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書畫

范迪安:美院百年面臨一個新方程式的開啟

張桂森
2018年03月26日09:03 | 來源:雅昌藝術網
小字號
原標題:【院長說】范迪安:美院百年面臨一個新方程式的開啟

  百年校慶新聞發布會上,中央美術學院院長范迪安致辭

  “我們必須堅持學術品格和學術質量,否則,美術學院就是失職。”說這話的時候,范迪安還只是一個青年教師,一個上任沒幾年的副院長,一個在國際上東奔西走的策展人。4年前,已兩鬢飛雪的他回歸美院,續集教職。2018,這座齡屆一百的中央美術學院在其執掌下,重新出發,力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范迪安希望央美永遠是一所“年輕”的學府。

  “我和我們的很多同事們經常都在思考,百年當然可以意味著驕傲、自豪,但是百年更要使我們清醒、更要提醒我們前瞻。百年華誕實際上是給了我們一次更清醒的意識到自己站在時間的結點上。

  在中央美術學院百年校慶的新聞發布會上,前三排大概有30多個座位,那是超過82歲的美院的先生們坐的位置。范迪安說央美發展到今天為止,堪稱五代同堂,有過百歲的先生,有80歲還在從事創作講學和交流的先生,有60歲左右在藝術上不斷攀登高峰的先生﹔有40歲左右正值中年不斷開拓的先生,當然還有20歲左右年輕的學子。

  百年校慶新聞發布會,十大活動作獻禮

  這位迎來母校百年華誕的院長的年齡也不知不覺逾60。4年前的9月下旬某日,隨著教育部黨組副書記、副部長杜玉波到中央美術學院的宣布,之前業界的種種傳聞最終塵埃落定,范迪安正式擔任中央美術學院院長,這所中國最高美術學府也迎來了他們的第八位掌門人。在調任中國美術館館長后的第九個年頭,范迪安回到自己任教過的母校重新起航,不一樣的是這次面臨著更大的挑戰。曾經的央美執教經驗和美術館的工作經驗無疑是寶貴的積累,但如何當好這個美術最高學府的校長,對這位新晉院長來講依然可謂任重道遠。

  范迪安說2018年不單是中央美術學院建校100周年,也是中國美術學院建校90周年,以及魯迅美術學院建校80周年的日子,因此實際上是中國美術教育的生日。

  “這兩天我陸陸續續收到了來自國際上著名學府的賀電和賀信,其中就有巴黎高等美院、日本東京藝術大學等一批學府。100年前,這是中國藝術家走出國門到歐洲、日本去學習美術的時期,100年后,中央美術學院的國際伙伴、國際合作伙伴光是院校已經超過80所,當然還有其他研究機構和藝術博物館,昨天晚上我們還和英國皇家美術學院的常務副院長簽署了一番新的合作交流的協議。所以100年前,一批先賢就是通過自身的求學藝術的朝聖,然后回到國內來興辦美術教育,才有了美院和美術教育的今天。”范迪安說到。

  與時代同行——中央美術學院百年校慶精品展 展覽現場

  而對於美術教育來說,當然要具體的落實在人才培養的模式、人才培養的標准和人才培養的成果這幾個方面。4年前,范迪安重回美院就碰上了學校的黨代會的召開,當時就提出了非常鮮明的目標。在范迪安看來,如何適應市場經濟的變化、培養現代社會需求的人才方面,形勢變得緊迫。“一方面,上世紀80代年以來,各種外來藝術思潮對我國美術產生了較大影響,美術學院努力克服“左”的與“右”的影響,摸索健康的學術發展方向,形成了藝術上新的活躍局面,但是如何在中西文化新一輪的交流與碰撞下進一步明確辦學思想,矛盾更加突出了﹔在辦學條件方面,如何滿足教學發展之需,提供必要的保障,增加辦學活力,困難也更加大了。在機遇與挑戰並存的形勢下,各個院校都積極行動起來,根據自身的條件調整和建設,創造了許多有益的經驗。同樣,有歷史積累和社會影響、也有鮮明學術特色的中央美術學院,也無法回避現實提出的問題。”

  “這些年也在努力從我們自身的基礎如何進一步夯實,使內涵得到更多的提煉,措施得以更進一步的加強,這幾個方面來進行保障。”院長范迪安透露,今天的中國在美術教育上面已經和國際上有非常互通的流暢性,美術學院在跟國際的各個學科的交往上是非常頻繁的,比如在美院內的外國專家學者的講座,除了假期,幾乎是每天一場。“比如說昨天晚上在這裡有一場,在建筑學院有一場,在設計學院有一場,都是國際的學者、專家在這裡進行講座。和世界的距離越近,我想我們越要保持清醒的頭腦,就是要真正抓住人家的優長,來彌足自己的不足。另外一方面就是要更多的研究中國問題,找到中國方式。”

