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書畫

向西歸東:如何從千年水印裡感悟東方智慧?

鄒萍
2018年01月19日09:08 | 來源:雅昌藝術網
小字號
原標題:【雅昌帶你看展覽】向西歸東:如何從千年水印裡感悟東方智慧?

  夜色中的浙江美術館和“水印千年—中國水印版畫大展”

  “水印千年—中國水印版畫大展”展廳內景

  2018年1月19日,“水印千年—中國水印版畫大展”(以下簡稱水印千年大展)亮相浙江美術館,內蘊豐厚,形態多元,館內4、5、6、7、8、9、10號展廳、中央大廳、天光長廳均被渾然設置,呈現別樣趣味。本次大展將持續至3月11日,橫跨農歷新年。

  踏入浙江美術館,一條氣息井然的通道映入眼帘,獨特的展示氛圍立刻被營造出來,但兩側氣質不同。一邊是烏泱泱襲來的700余塊雕版,層層疊疊,相對而立另一邊橙紅色的展板則使氣氛活躍,繞過簇立通道間的紅色隔板,便是豁然開朗的中央大廳。

  尺幅甚大的五版塊條幅自空中懸落,氣宇軒昂,另一邊,仙氣悠然的拓山印湖作品安靜矗立,近看,畫上作者當時寫下的心路記錄十分有趣寶貴。

  4、5、6號展廳位於中央大廳左側,環幕視頻(幻影西廂藝術劇場)和“汲古鐫今”版塊分置其中。作為“水印千年”框架內體量最大的子項目,“汲古鐫今”旨在梳理和勾勒中國現當代水印版畫的演變脈絡。經典作品部分集中展示了浙江、江蘇、安徽、北京、四川、雲南、廣東、黑龍江等各個地區水印名家的代表性作品,勾畫1950年代至2000年間中國現代水印版圖概貌,並借此梳理新中國成立后現代水印技藝第一次生成、遷播、流變的歷史。其中,特別推出數位中生代藝術家專題,呈現水印藝術歷久彌新、柔韌而強大的內在精神。新生代部分,則著重強調其“自主、自省、實驗、開拓”的態度,展現活躍於當下的各地青年藝術家的作品。

  4號和5號展廳的中間,是拓山印湖藝術計劃VR互動體驗區。

  拓山印湖現場

  拓印過程不僅被全程記錄,更首次採用VR拍攝技術全景還原拓印實錄,讓觀眾在觀展同時,也能置身拓印現場。其固是展覽重要組成部分,但活態過程更具公共性和話題性,通過媒體介入和現場互動成為一個公共文化事件。

  沿樓梯而上,是7、8、9、10號展廳所在樓層。

  7號展廳展現的是“東方意蘊”版塊之浮世繪部分,知名度極高的葛飾北齋繪《冨岳三十六景》就在其中。“‘浮世’者,是佛教對看似繁華矯奢、實為虛渺即逝的當世生相的稱謂。由此也可想見這類作品的內容題材,多不離市井生活、山川美景、聲色享樂、神怪綺譚的范疇。”中國美術學院繪畫藝術學院版畫系教授張遠帆如此說。作為一種市井風情型的繪畫樣式,日本浮世繪與我國民間年畫等民俗版畫在傳播效應和呈現樣態上有相當的可比性。

  8號展廳便是木版年畫部分。除楊柳青、桃花塢、漳州等外,還有部分“半印半繪”樣式的展品,如山東扑灰年畫等,它們在形制、題材等方面鮮明體現人倫教化功能或是文人繪畫意趣,呈現出民俗民間與書畫元素的融合狀態,反映了傳統水印技藝在歷史發展中具有的豐富可能性和強大的實踐力。據中國美術學院繪畫藝術學院版畫系副教授張曉鋒透露,本次展覽涉及的作品絕大多數來自中國美術學院和春秋版畫博物館。

  “中國的雕版印刷技術,在唐代中葉時就已經服務於佛教領域的印刷傳播,推廣到民間印制則覆蓋術數,小學,詩歌和歷書等范圍。其中,季節性的雕版畫的出現,也就標志著木版年畫的開始。年畫就是年的象征,不貼年畫就不算過年。年畫不僅僅是節日的裝飾品,它所具有的文化內涵和藝術價值,使它成為中國民間社會生活的文化景觀。”中國美術學院繪畫藝術學院版畫系主任蔡楓表示。

