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青翰墨憶崢嶸
在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的日子裡,全社會再一次興起了緬懷歷史、銘記先烈、致敬英雄的熱潮。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號召全國各族人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黨中央周圍,弘揚偉大抗美援朝精神,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繼續奮勇前進。在美術界,我們的先輩藝術家們以“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時代號召為己任,在戰爭的烽火中,在極為艱苦的條件下,用漫畫、宣傳畫、版畫、速寫、連環畫的創作,記錄和反映了火熱的戰斗生活和人民的勝利,書寫了中國美術與國家、民族和人民的命運緊密相連的史詩篇章。憶往昔崢嶸,70年前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是一次英勇無畏、保家衛國的跨越和出征﹔展望今朝,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更是歷久彌堅,指引和激勵著我們共克時艱,走向輝煌。
中央美院去朝鮮前線的教師合影,右起:秦嶺、林崗、張信讓、洪波、胡一川、侯一民
1952年夏,羅工柳(左一)在抗美援朝前線為戰士畫速寫
1950年,徐悲鴻為戰斗英雄苟富榮畫像
1951年5月18日首都各界在中山公園水榭舉行抗美援朝書畫義賣會,(左六)徐悲鴻、(左七)陳半丁
中央美院步入新中國的發展歷程與抗美援朝這場“立國之戰”緊緊相連。1950年1月,經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批准,“中央美術學院”正式定名。11月,響應全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發出的《關於文藝界開展抗美援朝宣傳工作的號召》,中央美術學院迅速成立抗美援朝委員會,組織全校師生開展美術創作運動。在徐悲鴻院長的帶領下,中央美院幾乎所有的師生都行動起來,參與到抗美援朝的宣傳創作中,凝聚成一股用丹青銘記歷史、用翰墨歌頌英雄的磅礡力量。在極短的時間內,中央美院師生完成了三千張漫畫、宣傳畫和一套《美帝侵華史》連環畫。這些作品以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在北京的街頭、工廠、農村展出,營造了抗美援朝濃厚的愛國文化氛圍。同時,這類作品也寄往前線,極大地鼓舞了志願軍戰士的志氣,增強了必勝的決心和信心。
1951年9月出版,中央美術學院研究部編,《抗美援朝 保家衛國 宣傳畫選集》
徐悲鴻《奔馬》中國畫 1951年
蔣兆和《鴨綠江邊》中國畫 1950年
蔣兆和《兩個母親一條心》中國畫 1954年
徐悲鴻先生率先畫馬,贈志願軍戰士以致崇高敬意。1953年6月,徐悲鴻先生為志願軍戰士寄出《奔馬》,並附信函,寫道:“我以能為你們服務而感到無限光榮,此致,崇高的敬禮!”字裡行間充滿了真摯的情感。蔣兆和先生積極投入了抗美援朝的主題創作中,完成了《鴨綠江邊》《把學習的成績告訴志願軍叔叔》《給爺爺讀報》《兩個母親一條心》等一批具有現實性、時代性和藝術性的優秀作品。尤其是《把學習的成績告訴志願軍叔叔》一幅,選取少先隊員向前線的志願軍叔叔報告學習成績這一寓意深遠的情節,寄去了對戰士們的感謝和懷念之忱。這幅作品印制了近30萬張,張貼在朝鮮戰場的前沿坑道、醫院、包扎站等處,在當時產生了廣泛的影響。
侯一民抗美援朝時期戰地速寫
羅工柳《來一個殺一個》 素描 1952年
古元《歌唱我們親愛的祖國》素描 1952年
古元《寫給敬愛的毛主席》版畫 1952年
