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書畫

傳統非遺技藝:在“雲”上煥發生機

2020年05月29日08:08 | 來源:新華網
小字號
原標題:傳統非遺技藝:在“雲”上煥發生機

(圖文互動)(1)傳統非遺技藝:在“雲”上煥發生機

  5月21日,天津市河北區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巧妹紅妝繩藝”代表性傳承人呂敏在工作室裡編織中國結。新華社記者 栗雅婷 攝

  新華社天津5月26日電(記者宋瑞、栗雅婷)架起手機支架,打開補光燈,設置好背景音樂……身著傳統中式旗袍的呂敏與直播平台裡的百余位“粉絲”開始了互動。隻見她十指聯動,上下翻飛,將紅線相互交織,斜卷結、搭扣結、雙聯結、萬字結……一個個精美的中國結轉瞬即成。

  49歲的呂敏是天津市河北區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巧妹紅妝繩藝”代表性傳承人。疫情期間,她把一根根紅繩系上“雲端”,通過直播傳播中國結編織技藝。

  “以前我隻進行現場教學,對時興的直播一竅不通。后來聽從朋友建議,購買了專業的直播設備。現在我每天要花上一段時間進行試播練習,還錄制了大量的教學視頻。”呂敏說,為了讓中國結編織技藝在“雲端”傳播更廣,她將教學步驟一一細分,並以畫圖紙的方式作為輔助,讓觀眾更好了解並掌握不同中國結的編法。

  “我現在已經有200多位‘粉絲’了,通過直播平台,我找到了越來越多的知音。”

  盡管疫情影響了她的銷售量,但呂敏依舊樂觀,“我可以充分利用這段時間‘充電’,提升技藝,研究新的編織技法。接觸直播后,我有機會和更多手工藝人分享各種編織技藝,將學到的新花樣融入我的新作品中。”

  疫情暴發后,呂敏把對武漢的情感編進中國結,設計了“武漢加油”“福安中國”等作品,深受歡迎。她還免費將自己的作品送給部分馳援湖北的天津醫療隊隊員。

  “我正努力讓傳統的非遺技藝在‘雲’上煥發生機,讓更多人了解中國傳統結繩技藝。”呂敏說。

(責編:杜佳妮、魯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視頻
  • 給孩子的五堂美術課
  • 安塞農民畫
  • 館長邀您看展了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