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者詩之余,文者道之余
——羅宗強先生其人其畫
日前,朋友約我寫一篇關於羅宗強先生的書畫評論,盡管俗務纏身,但卻無法拒絕盛情邀約。羅宗強先生的畫作,讓我感受到傳統文人畫在現代文化語境中所展現的無窮魅力和生機。
羅宗強先生是廣東揭陽人,這對於我這個在廣東生活和工作近40年的人來說,平添了幾分親近。在著手動筆之前,我習慣性地查閱了一些羅宗強先生的資料,讓我頓覺慚愧,羅老竟是90歲高齡的當代名師。藐予小子,對前輩豈敢置喙?實在惶恐之至。我隻有謹述拜讀先生畫藝之心得,以期能近乎先生盛德之一二足矣。
先生20世紀30年代出生於廣東揭陽,早年在潮汕地區完成中小學的教育,新中國成立后先到揭陽縣第三中學教務處任職員,隨后到綿湖鎮東園小學任教員。直到1950年離開潮汕到廣州南方大學國文系讀書三個月,再是到湛江市城鄉聯絡處任職員,1952年又到海南島南陵橡膠種植場工作。我想在一個社會正發生巨變的那個時代,他恐怕隻能被社會所裹挾,而不能掌控自己年青的命運。萬幸的是,1956年他考入南開大學中文系學習,畢業后又考取碩士研究生,師從王達津先生治中國文學批評史。1964年,羅宗強先生畢業后至江西贛南師范學院任教,十年后又回到南開,再過十年后的1985年晉升為教授,1986年由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評審為中國文學批評史專業博士研究生導師。1991年起歷任南開大學中文系主任、校務委員會委員、校學術委員會委員﹔與此同時,他還曾任中國唐代文學學會副會長、中國李白學會副會長、中國杜甫學會副會長、復旦大學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中國古代文學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副主任等重要學術職務。1996至1997年又受聘為新加坡國立大學中文系客座教授﹔2002至2004年受聘為日本大谷大學客座教授﹔此外,他還曾任河北大學、雲南大學、廣西師范大學兼職教授﹔曾任首都師范大學特聘教授、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首師大中國詩歌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主任,他還曾任中國中國李白學會、唐代文學學會、中國古代文論學會顧問,《文學遺產》雜志編委等職。先生一生致力於研究中國文學批評史和中國古代士人心態史,其主要著作《隋唐五代文學思想史》獲全國高等學校首屆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一等獎﹔《玄學與魏晉士人心態》獲全國高等學校第二屆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二等獎。《隋唐五代文學思想史》與《魏晉南北朝文學思想史》均被教育部推薦為研究生教材。先生在文學思想史研究的學術成就,隻能讓我心存景仰!
先生在學術界聲名卓著,他的書畫才藝卻為文名所掩,在公開的媒體上基本看不到他的書畫作品。其實,先生少喜文墨,早在上世紀30年代,由於海上航運的逐步發展,使曾經被認為“人多地少”“省尾國腳”的潮汕地區,通過海上貿易加強了與外面,特別是和上海一帶以及海外的聯系,再加上潮汕人敢闖敢拼敢為人先的個性,不僅使得潮汕經濟得到了較大的發展,也使得一大批潮汕青年畫家通過海船到上海學習。據資料記載,民國期間潮汕地區就有包括林受益、劉昌潮、陳文希、羅銘、王蘭若諸先生等80多人求學於上海美專,使嶺東繪畫多根植於傳統,又受滬、閩等畫風的影響較大,重筆墨、講格調,但創作中也有意無意地融合了潮汕地區的風俗習慣和自然風物,將潮汕的特色、風土人情、市井文化滲透到畫面中,形成了一種嶺東地域的獨特畫風。
先生早年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師隨嶺東名家陳文希先生學畫。文希先生初進上海美術專科學校,后轉上海新華藝術專科學校學畫,畢業后回到汕頭任中學美術教師。從羅老的《百鶴圖》中可以感受他的畫受嶺東繪畫的影響。1948年陳文希先生定居新加坡,后成一代大家,我的老師關山月先生也曾與文希先生有過交往,這也使我和羅老先生之間又親近了許多。我想,二十世紀的中國社會發生著無數的巨變,既要謀生又要不斷求學的先生,是不可能有太多的時間和精力放在早年熱愛的書畫上,何況時代風氣也不允許傳統繪畫有生存的空間。但少年時代所種下的美好的種籽,是多麼頑強呵!它可以冰封,卻不會停止生長。從我搜索到的有限資料來看,他的書法亦有特色,可以說是一種學殖深厚的文人書法,融眾長而自成面貌,而在繪畫方面,所作山水、花鳥不拘一格,色墨渾融一體,筆法靈動多變,格調清新自然。