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風眠中國畫《思念》,上海中國畫院收藏。“仕女”系列是林風眠“調和中西藝術、創造時代藝術”的重要藝術實踐。他筆下的仕女,或坐、或立、或臥,各具情態,在典雅的色澤、流轉的線條以及表現性和抒情性的融匯中,洋溢著生命的嬌艷和活力。這既基於林風眠的人生感悟和情感意向,也基於他對中國傳統文化和西方藝術審美的理解,充分展現了他在藝術創作中對中國漢唐意境、民間藝術,以及西方古典與現代藝術的融合與創造。
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中指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脈,是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也是我們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站穩腳跟的堅實根基”。又說,我們“必須認真學習借鑒世界各國人民創造的優秀文藝。隻有堅持洋為中用、開拓創新,做到中西合璧、融會貫通,我國文藝才能更好發展繁榮起來”。這些精神對於我們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如何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基礎,吸收外來優秀文藝成果,創造具有鮮明民族特色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藝,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中學為體的吸納
包括美術在內的一切文藝創造,都與各個民族人民的現實生活、社會歷史文化背景有緊密的聯系。各民族的藝術風格和形式語言,在歷史長河中逐漸形成,各有其獨特的面貌。各民族之間通過友好交流,相互學習、取長補短,又獲得自身文藝新的生長點。具有數千年悠久傳統的中國美術,之所以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正是因為它牢牢扎根於本民族的土壤,與人民大眾的生存狀態及社會理想息息相關﹔在對外交往中,中華文化既無私地向其他民族貢獻自己的成果,同時又以寬闊的胸懷吸納其他民族的經驗,來推進本民族藝術的創新。一部中華文化藝術史,生動地說明了這一點。漢唐時期我國文明通過中亞地區與世界交流的絲綢之路,也是最有說服力的例証。
20世紀以來,我國人民奮起追求民族獨立、統一和富強,文化藝術肩負著配合社會進步的崇高使命。在這個過程中,西學東漸,西方美術的引進,對我國美術的發展產生了雙重影響:其藝術觀念和實踐擴大了我們的視野,為我們所借鑒,但也因為當時國人對藝術如何走向現代尚未有清晰的認識,許多人誤以為西方寫實藝術高於我國傳統繪畫,曾一度使中國畫受到壓抑。經過人們認真思考和反復研究,中國畫的發展終於找到了相應的對策:一方面適當借鑒西方繪畫的寫生法、寫實的造型以及色彩、光影技巧,做中西合璧或中西融合的努力﹔另一方面鼓勵中國畫畫家面向自然,深入生活,發掘傳統中國畫的潛力,克服清末以來文人畫萎靡不振的復古風氣,在“以古開今”的探索中重振雄風。
在處理中西美術合璧、交融或結合的問題上,美術界一些引領風氣的先驅人物都發表過精辟的見解,並在藝術實踐中進行了有益的探索。對近現代中國美術創作和美術教育影響最大的徐悲鴻、林風眠和劉海粟,都積極提倡中西合璧的方針。徐悲鴻在“五四”運動前后發表的《中國畫改良論》中明確指出:“古法之佳者守之,垂絕者繼之,不佳者改之,未足者增之,西方畫之可採入者融之。”林風眠把融合中西當作美術運動的目標,他為國立杭州藝專擬定的標語是“介紹西洋藝術﹔整理中國藝術﹔調和中西藝術﹔創造時代藝術”。劉海粟主張:“一面盡力發掘我國藝術史固有之寶藏,一面盡量吸收外來之新藝術,所以旋轉歷史之機運,冀將來拓一新局面。”蔣兆和、傅抱石、李可染、關山月、石魯、黃冑等,均不同程度地從西畫中吸收養分,為中國畫表現語言增添了新元素。20世紀傳統文人畫大家吳昌碩、齊白石、黃賓虹、潘天壽等,在中西文化交融的大背景下,繼承中國畫“外師造化,中得心源”的傳統,從金石篆刻、書法或民間藝術中吸收營養,結合寫生,為拓展傳統中國畫的表現力作出了重要貢獻,文人畫的傳統得到了有效繼承和發揚。與此同時,從西方引進的古典油畫,經過我國幾代藝術家的艱苦探索,也在中華大地的文化土壤中生根發芽,與中國繪畫的寫意技巧交融,結出了豐碩的果實。
