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這麼奇葩的硯台 古代文人怎能不愛讀書寫字
二十世紀下半葉 陳端友制九龜荷葉形端硯
在這方面硯台上,陳端友將他的工匠精神發揮到了極致。據華慈祥介紹,在1922年到1959年的37年間,他一直隨身帶著這方硯台,有靈感了便刻上幾刀。但直至去世,都沒能夠完工。
硯正背面雕刻一幅九龜戲荷塘圖景,周邊以重迭密布的荷葉將其融合成統一的造型整體。在布局上,中間的大塊空間既作為池塘,又是磨墨的硯堂,同時,空 疏的池塘與硯邊交相錯雜的荷葉對比,顯得疏密有致,虛實相間,構思十分巧妙。在殘荷敗葉間有九龜出沒,龜或從荷下探出龜首;或潛至葉底,祇在水面露出細細 的龜尾。給靜謐的荷塘帶有無限的生機。
更值得驚嘆的是:癭木硯盒。硯盒極似烏龜,龜首、龜足內縮,龜背已琢出龜甲,某些龜甲已刻紋樣,但因陳端友去世,余下的工藝就延宕下來。在硯盒內部,陳端友甚至還刻出了烏龜骨骼的形狀,可見這位制硯大師對完全“寫實”技藝的追求。
上一頁 |
(責編:魏欣寧、魯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