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歸”在幾年前的職場頗受寵愛,但隨著留洋大軍日趨壯大,“野雞大學”頻頻曝光,如今想在國外鍍層金,回國找個好工作可沒那麼容易了。
這一現象在書畫市場同樣存在。海外回流書畫在早些年曾風光一時,北京匡時2011年春拍,兩場海外回流近現代書畫專場共計302件拍品,成交率近97%,總成交額達2.13億元。如今,春拍正熱,海外回流書畫專場卻早已不再。知名藏家張先生表示:“真正的海外回流書畫真品已經越來越少,頂級書畫已被國外博物館收藏不會形成回流。隨著近些年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大部分精品已存於國內,海外回流書畫將淡出拍賣業和收藏業的主流。”
海外回流書畫曾火爆一時
2012年成龍主演的電影《十二生肖》以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導致大量文物流失海外為歷史背景,講述了圓明園十二生肖中失散的最后四個獸首回歸祖國的故事。在現實的藝術品市場,早在2000年,中國嘉德就已經將目光聚焦在流失於海外市場的中國書畫上。中國古代藝術品鑒賞專家梁曉新表示,海外回流書畫自2003年開始就已經逐漸成為國內各個拍賣會上的主流。“上世紀80年代初,董壽平、韋江凡、李可染等人的畫被帶出國外,主要用於民間收藏,現在回流書畫也多見這幾個人的作品。當時帶出去的價格很便宜,近30年的時間裡,這部分畫已經翻了數十倍。”張先生說。
到藝術品市場極為火爆的2009年,海外回流書畫在拍賣市場更是屢創佳績。2009年11月,在北京保利秋拍之“尤倫斯夫婦藏重要中國書畫專場”中,明代莆田畫家吳彬的《十八應真圖卷》以1.6912億元成交﹔2010年春拍,中國嘉德從一位美國學者手中征集的張大千的《愛痕湖》以1.008億元創造當時中國近現代書畫紀錄﹔2011年秋拍,北京匡時拍出的美國回流古代書畫珍品《崇真萬壽宮瑞鶴詩唱和卷》手卷更是以1.012億元的天價成交。一時間,海外回流書畫成為精品和高價的代名詞。各大拍賣公司也把征集海外拍品作為日常業務,甚至在海外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辦事處和代理機構。
在中國藝術品市場進入“億元時代”以后,縱觀拍賣成交數據,排名前十的多是海外回流書畫。市場的刺激,以及國內藏品主要集中在少數幾個投資者手中,藏品資源短缺,更多的拍賣公司將目光瞄准海外市場,每年至少兩次大規模的海外征集,征集作品也以中國書畫為主。在國內精品稀缺的時代,海外征集確實成為有效的抓手。
查稅風波致海外回流降溫
正是在《十二生肖》上映的那一年,海外回流書畫迎來它的拐點。事實上,2012年是整個中國藝術品市場的拐點。由於海外回流書畫有其特殊性,除了受藝術品市場調整的影響外,一場“查稅風波”更讓這個香餑餑變成市場上的敏感地帶。2012年4月,北京海關分別約談IFAS藝術運輸公司和北京諾亞藝術品運輸公司高層,並掌握了諾亞公司逾800個客戶名單,隨時進行排查。另外,一位上海知名投資家也因稅款補繳問題被海關約談。
按照目前執行的相關規定,海外藝術品進入中國境內時要繳納6%的關稅,以及17%的進口增值稅,再加上其他相關費用,一件海外藝術品要想入境所要繳納的復合稅率實際應為24.02%。以一件底價10萬元的海外書畫為例,拍賣公司要想回流該作品就要為其繳納2.402萬元稅款。
受“查稅風波”影響,2012年下半年開始,中國內地拍賣市場不再大張旗鼓地推出海外回流專場。拍賣公司雖然還有赴海外征集的計劃,但都相當低調,嘉德、保利“被迫”在香港成立拍賣公司,拍賣海外回流作品。
此外,海外書畫的征集也不是每家拍賣公司都能實現的。赴海外征集需要支付高額的成本,保利執行董事趙旭表示,每個拍賣季花在海外征集的費用有幾千萬,這對於中小拍賣行來說是筆不小的開支。同時中國的拍賣行到國外征集,還需要有一定的品牌認知度和業務溝通能力,很多中小拍賣行無法完成海外征集。
精品貴贗品多 海外資源已耗盡
國內書畫市場有很多會講故事的人,初入行的新進買手容易被迷惑,而在海外征集中同樣存在會講故事的人。這些外國人動輒稱自己是爵士、將軍之后,家中留傳不少中國古董,抬高價錢。
知名藏家張先生表示,在海外市場甚至還存在“假回流”情況。“當前,國內市場有部分贗品會被帶到國外進行包裝。次品輾轉到國外鍍層金,再以‘回流’名義重返國內拍場。也有很多現代仿品出口轉內銷,由民營企業大批仿制古玩,作為新制工藝品出口國外,然后在海外找到古玩商定點經營,回流到國內市場,他們的目標人群就是那些不懂裝懂的中國買家。可以說,現在70%的所謂海外回流書畫都是贗品。隻有少部分如嘉德、翰海等在國外設有機構的大拍賣行標注的海外回流字畫才有可信度。”
撿漏似乎一直是中國買家最大的樂趣,但事實上並非遠離中國的地方就有“漏”可撿。“一件拍品的市場行情價是100萬元,無論在北京、香港還是紐約,它的市場價格還會是100萬元,不要期望能在美國以10萬元買到,在北京賣出100萬元。”張先生說。
從最初海外回流書畫專場的火爆到目前零散式地出現於拍場,這期間歷經了十余年。而海外回流書畫的拍賣成交價也不可能創造出2010年以前的高價,這從一定程度反映出海外回流書畫資源的枯竭和征集的難度。“海外藝術品經過十多年的回流,很難再征集到像樣的作品,贗品偽作太多。精品價格又過高,很難拿到。目前,海外資源已經耗盡,拍賣到了重新布局的時候。”榮寶拍賣公司總經理劉尚勇表示。
北京商報記者 傅瑪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