奔赴抗美援朝前線是許多美術家的心願,在中央美院,當年先后就有四批師生奔赴前線,以戰爭前沿的火線為顏料,以手中的畫筆為旌旗,踐行著中國美術為人民、為國家、為英雄謳歌的初心使命。一是1950年底,中央美院的教師如伍必端、洪波、侯一民、林崗等作為戰地記者,奔赴前線,為創作積累素材。隨著戰役的推進,他們在前線畫出的速寫,通過《人民日報》的刊載發表,讓全國的人民了解到真實的朝鮮戰地生活。二是1950至1951年,響應黨和國家號召的參軍參干運動,中央美院許多學生報名加入志願軍,奔赴前線,徐悲鴻院長親自為參軍的學生送行。三是1951年中央美院“美干班”的畢業學員如孫見光、雷正民、高宗英等五人,參軍入朝,他們在前線深扎、開展部隊文化宣傳工作,榮獲朝鮮人民軍司令部頒發的“軍功章”。四是1952年春,中央美院的教師羅工柳、古元、辛莽三人,參加巴金任團長的“中國文藝工作者戰地訪問團”,深入朝鮮前線,開展了長達9個月的戰地創作,真實記錄了志願軍官兵的戰地生活和英雄事跡。
靳之林《羅盛教》油畫 1957年 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藏
在“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總路線精神鼓舞下,中國美術界以抗美援朝戰爭和政治運動為主題的美術創作勃然興起,形成了新中國美術創作的熱潮。這類作品按主題可以分為六大類:一是戰地速寫,這部分作品可以說是烽火硝煙的產物,代表者有伍必端《槍在這兒》(1951)、羅工柳《反擊之前》《志願軍給祖國工人寫信》(1952)、古元《歌唱我們親愛的祖國》《寫給最敬愛的毛主席》《祖國人民親切的慰問》(1952)等。二是表現戰斗英雄,如黃繼光、楊根思、邱少雲、羅盛教等一大批英雄們的感人事跡在創作中都有反映,代表者有靳之林《羅盛教》(1957)等。三是表現重大時間節點和戰役,抗美援朝戰爭期間首戰兩水洞、激戰雲山城、會戰清川江、鏖戰長津湖,這一系列由志願軍戰士譜寫的英雄贊歌都被載入了畫卷,代表者有董希文《抗美援朝》(1951)、彥涵《攻克天險的志願軍》(1951)、伍必端《中朝部隊並肩作戰打擊美國狼》(1953)、侯一民《跨過鴨綠江》(1955)等。四是表現中朝友誼和熱愛和平,代表者有戴澤《和平簽名》(1950)、鄧澍《保衛和平》(1951)、彥涵《我們衷心熱愛和平》(1952)《剛剛摘下的蘋果》《中朝友誼血汗凝》(1954)等。五是表現支援抗美援朝的生產建設,如艾中信《全力支持抗美援朝志願部隊》(1951),王式廓、周令釗、侯一民等人合作的宣傳畫《人民踴躍支援前線》(1952)等。六是表現抗美援朝偉大的勝利時刻,代表者有李樺《中朝人民部隊勝利會師》(1951)等。
彥涵《我們衷心熱愛和平》宣傳畫 1952年
戴澤《和平簽名》布面油畫 159x125cm 1950年
鄧澍《保衛和平》年畫 1951年
王式廓、周令釗、侯一民、梁玉龍、洪波、伍必端、顧群 《人民踴躍支援前線》宣傳畫 1952年
李樺《中朝人民部隊勝利會師》版畫 19.9x27.6cm 1951年
20世紀以來,中國美術的一個鮮明特征就是廣大美術家積極投身現實、關注現實、反映現實,以藝術的方式彰顯社會責任、描繪重大的現實事件,刻畫典型形象、彰顯時代精神,在藝術作品中實現愛國主義情懷與藝術創造熱情的高度統一。在今天看,表現抗美援朝這一主題的作品,堪稱新中國美術的重要篇章。盡管有大量影像記錄了這場戰爭的前方與后方,但美術創作的現場性、現實性、典型性和藝術性,構成了抗美援朝壯闊的視覺史詩。回顧這一段歷史,中央美院師生在抗美援朝戰爭主題創作中繪就的作品,是中央美院藝術創作史冊中閃光的篇章,也是新中國美術展現嶄新藝術風貌的明証﹔師生們群情激昂、投身創作,特別是羅工柳、伍必端、侯一民、古元等先生,奔赴前線、忘我奮筆的壯舉,是中央美院“愛國為民,崇德尚藝”優秀傳統的真實寫照﹔他們謳歌祖國、謳歌英雄、服務人民的藝術信念,散發出時代的光彩,是偉大抗美援朝精神在美術上的體現。硝煙散去,丹青仍在,前輩們在抗美援朝這場新中國的“立國之戰”、正義之戰、勝利之戰中作出的藝術貢獻,將感染和激勵我們在今天創造出更多無愧於時代和人民的精品力作。
2020年10月23日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