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書畫

大洋彼岸一幅普通中國畫的故事

吳雲
2017年11月23日09:19 | 來源:光明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大洋彼岸一幅普通中國畫的故事

   修復師正在修復《道教雷部辛天君畫像》

   波士頓美術館展出的一幅八破畫

  當《千裡江山圖》在北京故宮引起觀看熱潮的時候,在大洋彼岸的波士頓美術館,一幅正在修復中的中國畫也引起了不小的轟動。

  1.修復中的中國畫

  今年10月,記者在波士頓美術館參觀時,在178號展廳偶然看到了這幅畫作,一下子便被它吸引住了。它平放在工作台上,佔據了大半個展廳,狹長的展廳隻剩下一個窄窄的過道。畫中人物面呈藍色,著青灰色衣袍,手中抱著個噴火的書卷,騰雲駕霧,因為畫幅巨大,人物的神態表情生動傳神,視覺沖擊力很強,一看就是來自中國。畫面已經陳舊破損,有兩道裂痕幾乎貫穿畫面的中央,畫中人物左腳的黑色靴子處也有很明顯的缺損。

  一個美國旅游團的游客正饒有興味地聽導游對這幅畫中的人物和它的修復工作進行講解。這幅畫叫作《道教雷部辛天君畫像》,是波士頓美術館目前展出的“妖怪與降魔者”主題中十分重要的畫作,現在博物館將它的修復工作展示在觀眾面前,吸引了不少好奇的觀眾,這是他們第一次近距離觀看到巨幅中國畫的修復過程。

  對畫作進行修復的,是來自北京的主修復師高競和來自台灣的助理修復師蔡欣辰。在一天的修復工作結束之后,他們就自己的工作對記者進行了簡單的介紹。

  這幅畫此前一直存放在庫房,因為展覽是關於妖怪和降妖的主題,而畫中人物一直以來都被認為是鐘馗,博物館亞洲策展部的專家一下子就想到了它。

  當時這幅絹畫狀態十分糟糕,因為過於巨大,畫卷中間已經裂開了,更因為存放年代久遠,許多地方已經受潮,有水跡或者生出了霉跡。正巧當時博物館一幅巨幅日本畫剛剛在這個展廳修復完,一切設備都可以利用,於是這幅巨大的畫作便被挪到178號展廳進行修復,同時也把修復過程展示給觀眾。

  修復工作的第一步是對畫作進行清洗工作,這幅畫的畫心長約3.78米,寬2.56米,算上裝裱長將近5米,寬近3米。由於尺幅相當大,兩位修復師必須分區進行清洗工作,上面用刷子蘸水沖洗,下面用小抽氣板連同臟物等一同吸下去。每個區域清洗兩到三次,與此同時,修復師用過濾水和吸水紙將霉跡從表面去除。

  此外,畫作的破損之處也要進行加固。兩位修復師用黏著劑“布海苔”對畫作破損之處進行固定,阻止畫作的破損繼續加大。

  高競說,在修復工作中,最重要和最難的一項是揭托——揭褙紙之后,因畫作沒有依托,需要馬上加上新的褙紙,這個工作一開始,一天都沒有辦法停下來,因此到揭托階段,博物館分別從弗利爾美術館以及新加坡文物局請到呂智超和陳穎惠兩位修復師來幫忙。揭托、修補后要對畫作進行重新裝裱,裝裱之后在其上板繃平的時候,他們會調配出缺損處的顏色補到補絹上去。而對於原有絹畫,修復師所堅持的原則就是最大限度維持原有狀態,不在圖像上做任何改變或添加補筆。在干燥過程中,還會再將畫鬆弛一下,再砑裝、上天地杆,才算完成。所有工作的最后完成期限是明年2月。對這樣巨大的一幅畫進行修復,難度可想而知。

  1995年之前,波士頓美術館沒有專門的中國畫修復師,亞洲繪畫修復室是在日本修復師的領導之下工作的,主要任務是保護日本繪畫。日本畫與中國畫的修復步驟和過程大體一致,只是材料上有差別,因而以前進行中國畫修復工作的也是日本畫修復師。1995年,高競受聘於波士頓美術館,中國修復室也隨之在當年成立。高競在來美國讀書和工作之前,曾在故宮博物院學習、工作了12年,目前在修復領域已有40多年的工作經驗。