  科學就是生產力

  “比如在世界一流的設計類的學科裡,尤其在藝術與科技發展,與社會生活需求這個方面,我們要通過解決中國問題達到一流的水平,這兩天我們召開了一個‘設計四十年’的研討會,來了很多國際國內的學者,我們還形成了一個‘新時代的中國設計——北京故事’,對於經過了40年改革開放的設計和設計教育的發展,我們應該能夠堅持哪些是我們的本體,還要吸收哪些優長,尤其是圍繞著新時代的目標和任務形成的故事。其中談到了設計的社會責任,談到了設計與科技的結合,談到了設計的文化,這裡面就包括了中國的特色,解決中國問題。”范迪安補充到。

  不單是設計研討會,去年中央美術學院同步開啟兩項關於科技與藝術發展的計劃,一個是由實驗藝術學院發起的“EAST-科技藝術季”,另一個是由設計學院發起的“未-未來”全球教育計劃。

  教育是面對未來挑戰的先行者,建構一個能夠適合未來發展的教育體系,也是中國乃至世界的一個首要而緊迫的任務。范迪安顯然意識到了這一點,趕在迎接建校百年之際,和同事們開啟了兩項前所未有的教育計劃。

  EAST科技藝術季新聞發布會上,范迪安發言

  范迪安在去年的大會開幕上提到,舉辦這樣的科技藝術教育國際大會,是中央美術學院辦學史上富有象征意義的一個裡程碑,也是中國高等藝術教育在科技與藝術融合創新發展方向上的一個新的起點。藝術季開始以來,央美校園裡洋溢著有關科技與藝術的各種新鮮話題,年輕的藝術學子處在面對新知識的興奮之中。目前全球科學技術的發展和信息時代的交流,正在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和社會文化形態,為藝術創造提供了機遇也帶來挑戰。作為藝術教育機構,在傳統的專業知識課堂之外,還需要建立起科技與藝術相互交融、相互激發的平台,讓年輕一代站在知識創新、藝術創意的新起點上。中央美術學院將科技藝術教育作為未來發展的重要戰略之一,就是要研究、探索和建立教育、藝術和科學、技術結合起來的教學內容與教研方法。

  范迪安說這樣的戰略將瞄准兩個目標:一是將科學思維和技術革新引入藝術教育,以新思維激發新想象,把新技術轉化為新語言,催生新型藝術形式,形成新的藝術成果﹔二是通過科技與藝術的結合,為社會提供新型應用產品,推動社會創新。在當前,中國正在加快創新型國家建設。從政府到民間,從學術機構到企業,創新已經成為一種共識,我們需要在藝術學府裡培養創新型人才,並且通過學、研、產的方式,用藝術的創意改變生活。中央美術學院位於北京,使我們更有責任要對北京的全面發展提供藝術智力的支持,在中國處在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文化藝術產業方興未艾的形勢下,以科技藝術這種跨學科組合的成果為促進中國經濟發展做出貢獻。

  中央美術學院院長范迪安教授與中央美術學院視覺藝術高精尖創新中心專家合影

  “昨天英國皇家美術學院的副院長來跟我談設計的發展,我說你們現在最強的強項是什麼?他說我現在最強項的是設計走向醫療和健康。現在英國的很多醫院有設計人才的出現,來營造一種新的健康生活和醫療的環境。而我們這裡這幾年也做了一點合作,比如我們跟中日友好醫院做了一點點,但是還沒有把它當做設計解決民生問題的一個方向。這樣就引起了我們的重視,我們在設計上還要更多的瞄准‘中國需要’。”范迪安說到。

  四柱三層”,重在層次

  范迪安用“四柱三層”來形容學科的建設和改革努力的方向。所謂四柱,就是目前的四大學科:造型、設計、建筑、藝術。而所謂三層是指縱向的三個層面,本科、碩士生和博士生教學。

  在范迪安看來,央美以往在層次方面的研究少了一點,以至於一個學生從本科在一個畫室,到研究生他還在這個畫室,到博士生還在同一個畫室。因此現在央美為此思考而第一個成立了研究生院,目的是把研究生院統一“抓”起來,給研究生有不同的定位。央美為此進行了一些改革,比如要求碩士生導師不僅僅是開自己學生的課,也要開更多的整個研究生院的課,博士生導師更是要開這種課。