20世紀中西合璧的美術創造,是在探索過程中不斷積累經驗逐步完善的,在某些時期免不了受到激進主義思潮影響,忽視對傳統的繼承,產生過偏差,但其代表人物的優秀作品決不像有些人所說的是用西方觀念與技巧改造了中國美術,或是失去了中國特色的“不中不西”,而是以我為主的借鑒和吸收。西方美術造型技巧被融入了中國傳統藝術的寫意體系,用來表現中國的人和事,適應了中國人的審美趣味,在世界文化大格局中是一種全新的創造,值得我們自豪與驕傲。
洋為中用的創造
改革開放以來,西方現代主義和后現代主義美術作品大量進入國人的視野。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美術領域中西合璧的努力除了要繼續深入探索中外傳統美術形態的結合外,又遇到了新的課題,那就是如何使從西方引進的前衛藝術形式,經過我們的採用,成為體現我們文化價值觀的藝術創造。
當今,西方流行的觀念、行為和裝置藝術等,對我國青年藝術家產生了廣泛影響。這種前衛藝術的特點,是消解和拋棄以心、眼、手協調合作的傳統美術形態,支撐這一趨勢的基本觀念則是繪畫“死亡論”或傳統形態美術“消亡論”。受西方現代哲學和高科技發展影響的這些藝術潮流,需要我們認真研究,科學、辯証地分析它們產生的社會原因,既要看到它們對待傳統文化的虛無思想和脫離大眾審美的過激立場,也要注意它們對現代社會中人和自然異化的某些合理性批判,以及其中所含有的拓展藝術手段的因素,如利用現代信息、網絡系統、工業和高科技產品、現代生活消費品作為藝術材質和傳播媒介﹔調動視覺、聽覺、觸覺以至幻覺元素營造綜合性的藝術效果,以適應現代環境空間﹔打破創作者與欣賞者之間的隔閡,吸引觀眾和藝術家一同參與或完成創作等。
近30年來,我國有些青年藝術家智慧地利用這些手段進行創造,取得了可喜的成績。他們不是機械地摹仿西方前衛藝術,不是一味地追求荒誕和怪異,排斥血腥、自殘等手段,而是摻入我國傳統的美學觀念,結合國情創造有人文精神的新作品。這些探索性的前衛藝術已作為我國當代美術領域的一部分,活躍在當代多元的文化格局之中。雖然我們當中還有一些從事前衛藝術創作的人片面否定傳統藝術形態,但絕大多數人的共識是:藝術創作允許大膽探索和試驗,外來前衛藝術的一些方法可以為我們採用,美術創作手段會隨著時代的向前推移而不斷得到拓展,但經過幾千年沉澱、積累起來的追求真善美的藝術理念和表達方式不會根本改變,傳統的美術形態會隨著時代的進步不斷吸收新資源,豐富自己的表現語言。觀念、行為和裝置等前衛藝術是對傳統形態藝術的補充,決不是美術的主流和方向。用手藝創造的、通過視覺形象揭示人內心世界和宇宙奧秘的美術創作,具有永恆的藝術魅力,決不會消失或死亡。它或許含有哲理性,但不是哲學的俘虜,不是空洞的概念說教﹔它或許含有科技成分,但不是科技成就的簡單展示。
總之,不論我們借鑒外國古典藝術形態還是當代前衛藝術形式,都應努力體現我國傳統文化的價值。基於先秦哲學“天人合一”的理念,我國傳統藝術承載著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與自我精神和諧的審美原則,追求情與理的平衡與辯証統一,發揮著寓教於樂的功能。我國傳統美學主張藝術表現真善美,即使文藝創作反映社會生活和人性丑惡的一面,目的也是為了警示人們摒棄假惡丑,追求真善美,而不是達到相反的效果。我國傳統美學主張“外師造化,中得心源”,強調創作者向自然、向生活學習和用心體驗的重要性,既反對脫離生活、閉門造車,又反對為客觀表象所迷惑,陷入自然主義泥潭。我國傳統美學尊重創作者的主體人格,尊重他們在作品中張揚個性,但同時主張尊重大眾的審美情趣,作品的內容應有積極的社會性和公眾性,為人民大眾所喜聞樂見,使他們獲得思想的啟迪和情感的升華。這些富有民族特色的美學思想和藝術表現方法,滋養了中國人的審美觀,培育了中國人的審美情感和趣味,受到了世界的高度關注和評價,也為我們發展一切形式的新美術提供了豐富的資源。因此,以此為基礎,吸收外來藝術優秀成果,努力做到中西合璧、融會貫通,是繁榮我國當代美術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