  2.畫中人原來不是鐘馗

  最初一直被認為是鐘馗且准備展出的畫作,后來被重新糾正為道教雷部辛天君,並被重新命名,這個糾錯的工作是由一名剛剛畢業就來到波士頓美術館工作的、同樣來自中國的姑娘完成的。

  應非兒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藝術史專業,后在波士頓學習東亞藝術史。畢業后進入大都會博物館實習,去年秋天正式加入波士頓美術館。她剛工作,就趕上博物館正在籌備關於捉妖降魔的中日韓三國繪畫展,而她的工作是為展覽做學術准備,包括做這些畫作的文字介紹,重新檢查存檔等。

  這幅畫1998年入藏波士頓美術館,從那時起就一直被當作鐘馗收藏。因為畫幅過於巨大,此前隻做過一次非公開的修復,但一直沒有“舒展”在公眾面前過。就是在緊鑼密鼓的備展過程中,應非兒發現了不少疑點。

  第一個疑點是,雖然鐘馗的畫像樣式繁多——有的更有文人氣一些,像《鐘馗寒林圖》,有的有驅魔的含義,比如周圍圍繞著蝙蝠,“蝠”與“福”諧音,還有《鐘馗嫁妹圖》,圖中的鐘馗在假寐,與“嫁妹”諧音——形式多樣,不一而足,但大多數畫中的鐘馗都是著紅袍,配寶劍,而這幅畫中的人物著灰綠袍,紅頭發,藍顏鐵面,這種形象的鐘馗似乎沒有先例。

  另一個疑點是,從服飾上看,圖中人物所穿為明代服裝,手抱書卷,書卷旁露出一支筆,筆頭正在噴火。應非兒開始懷疑,圖中人物不是鐘馗,而與道教人物有關。

  之后在反復找資料查証的過程中,應非兒發現,大英博物館有一個小的瓷器人像,似乎是一件儀式用的擺設,形象與之類似,突然啟發了她。經過大量求証,最終,她在《道法會元卷之八十一》中查到關於辛天君的描繪:“戴牛耳幞帽,朱發鐵面,銀牙如釰,披翠雲裘,皂靴,左手執雷薄,右手執雷筆,上有火光。”這一段描寫與畫中人物完全吻合,幾乎可以確定,畫中人物就是道教雷部的辛天君。

  此后應非兒又在網絡圖像系統中進行查找,北京白雲觀有一幅道教畫,在雷部天將中,應非兒發現了與她查証出來的辛天君裝扮類似的人物形象,因而可以肯定,這幅畫中的人物就是道教雷部的辛天君,這幅畫面貌上類似水陸畫,繪於16世紀左右。於是波士頓美術館馬上對於畫名、檔案、展牌等進行了修訂,這個從1998年起就一直被誤認為鐘馗的人物終於被大家真正認識。在中國古代,道教人物也有避邪的作用,所以這次糾誤並沒有影響展覽。

  應非兒的這項發現是一個很大的突破,因為這個發現,應非兒還連帶找出了波士頓美術館其他展品的錯誤。例如有一幅相傳為吳道子所繪的《三官圖》,其中《水官》中的雷部天將此前也一直被認作是鐘馗。對辛天君的研究,使這個錯誤一並得到了修正。

  3.畫作的身世之謎

  但除了畫中人物是誰,關於這幅畫的一切目前還都是謎。

  應非兒說,這幅辛天君像是一幅優秀的人物畫像,線條利落有力,敷色也完備,是在絹反面打底正面填色勾線的傳統技藝,開臉、胡須、衣服上的金色龍圖紋、筆和腰帶上的細紋都很見功夫,作者應該是專業的且操作過大尺幅畫像的人物畫師。

  它到底是誰畫的,畫這樣一幅大尺幅的畫作,是用來做什麼的?它怎樣流落到異鄉的,這些問題的答案目前還無從知曉。

  應非兒找到的唯一一點線索是,在畫的左上角,有6.7厘米見方的篆書四字方印:“安陽縣印”,如今印已經很淡了,不仔細看根本看不出來。

  據應非兒介紹,這幅畫是1998年由美國實業家威廉·J.卡瓦諾和凱瑟琳夫婦捐獻給波士頓美術館的,凱瑟琳非常喜愛收藏中國畫。而他們是1993年從弗蘭克·卡羅公司購得的。

