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下午,中牟官渡鎮小王村賈魯河地段,河道治理施工隊從河裡挖出古錢幣,消息不脛而走,附近村民紛紛趕來“淘金”。有年長者稱,70多年前,該地段曾有多艘走私貨船在該地域沉陷。
目前,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工作人員已抵達現場,帶有古幣的淤泥已被清運走,以待清洗。工作人員稱,河底沉船的可能性很大,隻待發掘。
中牟時報 劉客白 謝鵬飛 王利正 文/圖
不顧嚴寒,村民淤泥裡“摸金”
12月1日上午,記者在現場看到,幾十米寬的賈魯河兩岸,聚集了近百名村民,坑坑窪窪河灘上都是淤泥。村民們穿著膠鞋把淤泥抓在手裡,尋找著裡面的“寶貝”。
“我找到了一大串。”一村民歡呼。水裡淘了淘,瞬間黑色的淤泥變成了十幾個銅錢。
一村民告訴記者,昨天下午他和村裡人路過河邊時,見到挖掘機司機在河岸上撿東西,走近一看是銅錢。“我回村一說,都知道了。”
“早上正在家裡吃飯,村裡人都喊著去河裡挖寶了”,一王姓村民說,“挖了兩個多小時,挖到了十幾個銅錢。”
現場,有幾位村民不顧嚴寒,脫掉鞋子下到了河裡,在河邊不停地摸著。不一會兒的功夫,一位村民摸到了10多個古幣。
記者看到,村民挖出的銅錢,大小不一,上面的字跡大多已經腐蝕,無法辨認。其中,能明顯辨認出的有咸平元寶、崇寧重寶。
據了解,咸平元寶為宋代宋真宗趙恆咸平年間(公元998年~1003年)鑄的年號錢﹔崇寧重寶為北宋徽宗崇寧年間鑄(公元1102年~1106年)鑄的年號錢。
曾有走私貨船在此沉陷?
今年83歲的賈西順是小王村人,說起河裡打撈出的銅錢,賈西順認為,與多年前附近河域的沉船事件有關。
賈西順說,他9歲時,有天夜裡,自己與幾個伙伴正在河岸捉魚,忽然聽見河裡傳來“救命”的聲音。隱約中,他們看見有艘船沉陷在河裡。第二天,他們又來到河邊,河面上風平浪靜,什麼也沒有。
賈西順說,在小王庄一代的賈魯河流域有兩個渡口,分別為付庄村、劉庄村,而小王庄村並沒有渡口,從這裡過往的船隻,屬於走私船隻。“當時,這裡河道狹窄,河流急,我知道偷渡的船隻在此沉陷的有好幾隻。”
賈西順的說法,得到了村裡許多老人的認同。70多年前的沉陷船隻上,為何會有宋代的貨幣,老人們認為,當時沉陷的船隻有可能是走私古代貨幣的。
官渡鎮惠庄一惠姓村民告訴記者,關於小王庄附近沉船的事兒,聽自己的父親講過,確有此事。
將對河底進行考古發掘
當天中午12點,中牟縣警方、文物所抵達現場,拉起了警戒線,對“挖寶”村民進行了疏散。此時,中牟縣文物所組織的10名勘測隊員,帶著洛陽鏟亦抵達了現場。
“由於在河岸,打到3米多深的時候,已經有水,給勘測工作帶來了很多的不便。”一名勘測隊員說,“現場發現了好多塊宋代磚。”
關於發現大量宋代錢幣的原因,中牟縣文物所所長張培認為附近村民的說法有一定的可信度。“但也不排除是其他的因素,比如說古時的官窯等,目前還不能做結論。”
12月2日上午11點左右 ,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工作人員亦抵達現場。一名郭姓工作人員通過了解現場情況后告訴記者,目前最重要的是清洗已經挖掘上來的泥土。
對於河底是否有發掘價值,該工作人員說,既然發現了古幣,且宋代的較多,就有一定的發掘價值。“不過,要發掘河底,需要向相關部門申報,手續批下來以后文物部門才能有發掘的權利。”該工作人員說。
為何挖到的多數都是宋代年間的古幣?如果說是當時沉陷的走私船,怎麼隻會走私一個年代的古幣?河底是不是還有其他東西?對於這一連串的問題,還需要進一步考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