  不僅如此,中央美術學院去年還有一個新動作,對藝術院校同樣是第一次的嘗試,即放開了博士生導師的入選。在過去的博士生導師教授裡,是通過各種程序選拔誰來干這個事。而央美通過開放,讓所有的教授都具備帶博士的資格,但教授當年能不能帶博士,取決於自身提出來的研究方向、命題,具體落實到招生的課題上是不是具有學術上的領先性?央美通過這種遴選博士生導師的方向定位,來決定招生的情況。這樣的調整是為了重立一根杠杆,使得教授、老師們更加追求自己在學術上向傳統學習,敢於開山立派,在今天能夠勇於提出課題和有一整套培養人的方式方法。

  “未·未來”全球教育計劃“激活創新”圓桌對話現場

  這樣的調整很顯然是有據可依的。我們可以追溯到中國藝術教育趕上超常規發展的那段時期,美術院校的擴招,生源的增加,美院迎來了時機的同時也迎來了挑戰。那也正是范迪安早期執教的時期,學校不斷擴大,增加校舍,增加專業,伴隨的也就有了教育教學質量的問題。在過去,美院是小班授課,一個教室隻有幾個學生,屬於個體培養。現在小課變成大課,以前個體培養變成批量培養,這樣,教學的質量就有可能下降。

  4年前,重回美院執掌教鞭,范迪安就開啟了美術教學未完成的課題。當時,范迪安就提到, “解決這方面問題的方法,一是要廣開才路,‘不拘一格降人才’,不搞全部的‘近親繁殖’,要多渠道選擇和吸納人才。幾十年來,美術學院的教師主要是本校培養的、人才留校任教,這些年已注意調整,學術承傳,從某種意義上說,‘五四’以來的一大批藝術前輩具有蒙養深厚、學貫中西的大家風范,50年代成長起來的各學科帶頭人也有豐富的學術積累和教學經驗,后來和現在的新一代學人在專業技能和新知識層面上有超越前人的優長,但同時也有全面修養不足的短處,因此,堅持老、中、青結合的原則,有利於老教員的知識更新,也有利於中、青年教員全面成熟起來,承擔起教育和教學的重任。”

  在范迪安看來,中央美院還是比較重視教學和學術上的補充和發展的。對發展的走向,價值的判斷,形勢上的判斷這些問題,老中青教師都正在努力用清醒的學術觀去看待,力求著眼於中國美術教學的歷史、今日的發展,比照歷史的、中外的經驗去考慮學院教學的理念,都很年輕,探索新的好的道路與方向。

  央美藝考閱卷現場

  解決好教學的層面,還應該解決好美術考前教育的觀念誤區。這一點可以從央美近幾年的招生改革窺覷一二。“考前教育的確是非常的嚴峻,嚴峻就在於我們很多有向往藝術和有志學習藝術,也包括家庭付出巨大投入來支持他們走向藝術之路的領域,現在觀念的誤區相當的大,以至於應試教育從一般的普通的領域蔓延到美術的應試上。所以這些年央美集中做的就是通過我們的招生改革,特別是招生考試的改革,來緩解已經越來越惡化的美術應試問題。”范迪安說到。

  眾所周知,央美的招生考題近幾年來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區別於以往素描色彩等教條的重復設置,轉而轉向了更多層面的調動,考生不僅在美術基本功要練好,還必須得具備更全面的技能,比如知識譜系的全面,獨立思考和想象力的開發等方面。

  “我們想從考題命題開始就設置一個杠杆,我不能說央美命題是一個標准,但是它是一個導向。所謂導向就是要讓全體考生們從應試的那麼一種迷茫的狀態中清醒過來。通過我們自己命題的標准,因為命題就直接聯系到評卷和選拔的標准,來形成我們選拔到優秀學生的目的,目前看來還是能起到這樣的目的。應該說這兩年堅持下來還是比較有效的。我就注意到我們的同事有一句話,說這兩年招生命題得到改革之后,好的學生也非常清楚的浮現出來,差的也清楚的擺在那裡,差距拉開了,差距拉開了當然有利於我們選到好苗子;反過來,差距拉開了,好苗子作為考生的一個導向,就能夠逐漸形成一些調整。我不敢說一張央美試卷就改變了所有考生的概念和那麼多考前教育的觀念,但是央美在這方面有責任做好導向。”范迪安說到。

(責編:王鶴瑾、魯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視頻
  • 給孩子的五堂美術課
  • 安塞農民畫
  • 館長邀您看展了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