他把豐厚人文學養融於筆端,多變的筆墨和多向的創作潛能相互生發,使其作品展現出了扎實的傳統根基和過人的人文修為、豐富的作品形態和獨特的藝術個性。清初著名畫家龔賢說:“畫者詩之余,詩者文之余,文者道之余”,這一見解正好印証出了先生的藝術態度與追求,以及創作理念和文化旨趣。而正是這種業余閑適的創作心態、游戲筆墨的方式和追求詩、書、畫合一的品格,使得羅老的畫能夠融貫詩意和道心。盡管沒有職業畫家技法的嫻熟工謹,但是他能夠通過在畫幅上題詩來遣發逸興,自鳴風雅,寄托高懷,從而直入中國繪畫之精神腹地。其實,宋元以來, 游藝墨池、問道丹青已成為中國歷代文人雅士的賞心樂事。誠然,真正純正的傳統文人畫,即便不論其中學力之幽深和修養之博雅,僅那份風雅、閑適、 悠然和超逸,就是當代的職業畫家所徒生艷羨而又難以真正企及的境地。
王微在《敘畫》中談到:“本乎形者融靈而變動者,心也”。本來“形”和“神”是融為一體的,它所以能生動變化,是畫家主觀感情作用於客觀事物的結果。也就是說繪畫創作是畫家性情的表露,從作品中可以透視出畫家的個性心理。畫家心緒的滲入,使一筆一畫都是畫家的自我表現。畫家心胸是否清淨洒脫,可從其畫境中得以體驗。我們來看先生1987年創作的山水畫《故山在何處,昨夜夢清溪》,畫面以潑墨的手法,使得那如真似幻的抽象筆墨與大自然的山嵐雲霧、煙水飛動的具體形象有機地、完美地結合在一起,創造出一種奇偉瑰麗、天地融合、墨彩交輝的意境,強化了畫面的感染力。他把岑參《早發焉耆懷終南別業》尾聯“故山在何處,昨夜夢清溪”的詩句題在畫面上,點出了畫意,表達了一種獨處異地的愁思和對家鄉的眷戀之情。另外還有一幅《青山滿眼故園非》的山水畫,畫面題寫了北宋詞人賀鑄《烏江東鄉往還馬上作二首(其二)》“殘日雨杆荒蕪遠,青山滿眼故園非”的詩句,同樣表達了自己獨處異地的鄉思。這些是先生表達思鄉的一類作品。
而《夫藏舟於壑》的山水畫,則以類似書法裡中鋒勾勒山形,再蘸淡墨,接著用濃墨點染破之,后又潑些淡色,呈現的是那種情景交融、虛實相生、活躍著生命律動的韻味無窮的詩意空間。畫面題寫《庄子·內篇·大宗師第六》“夫藏舟於壑,藏山於澤,謂之固矣。然而夜半有負之而走,昧者不知也”的句子,其中“山”字,郭沫若作“舢”字解,就是舢板,舟的意思﹔但另外又見有人作“汕”字解,即捕魚的工具,我認同后者,字面意思就是“把船藏在山谷,把捕魚的工具藏於深水中。應該算是很可靠了。可是半夜裡還是被有本領的人拿走了,那藏的人竟還不知道呢!借以諷刺那些固步自封的人,目光短淺,不知道世界變化的人。
《孤獨》是一張花鳥畫,畫面應該是以兩次拓印的方式來表現的,輔之一些墨點、色點,再畫上一隻小鳥點睛,畫面題上“物我一體,宇宙齊一,又安知鳥之非我,我之非鳥耶?!” 讓我想起《庄子.秋水》“子非魚焉知魚之樂”的句子。表達了天和人是一體的,人要應和上天的意旨,不違背天意,隻有這樣才能達到庄子提出的“天地與我並生,萬物於我為一”的真境,就能臻新意於法度之中,寄妙理於豪放之外的化境。中國山水畫作為中華民族獨有的藝術瑰寶,傳統道家思想深深植根於山水畫藝術的創作中,同時也影響了山水畫的審美追求與藝術情趣。這在先生2009年畫的《混沌之初》和《何處三家村》這二幅山水畫中得到很好的體現,特別是《何處三家村》畫面題了自己寫的長詩“何處三家村,盡日閉柴門。荒徑少行客,無人問晨昏。孤燈與青卷,偃蹇神猶存。山外醉歌舞,利祿相逐奔。姚佚復啟態,使人空心魂。機栝相因依,成敗如覆盆。會得此中意,萬歲一成純。”表達了自己喜歡幽靜山居,獨自讀書、學習、思考,遠離鬧市裡的功名利祿,方能志存高遠,實現心境空明的理想。
作為當代名師的羅老先生,他的畫可謂學殖深厚,具備詩、書、畫三者的統一,那些詩句,不僅是對自然外物的形象描寫,更是對達觀哲理的表達,洋溢著極其深沉的心靈寄托。因此,他作品中的詩句、書法和色彩就是他自己人格精神的真實寫照。
看先生的書畫,同時讓我想起現代人已不太熟悉的盛唐著名高士,文學家、詩人、書畫家鄭虔,他還是一位精通經史、天文、地理、博物、兵法、醫藥近乎百科全書式的一代通儒,詩聖杜甫稱贊他“滎陽冠眾儒”“文傳天下口”。鄭虔曾畫了一幅畫並把自己的詩題在上面,獻給唐玄宗李隆基。唐玄宗一看,拍案叫絕,揮筆題寫了“鄭虔三絕”四個字,並專門為鄭虔設置一所供官宦子弟讀書的“廣文館”,任命鄭虔為廣文館博士,傳授學問,所以鄭虔被時人稱為“鄭廣文”。歷代美術史家認為鄭虔與王維一樣是中國文人畫的開創者。自從唐玄宗稱贊鄭虔詩、書、畫“三絕”以后,詩、書、畫“三絕”也成了傳統書畫家多才多藝的美稱,還成為對一個優秀書畫家的要求,更成為判斷一件書畫作品價值的重要標准。詩也,書也,畫也,皆為文人學士發憤抒情之介質,能融三者於一爐以寫天地人心,非常人所能為。
今日見之並親証,羅宗強老先生正是我心中的當代鄭虔!
(作者系深圳市關山月美術館館長、中國工筆畫學會副會長、廣東省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廣州美術學院碩士研究生導師)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