间艺术的同时,增强了对传统文化的深层理解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意识。

学院美术馆以厚重的历史积淀和雄厚的学术力量著称,但展览等活动的范围常常囿于美术界小圈子。此次活动,学院美术馆着力细化学院收藏与研究的推广形式,搭建面向社会公众的艺术鉴赏平台。例如,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配合展览计划展开“艺专”研究专题学术研讨会、“大学与美术馆”和“名师与北平艺专”系列讲座、“北平艺专的故事”学院高校大巡讲、微博联动交互展“我与艺专的邂逅”以及巡展等系列公教活动。通过学院文化方式,将过去深藏于学府之中、仅供专业人员创作研究的收藏品,全面展示为以学术传播为导向、有利于学术普及的文化惠民活动,不但让学术走出了象牙塔,也让更多的人了解了与现当代美术相关的那一段段校史,推助了学院美术馆的学术建设和公共教育的拓展。

通过此次展出季,各地美术馆进一步确认了自身的优势所在,从而明确定位,加深了对公共教育和社会推广的认识,在服务大众的同时,也影响着本地的少儿美术教育以及美术创作的发展。例如,江苏省美术馆展览期间举办了“民国文化与民国美术”讲座、“搜寻民国的印迹”书画赏析等系列活动;黑龙江省美术馆开设了《北大荒版画溯源》专题讲座,在版画夏令营举办了《与大师对话——看版画、学版画、印版画》活动;天津美术馆配合展览开展了每周两次为期一个月的系列讲座,并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儿童举办了故事会、探秘寻宝、创意绘画等系列活动,针对成年观众举办了“涂鸦活动角”、“市民工作坊”等;福建省美术馆在展期组织了博士论坛,进行多学科交叉与跨界的理论研讨,为漆画艺术创作实践提供理论支持;湖北省美术院美术馆建立了数字展览馆做长期展览推广等。

美术名家纪念馆也成果颇丰。为解决一地展览受众有限的问题,深圳市关山月美术馆组织了三地巡展;刘海粟美术馆与学术机构联合开展刘海粟专题研究,围绕刘海粟作品展举行上海美专历史寻踪活动,并在网络平台上请专家开设学术专栏等。

输入+输出=收藏共享

藏品是美术馆的立馆之本。这种感觉,在馆藏精品展出季这样的活动面前,给人的感觉尤为强烈。

过去,由于种种条件局限,美术馆“藏多展少”的现象比较普遍。“藏多展少”,相当于将作品打入了“冷宫”,收藏家和艺术家的捐赠积极性受到打击,收藏工作便更难开展。

要解决“藏多展少”的问题,需要推动美术馆逐步建立藏品的固定陈列。然而,即使建立了固定陈列制度,对于绝大多数美术馆特别是地方馆来说,还将面临各种现实问题:一是藏品有限,无法形成系统性展出;二是馆内面积有限,无法对所有的藏品进行固定陈列;三是美术作品必须展原作、看原作,展览的地域辐射范围有限,导致了展览的受众有限。更何况,全国美术馆建设地域分布不均衡,目前还有近1/3省份没有省级美术馆。就观众而言,主动走进美术馆看展览,特别是到异地看展览的观众还是少数。

即便解决了“输出”,还需关注“输入”。收藏是美术馆最重要、最基础的一项工作。文化部艺术司副司长诸迪介绍,作为文化部实施的国家美术收藏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此次展出季还有一个重要的目的:带动美术馆对藏品研究与利用的重视,带动艺术家捐赠作品,从而带动国家收藏。

我国美术馆事业仍处于起步阶段。诸迪认为,藏品资源不足已成为制约我国美术馆事业发展,特别是由美术展览馆向美术博物馆转型的主要制约因素。尤其在当前艺术市场空前活跃、民间收藏日益兴盛的形势下,国有收藏面临着更加紧迫的压力。目前我国国有美术收藏还存在着投入不足、家底不清、保存不善、利用不够、效益不高等亟待解决的问题,尚缺乏系统的规划和学术梳理,缺乏有效的整合、利用,未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社会价值。正因如此,明年文化部将进一步推动和深入开展馆藏精品展出季,推动全国美术馆馆际间的合作,特别是藏品的共享,鼓励大馆扶持小馆,以此推动国家美术藏品的文化惠民和人民共享。

(责任编辑:任文(实习生)、赫英海)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