  站在7號展廳門口,透過8號展廳,可見9號展廳中的“西廂記”

  “版刻千秋”版塊位於9號展廳,主要以代表性的古典版畫圖像、大型雕版實物裝置作品及古籍文獻呈示水印藝術的演進歷程,為整個大展提供悠遠的時間背景。展出了漢傳、藏傳及西夏時期的不同經卷,各類古籍插圖,以及從歷代書畫譜發展中誕生的諸多品牌,如“榮寶齋”“朵雲軒”“紫竹齋”(中國美術學院)等,還特別選取陳洪綬《西廂記·窺簡》一圖為藍本,以動漫、影像手段進行活化再造。

  通過一座“橋”,便進入10號展廳,這裡呈現的是“湖山勝概”版塊。

  2016年8月,“湖山勝概——‘水印千年’啟動展”成功實施。“就資源而言,我們既有歷史文獻,也有現當代創作,但如果將之簡單處理為東方符號的堆砌和畫作的羅列則會失去真正的湖山神韻。因此,在展陳語言和內容方面我都進行了一些突破性的嘗試,目的是將新穎的陳設手段融景觀、歷史、文化與傳統技藝於一體,不僅觀照於古今西湖的歷史變遷,更形象化地凝練了西湖的詩意特質。”應金飛認為:“事實証明,地域和歷史問題並非當代中國展覽走向世界的關鍵阻滯,展覽的國際性和當代性需要更恰當的策展思維來實現。”最終,“湖山勝概”被文化部評為2016年全國美術館8個優秀展覽項目之一,先后得到了日本、德國及我國香港地區等藝術機構的認可和邀約。

  中國美術學院副院長高世名,中國美術學院繪畫藝術學院黨總支書記、副院長、教授方利民,浙江省文化廳藝術處副處長施瑩,浙江圖書館副館長李儉英,中國美術學院版畫系主任、教授蔡楓,浙江美術館主持工作副館長、浙江省美協副主席應金飛,深圳大學教授應天齊,故宮博物院圖書館研究館員翁連溪,上海朵雲軒集團副總經理朱逸青,中國版畫收藏家協會會長王鋒,中國版畫收藏家協會副會長、春秋版畫博物館館長趙堂偉,泰和嘉誠拍賣有限公司總經理劉禹,北京虛苑文化藝術發展有限公司藝術總監朱漢雲,《今日版畫》雜志主編金利良,杭州西湖博物館館長潘滄桑,中國美術學院版畫系教授:趙宗藻、陸放、俞啟慧、甘正倫、陳聿強、朱維明、鄔繼德、韓黎坤、李以泰、陳海燕、張曉鋒,中國美術學院藝術人文學院教授:畢斐、董捷,古籍版本、版畫研究的專家:宋平生、童聖江、鄭宗男、張玉坤、童志新、鄭名川、丁立鬆、班苓、邵彥、李曉愚、梅娜芳、萬子亮、陳研等領導與嘉賓蒞臨開幕現場。

  開幕式由浙江美術館黨支部副書記、副館長杜群主持,展覽藝術家代表、中國美術學院版畫系主任蔡楓和浙江美術館主持工作副館長應金飛先后致辭,中國美術學院副院長高世名、浙江省文化廳藝術處副處長施瑩、浙江圖書館副館長李儉英、故宮博物院圖書館研究館員翁連溪共同上台拓印“水印千年”展標。

  千年智慧蘊一方水木中,中華文明以水治為開端,無不浸透著流水神韻和大道空靈。水印木刻不僅是種藝術創作形式,水性顏料在紙上的特殊印痕更是形成了東方繪畫的審美根基,根植於中國人心靈深處的生活藝術和人文精髓。上至宇宙觀,下至文學、藝術、哲學和生活的獨特認知和成果,全都蘊涵在一方水木裡。白紙黑字間,印痕物語中,人們靜觀宇宙,察看世間冷暖,又格心成物,透過紙張的縫隙尋找屬於自己的虔誠。