  弗蘭克·卡羅(1904-1980)是20世紀初到20世紀50年代將大量中國文物販賣到歐美的文物商盧芹齋的畫廊繼承人。盧芹齋在歐美人眼中是將中國文物介紹到西方的精明的商人,在大多數中國人眼中則是導致大量國寶流失海外的罪人。他的公司C.T.LOO向紐約、波士頓、克利夫蘭、巴黎等地博物館捐贈了不計其數的中國珍貴文物,據說在《流散美國的中國銅器集錄》中,收錄“曾藏”和“現藏”於C.T.LOO紐約公司的青銅禮器就達312件之多,佔該書選錄銅器總數845件的三分之一以上。

  《道教雷部辛天君畫像》流失海外是否與盧芹齋有關,並沒有確鑿的証據。應非兒說,目前關於這幅畫的歷史檔案沒有太多保留。

  不同於寺觀中的壁畫比較容易推導出當時繪畫的情境,卷軸畫沒有保存在當時的環境中,就失去了研究的線索。目前這幅畫中人物身份的確認,是對這幅畫研究過程中取得的很大的進展。根據許多人的推測,這幅畫不會是單獨的一幅,應該是成系列的。如果能夠找到與它類似的或成系列的畫作,對於搞清它的“身份”,以及研究它在當時的禮儀過程的功能都將有很大的幫助。

  目前有關這幅畫的研究工作都是應非兒獨自完成的,記者在採訪她之后,也咨詢了國內一些單位和個人,得到了許多人的熱心幫助,人們對這幅畫都表現出極大的興趣,鄭州大學歷史學院的老師還幫忙查閱了明代到民國的安陽縣地方志。但除了一些對道教有所研究的人士確認畫中人物就是辛天君外,沒有新的進展。有人從畫作的筆法來推測,這幅畫有可能是宮廷畫,還有人認為畫作原存於道觀之中,后因道觀不在了而導致畫作散佚。

  這樣一幅普通的流失海外的明代中國畫,沒有題記,隻有一個印章,帶著許多神秘的色彩,隱藏了許多不為人知的故事,讓人不禁想要搞明白它的“身世”。

  在波士頓美術館,和這幅修復中的古畫一樣吸引記者和眾多西方參觀者的還有一個展覽——“抱殘守缺——中國八破畫”。這個展覽也是由應非兒所在的亞洲策展部策劃、高競等專家進行修復后呈現給觀眾的中國藝術展。

  八破畫在中國興起於19世紀中葉,是手繪出堆在一起的文人生活中的書信、扇面、古舊字畫、古書等幾樣殘破物品的一種繪畫藝術。它起源於中國傳統繪畫,卻又不同於人們所認識的中國畫,具有三維視覺藝術特點。它看似西方的拼貼藝術,卻不是由碎片拼貼而成,而是畫出來幾樣物品堆在一起的拼貼感。人們說它“非書勝於書,非畫勝於畫”,但正因如此,要求畫者既能書又會畫,技術含量很高,幾乎失傳,所以了解它的人並不多。

  由此可以看出,波士頓美術館除了《歷代帝王圖》《北齊校書圖卷》《摹張萱搗練圖》這樣的中國畫名品,還有許許多多如《道教雷部辛天君畫像》、八破畫這樣的連我們自己都不熟悉的中國的杰出藝術作品。而波士頓美術館也只是一個縮影,由於歷史原因,我國有大量的藝術品流失到了海外。不管是知名的還是不知名的作品,它們猶如艷麗的花朵,在異國他鄉的土壤裡兀自綻放。而高競和應非兒這樣的專家學者,像是園丁一樣在海外守護著它們,同時也在不斷挖掘它們不被人知的過去,講述著它們獨特的中國故事。

(責編:魯婧、潘佳佳)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視頻
  • 給孩子的五堂美術課
  • 安塞農民畫
  • 館長邀您看展了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