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書畫

詩性寫意  丹心鑄魂——觀吳為山雕塑藝術展

王一川
2019年06月24日09:08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圖為吳為山雕塑《焦裕祿》。

  正當新時代中國藝術呼喚標志性力作之時,“丹心鑄魂——吳為山雕塑藝術展”適時發出了“無聲”而又響亮的回應。觀眾一進入中國國家博物館大廳,迎面而來的是100多座或呈巨制,或顯精巧,但都栩栩如生的中外文化名人雕像,立時恍若置身於這些文化名人所生活的時代,同他們展開別開生面的當代對話。

 

  展覽形象生動地回答了新時代中國藝術創作的三大問題:寫什麼,怎麼寫,為誰寫。吳為山多年來立志於為中國文化名人造像,敢於突破中國古代雕塑史上人物雕塑缺失的局限,為真實的和虛構的、有像的和無像的、熟悉的和陌生的各類文化名人創造姿態各異而又生氣貫注的肖像,向人們集中再現中華民族脊梁的群體風貌。為了取得更加理想的美學效果,他在中國現代雕塑史上首倡“寫意雕塑”,從古今中外諸多風格、流派和思潮林立的雕塑“高峰”中,多方汲取、融會而又大膽創新,獨創出以寫意引導而又詩風浩蕩的雕塑風格。這樣做恰是為了適應處於當代世界多元文化格局中的中國人增強文化自信的需要,從而向世界展示出洋溢朝氣和活力的新時代中國形象。

  游觀在這妙手鑄就的雕塑叢林中,不禁好奇於它們所寄寓的雕塑家的獨特匠心何在。最強烈的印象在於,特征化或驚奇感的精心營造。雕塑家擅於抓取文化名人最富於表現力的獨特瞬間加以凝固,這從作品的客觀存在說是盡力袒露人物的特征化面貌,而從主觀感受看則是把人生驚奇感外化出來並激發共通感。堪稱巨制的孔子與老子雕像,就分別抓取了這兩位文化偉人富於特征化和驚奇感的瞬間形象:孔子的特征主要體現在呈直線豎立的身姿和會說話的手上,直線身姿表示他的如山岳般庄正嚴肅的儒家式典雅禮儀及仁者形象,向上呈90度抬起的雙手正奮力托舉起似乎沉甸甸的寬袍大袖﹔老子的特征則透過彎曲而前傾的身姿及富於表情的頭部展示出來:彎曲而前傾的身姿透露出道家式以柔克剛方略和異常冷峻的智者形象。重要的是,這些特征化和驚奇感並非單純的外在身體特征還原,而主要是文化名人的獨創性思想及其人文建樹的特征化呈現,令人仿佛窺見他們富於詩性的心靈軌跡。

  深刻的感受還在於歷史現場感的逼真捕捉。《偉大的友誼——馬克思、恩格斯》中,坐在椅子上的馬克思右手靠扶手,左手放胸前,似處於原創思想的沉思中﹔身旁站立的恩格斯身披大衣,右手插兜、左手下垂。這樣的二人關系姿態無言地述說著他們思想的革命性和戰友情誼的堅不可摧。

  凸顯當代風范,是這次雕塑展給我留下的又一突出印象。孔子系列、老子系列、蘇東坡系列、杜甫草堂系列等多種組雕,都在自覺以當代視角去重新窺探古典先賢的“詩心”,凸顯其在當代世界的詩性意義。也正是由於胸懷這種當代風范,青銅雕像《超越時空的對話——意大利藝術大師達·芬奇與中國畫家齊白石》的創作才成為可能。這尊雕塑把生活於不同時代的兩位畫家放到一起,就是要讓他們分別攜帶各自的文化及藝術傳統,展開一場跨時空的平等對話。

  帶著上面有關特征化或驚奇感、歷史現場感和當代風范等感受,再來回想吳為山提出的“寫意雕塑”主張,一種有關其雕塑作品的觀感正變得越來越清晰:他的這種“寫意雕塑”具有以意征實和以實出意的特定內涵。以意征實,是指以淡泊、隱逸或空靈之心,巧用物材質地摹寫對象的獨特特征﹔以實出意,是指以對象富於特征的身姿,透視其內在微妙而深邃的心靈軌跡。這兩個方面相互交融,可以成功跳脫出物材與心靈之間的對峙,化解寫實美學與寫意美學之間的緊張關系,實現虛與實、形與神、有與無之間的瞬間融通。假如上述理解能夠成立,那麼不妨說,吳為山的雕塑作品及其“寫意雕塑”美學作為一種富於原創性的藝術建樹,可以成為新時代中國雕塑藝術的卓越代表之一而融入當今世界雕塑藝術的主潮之中。

  進一步看,這位雕塑家不僅以“大匠”之心精心塑造其雕像,更以奔放激越的“詩人”情懷熱烈地擁抱自己創作的雕像。他的雕塑絕不只是“雕塑”出來的,更是“寫”出來的。他在以雕塑形式無聲書寫或謳歌這個時代中國人充滿自信和昂揚奮進的精神風貌。

  (作者為北京大學藝術學院教授)


  《 人民日報 》( 2019年06月23日 08 版)

(責編:潘佳佳、魯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視頻
  • 給孩子的五堂美術課
  • 安塞農民畫
  • 館長邀您看展了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