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迪安:加強中國美術館學基礎研究

——由李萬萬《美術館的歷史》所想到的

范迪安

2016年06月06日10:18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原標題:加強中國美術館學基礎研究——由李萬萬《美術館的歷史》所想到的

  美術館學雖然立足於美術館,但其學術觸角卻伸向人文藝術學科的廣闊領域。關於美術館歷史的思考,是美術館學研究的基礎和重要組成部分。

  1793年,法國國民議會宣布盧浮宮作為公共博物館對公眾開放。就此,現代意義的公共藝術博物館正式出現,雖然它並非世界上第一所向民眾開放的公共博物館,但所產生的影響卻極為深遠:藝術品由舊王朝的奢侈品及特權階層的享受品變為國家財產,成為激發愛國熱情和啟蒙大眾的重要資源、體現公共文化生活的標志。這種藝術博物館的發展模式從法國延伸到歐洲的大部分國家,最終蔓延至全世界。

  在中國,藝術品的收藏古已有之,如《周禮》中就曾記載,“天府掌祖廟之守藏”“玉府掌王之金玉、玩好、兵器。凡良貨賄之藏,共王之服玉、佩玉、珠玉”。隋朝,隋煬帝在觀文殿后建立二台,“東曰妙楷台,藏古跡﹔西曰寶跡台,藏古畫”。這些多是皇家收藏,后逐漸成為定制,自北宋而晚清,攢聚了無數杰作經典。此外,貴族、士大夫、學者、商人往往也在財力充裕的情況下購募古玩珍好,以作收藏鑒賞之用。皇家收藏與民間收藏並行但都不公開展示。直至19世紀下半葉,一批文化先哲前往歐洲踏訪考察,發現了博物館的社會功用,博物館意識才在中國萌發。

  近代美術展覽在中國的迅速發展,刺激了對專業美術館的需求。中國最早的現代私立美術館,是由顏文樑等人於1927年籌備並建立的蘇州美術館,它結束了蘇州畫賽會“會場歷屆無定址”的歷史,解決了當時蘇州美術展覽場地的窘迫問題。1930年,天津建立了中國第一個公立美術館——天津市立美術館,並直接借鑒了日本及西方美術館的管理經驗,使其自起步就與當時國際業界通行的做法接軌,標志著中國現代公立美術館事業的開端。在地方美術館經歷了一段時間的發展之后,國立美術館的建設也開始提上日程。1935年,經於右任等提議在南京建立國立美術陳列館。1936年8月,國立美術陳列館建成竣工,這是中國第一座國家美術館。

  由於抗日戰爭的爆發,美術館事業曾一度中落,但其理想卻從未中斷:美術展覽在戰時的中國依然可見,並由於喚起民眾、宣傳救亡與御敵而被推廣到街頭和鄉村。戰時重慶國立中央美術館和戰后上海市立美術館的籌建,也顯示出當時中國文化界對美術館的艱難追求。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后,美術館建設成為文化建設的一環。1956年,江蘇省美術陳列館和上海美術展覽館相繼成立。1962年,中國美術館在北京市中心落成,成為中國美術館界的旗幟。改革開放以來,各地公立美術館相繼建立,民營美術館方興未艾,共同形成新的公共文化景觀,為此人們用“美術館的時代”來指稱美術館在藝術創作與社會接受、藝術保存與公共教育、藝術展示與傳播推廣方面的綜合價值。

  二戰以來,西方大國的美術館在內容、數量、功能、角色、社會地位等方面不斷呈現出新的特色,美術館的評價標准也與最初迥然不同,這些問題而今也擺在中國的美術館面前。當代的美術館已經成為一個涉及美術創作、美術收藏、美術普及與教育、美術評論與研究,甚至是美術產品的宣傳與推介等多功能的綜合性機構,這與最初的美術館工作僅僅專注於保存和展示美術作品等迥然不同,由此美術館觀念也面臨歷史上的巨大變遷。

  當前,學術界一直致力於博物館學的定義和范疇的再研究,力圖重新審視博物館的性質、職能及其在實際運營中呈現出的發展變化,對博物館學進行新的理論闡述。博物館學的各種分支學科建設在展開,“生態博物館學”等新概念也被提出並在全球范圍引起激烈的討論,伴隨著這些新問題的提出和思考,博物館學對於博物館的指導意義將會更加明顯。在此背景之下,對於美術館而言,這無疑也是學術探研的“大好東風”。

  同時,中國的美術館在功能、角色等方面的定位,又決定了它與一般的綜合性博物館以及其他專業博物館有著明顯的差異。因此,立足於美術館自身,而不只是從博物館這一更為廣闊的領域來觀照美術館的發展與建設問題,就顯得十分必要而迫切。美術館事業的日新月異,必然要求其在實踐方面的發展之外,理論方面也有所突破,美術館學的建立就成為一個亟須提上日程的學術任務。美術館學的研究與博物館學一樣,都具有一種強烈的學科互滲性,應該將美術館制度建立的背景、美術館與國家文化認同、美術館與人類生活方式等問題納入到研究視野,建立起中國的美術館學。

  雖然自20世紀初以來,就有不少文化界人士和美術館從業者就美術館的功用、組織機構、藏品征集、作品保存與展陳制度、公共教育職能、出版宣傳制度等進行過一系列論述,但這些成果還遠不能被稱為專業的美術館學,因為其並未站在一個學科的高度對美術館進行系統的考察。縱觀當今美術館領域的研究成果,其更多側重於對“開來”工作的探討,對“繼往”方面如美術館歷史的梳理還極為不足。實際上,中國的美術館何時、何處、以怎樣的方式走來?美術館身影又曾經在哪裡出現?它承擔著怎樣的歷史使命,為中國現代美術的發展作出了怎樣的貢獻?歷史上美術館的思想、制度和文化背景如何,其對當時中國的美術館建設又有著怎樣的影響……是研究中國美術館學領域所必須面對的。

  為此,青年學者李萬萬經過十幾年的努力,積累了大量的原始資料,並不斷深入思考和論証,最終形成了《美術館的歷史》(封面見圖)這本專著。通覽全書,作者將中國的美術館發生、形成和發展的歷史納入近代以來的文化圖景,宏觀論述美術館在中國的前世今生,更從美術館這個本體鉤沉發微,搜集了大量文獻史實與圖像資料,全面而清晰地呈現了中國近現代美術館的發展歷程,彌補了美術館歷史研究的缺憾。相信這一著作的面世,對於中國美術館學的研究將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也為建構中國的美術館學提供了富有基礎性意義的價值。

  (作者為中央美術學院院長)

(責編:魯婧、董子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