  那麼,當“文化自信”逐步成為熱詞時,究竟應涉指繁復現象的哪個層面?爭議紛至沓來。正有感於當前一些籠統的、口號式的“文化標簽”,應金飛希望借助公共展覽的形式幫助觀眾通過第一人稱的視角來體認真正的“傳統文化”,探觸隸屬東方哲學體例下的文化核心。他本身並不常做水印版畫,“但‘水印’是甚囂塵上的反思與批判態度之外凝練東方真善美價值取向的東方文化符號,是我辨析東西方文化差異性的重要視角。”他希望借此探討水印藝術的創作邊界,“我們還可以進一步提出問題,使傳統和現代版畫的邊界更模糊一點。”

  中國當代藝術環境下,版畫曾面臨進退兩難之境地,作為唯一的非舶來品,水印版畫卻天生具備活化和深耕的優良基因。一方面,中國傳統文化強大底蘊為其打下深厚基礎,另一方面,新技術和材料的飛速前行為其活化提供優異外在條件。但如何前行?繪畫語言的突破、實驗性的探索、精神理念的表達,都將賦予其活力和再生力量,而版畫概念內涵和外延的擴大也無疑為未來鋪墊了一條更寬闊道路.

  他具體是怎麼做的?

  “水印千年”開幕了,但非終點,而是一條線索中的一個階段,需將其與諸多元素聯合起來觀察。在此之前,啟動展“湖山勝概”深受好評且斬獲佳績。而“水印千年”亦被置身於浙江美術館“東方智慧”系列展的大框架內,被視作整個系列的開端。這個系列展有5年的時間軸,策劃元點便是“東方智慧”,旨在當下藝術展覽格局中展開一場“向西歸東”的精神之旅,涵蓋“水印千年”、“紙上談繽”(2019年)、“山海經”(2020年),是試圖通過解構、重構,甚至消解來探索、復興和呈現深蘊其中民族智慧歷久彌新的活力。“相較於作者作品梳理、藏品資源整合等‘二度再造’的策展模式,‘東方智慧’系列展關注在精神導向性、實施執行力和社會能見度的維度全方位樹立其‘標志性’,可以說,展覽本身就是一件‘原創作品’。”

  中國是版畫藝術的發祥地,早在漢代就出現了用版畫漏印法在織物上制作的工藝布版畫,此后從用墨汁和水質顏料印刷的古代水印木刻到汲取了傳統版畫、民族繪畫、民間美術精華的現代水印創作,無不鮮明地體現出中華民族意境自然的藝術特色與東方文化含蓄雋永的美學品格。

  作為發端於中國的獨特技藝,水印版畫在至今一千余年的歷史中始終承載著東方社會獨有的內生視野和記憶感覺,深刻蘊含著中國的東方美學精神。“水印千年”是在當代人文藝術未來向度的世界性框架與中華傳統文化創新創造經驗的共同關照下,基於中國版畫藝術之東方特性的社會學思考,在時代新語境下或可為當代中國藝術關於如何建立民族自信的觀念與爭論提供一個更純粹更清晰的思路。

  值得注意的是,“水印千年”的展品內容與文化訴求緊密相連,包括歷史文獻、佛教圖典、中國傳統木板年畫、日本浮世繪、水印木版等樣式和概念,盡管隻求“點到為止”而不在求全、集成,但其在建構日常與經典、廟堂與自然、詩意與謹嚴、真實與奇幻、私人與公眾、體驗與程式、傳統與現代、原始與未來等豐富維度的整合塑造關系中,融圖像、文字、實物、影音、裝置、表演等多種創作樣式為一體,並結合自然景觀在地活動。

  最終,展現的是一股生機勃勃的當代美學生命力。

  部分展品

  版刻千秋——中國傳統水印版畫

  琵琶記 明萬歷 起鳳館刻本 浙江圖書館藏

  三祝記 明萬歷 休寧汪氏環翠堂刊本

  十竹齋書畫譜 明崇禎 南京胡氏十竹齋彩色套印本

  釋氏源流 明初 北京大興隆寺刊本

  西湖佳話 清康熙 金陵王衙刻彩色套印本

  養正圖解 明萬歷 吳懷讓刊本

  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 明代成化六年 內府刻本

  元本出像北西廂記 明萬歷 起鳳館刊本

(責編:王鶴瑾、魯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視頻
  • 給孩子的五堂美術課
  • 安塞農民畫
  • 館長邀您看展了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