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元面值的貨幣也曾流通過

中國曾經發行的最大面額的鈔票是多少?古代有一種貨幣能削水果,你見過嗎?哪個國家發行的貨幣防偽性最強?4月15日,信息時報優能訓練營小記者來到廣東金融學院參觀廣州貨幣金融博物館,為上述問題找到了答案。
據了解,廣州貨幣金融博物館收藏古今中外貨幣3.5萬件,囊括了各個歷史時期。參觀採訪完成后,不少小記者表示大開眼界,不僅看到了中國歷代和世界各國的貨幣,而且還學到了鑒別假幣的方法。
60億元券隻能買77粒大米
據了解,廣州貨幣金融博物館現有藏品3.5萬枚,佔地1700平方米。該館藏品囊括了古今中外各歷史時期的貨幣,分設中國古代貨幣、民國時期貨幣、根據地貨幣、新中國貨幣、金銀紀念幣、粵港澳台貨幣、電子貨幣、金融票証、世界各國貨幣和貨幣反假等10個展區。小記者們在博物館內參觀,猶如走進了錢幣的海洋。
據悉,該館珍貴藏品包括中國第一套人民幣、根據地貨幣、廣東省1985年流通本票、熊貓金銀幣、世界最大面額紙幣等,同時還專門設立了人民幣防偽專題展廳。其中,館內收藏的中國最大面額的鈔票———新中國成立前新疆銀行發行的60億元券吸引了小記者們的注意。
“這60億元鈔票有多值錢啊?”小記者們瞪大眼睛提問。據博物館工作人員介紹,在民國時期,物價飛漲,錢不值錢,這張60億元鈔票隻能買77粒米。聽到這個答案后,小記者們發出驚嘆,“還不夠一碗飯呢,我還以為可以買很多高樓。”工作人員表示,當時通貨膨脹程度非常嚴重,從這張鈔票可見一斑。
此外,這裡還有1955年發行的第二套人民幣,裡面有人民幣中唯一的3元面值貨幣。“從來沒見過3元的人民幣,真是長見識了。”看到新奇的貨幣,小記者們都很感興趣。不過,該館工作人員表示,這張面值為3元的人民幣“壽命”不長。據了解,該鈔票於1953年由原蘇聯代印,1964年5月停止使用。
小記者學貨幣鑒別知識
在參觀過程中,小記者們還現場學習了貨幣鑒別知識。新版的百元大鈔有多種鑒別方式,包括紙鈔上的凹凸感、金線、隱藏的頭像等。“經過這次參觀,我肯定不會上當受騙了,回到家裡還可以告訴爺爺奶奶。”有小記者高興地說。該博物館工作人員介紹,一般市民前來參觀后,貨幣識別能力會大大提高。
目前有沒有辦法杜絕一些犯罪分子制造假鈔,例如像澳大利亞那樣制作高成本的塑料幣?面對小記者的提問,該館工作人員解釋,由於我國人口基數太大,目前通用的鈔票都是紙幣。防止假幣,除了逐步提高防偽技術外,市民的鑒別能力也要提高。澳大利亞人口較少,其塑料幣制作成本高於鈔票面值,因此犯罪分子不會花錢制造假鈔。參觀採訪后,小記者們還參與了貨幣真假鑒別的有獎問答,並領取了一些小面額的世界各地的紙幣作為紀念。
![]() |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