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藝術收藏>>最新資訊

字畫大師自導自演名作拍賣騙錢

劉軍

2015年07月15日08:46    來源:信息時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字畫大師自導自演名作拍賣騙錢

  □本版撰文 信息時報記者 劉軍

  通訊員 謝錦煥 崔嘉斌 岑柏瀚

  徐斌 張毅濤 鐘志清 梁榮忠(除署名外)

  詐騙又出新騙局,這次是“文騙”。騙子自稱字畫大師,專挑喜歡收藏字畫的成功人士下手,經過一段時間的感情投入贏得信任后,帶事主親臨拍賣行,自導自演舉牌拍下自己送拍的贗品,隨后轉賣給事主。

  近日,廣州白雲警方接到了這麼一起借拍賣實施詐騙的案件,事主被騙100多萬。目前,警方正對該案進行調查。

  案情拆解

  1騙子假扮成 字畫“大師”,經人介紹認識了喜愛書畫收藏的企業家(事主)。

  2通過一段時間的感情投資,“大師”與企業家建立良好的朋友關系。

  3“大師”邀請企業家參加拍賣行字畫競拍活動。

  4“大師”在拍賣會上拍得價值上百萬元的“名家”字畫。

  5“大師”忽悠企業家花費上百萬元買下這批“名家”作品。

  6兩年后,企業家將“名家”作品拿去鑒定,才發現全是贗品。

  真相:所謂競拍名作其實是“大師”自導自演的騙局,他事前與拍賣行串通,將一批贗品送去拍賣,再在拍賣會上自己拍下,然后再游說事主花巨資收購,達到騙錢的目的,根本沒有百萬元競拍價一說。

  說案

  老板被“大師”忽悠買下名家字畫

  在廣州從事服裝生意的某企業老板王總,閑暇時間喜歡鑒賞和收藏字畫。2013年7月,王總經朋友介紹認識了自稱為字畫“大師”的吳某(化名)。在交往中,王總發現“大師”在字畫鑒賞方面果真頗有造詣,兩人的關系日漸深厚。在交往中,“大師”時常向王總灌輸相關字畫鑒賞的常識。

  2013年秋天,“大師”游說王總一同前往北京參加某拍賣行字畫競拍活動,美其名曰一來可以開拓視野,二來可以拍些值得收藏的作品。沒有參加過競拍活動的王總欣然赴邀。

  當次拍賣會上,“大師”以自己的名義成功舉牌拍下5幅“名師”字畫作品,拍賣價值100多萬元。隨后“大師”向王總鼓吹被拍下的字畫作品價值連城,極具收藏價值,並慫恿王總買下這批字畫。

  王總全程參與了整個拍賣過程,看不出當中有任何貓膩,對被拍賣作品的真實性也深信不疑,遂以100多萬元購買了上述字畫作品。

  在收藏了這批字畫作品后,王總並沒有急於炫耀,而是將其束之高閣。直到今年,王總才邀請好友進行鑒賞。當中一些權威人士在鑒賞完上述作品后稱,這些作品很可能是贗品。半信半疑的王總於是將上述字畫作品送往專業鑒定機構進行鑒定,審核報告確認這些字畫為近代仿品。

  事后,王總了解到,這些字畫作品都是“大師”吳某事先送到拍賣行的,隨后又在拍賣會上“自導自演”將這些“名作”拍下。此時王總才恍然大悟,意識到自己落入了“大師”的詐騙陷阱。

  今年6月初,王總向白雲警方報了案。目前,警方正對該案進行調查。

  警方提醒

  收藏書畫要找專門機構鑒定

  辦案民警表示,常見的假書畫主要有三種:一種是臨摹仿制的名人書畫﹔第二種是假冒名人書畫,造假者自己寫、畫,再署上名人名家的名字;第三種是非法復制印刷。隨著大眾收藏熱的興起,贗品盛行,一些高仿字畫甚至能逃過專家的眼睛。針對此類詐騙手法,警方提醒廣大字畫收藏者:對名家字畫,自己要提高鑒賞水平以及辨別能力﹔在購買時,盡可能通過正規渠道,並提前找具備相關資質專門機構進行鑒定。

(責編:赫英海、董子龍)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