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界应当谨记 画卖得贵不等于艺术水平高--书画收藏--人民网
人民网>>书画收藏

美术界应当谨记 画卖得贵不等于艺术水平高

张绍城

2012年12月10日14:05    来源:金羊网    手机看新闻

画家的成长过程也是自我选择的过程。

我年轻的时候,读美院附中,附中毕业那年,因为种种原因,美院的油画系和国画系不招生了,只招工艺美术系!究竟是进入美院念工艺美术?还是继续追逐当画家的梦想?这可以说是我这辈子遇到的最大的个人选择———我选择了后者。

对于我们那代人来说,没有选择是痛苦的。对于现在的美院学生和青年画家来讲,他们可以选择的东西太多,诱惑太多,这往往会迷失了方向。

金钱至上的价值观在慢慢侵入校园。我听说,学生们崇拜的是能赚钱的画家,而不是画得好的画家。这和我念美院附中时期的学风已经有很大不同。

当时我念美院附中时,美院的教学方向很明确:练好基本功,然后到工农兵的生活里面去锻炼。老师带着学生们下乡,跟着农民一起开工,打成一片。美院学生们也像农民般淳朴,不爱打扮,打赤脚干活。下乡结束后,农民都是用最好的东西招待学生,然后送学生坐船坐车回学校。还有好多人把学生认作自己的干儿子干女儿。

我们当时崇拜的学长黄文波和汤小铭就是在这样背景下创作了《春雨》和《稻香时节》。两件作品得到了全国美术界的好评,甚至可以说是美院成立十年时最好的作品。

黄文波选取了农民在草棚里面躲雨的生活镜头,表现得酣畅淋漓。有一位评论家看后不禁感叹,“真是迎面泼过来一股水汽!”这画面本身充满了诗意,也很有地方特点。这自然的生活镜头恰好表现了画家发自内心的喜悦情感。只有跟农民打成一片,才能体会春雨的重要。

现在来看,也许这两件作品的风格和绘画语言已经不新鲜了,但这种发自内心的情感和创造是永恒的,依旧不失为好作品。由于这样的经历,我认为,画家要和基层人民打成一片,与他们融为一体,才能把人民的形象、生活、美感表现出来,才会创作出好作品。

现在社会发展了,不可能回到过去。用一种矫饰的作风,掩盖学术上的浅薄,“于丹现象”也是相当普遍的。美术界也难免。年轻学子应学会识别,画卖得贵、名声大和学术不能画等号。

(张绍城 广州画院前院长 杨帅/整理 )

(责任编辑:任文(实习生)、赫英海)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