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利油畫《哥倫布之夢》。圖片來源網絡
◆ 朱玉萍
明天就是哥倫布發現新大陸522周年紀念,這個幾乎人人知道的歷史事件在達利的筆下卻又添上了一種不可捉摸的獨特氛圍,那就是他1958年到1959年間創作的油畫《哥倫布之夢》。
《哥倫布之夢》表現了哥倫布發現美洲一事,達利選擇了船隊登岸時的情景畫面來展現了這一事件,包含了達利獨特而神奇的構思。畫面中茫茫的大海,有如白皚皚的冰雪之地﹔木帆船畫得很小,像一條小駁船﹔提拽木船的古代青年與浸入水中的側面青年像刻畫得很真實﹔帶有十字架、耶穌像和聖母畫像等的旗幡羅列得像古代儀仗隊伍,無盡無休﹔遠處的船也正在源源不斷地隨來,由於風雪交加,一切似乎是模糊的,處在霧蒙蒙的混沌之中。整個畫面看似將不同寓意的元素拼貼在一起,但整體上卻不會給人雜亂的感覺,反而讓觀眾有種看圖說話的感覺,通過自己發掘這些意象之間的聯系,來猜測達利想說的故事,感受他想表現的情感。
這一切看起來像超乎現實的真實,它只是一幅夢的意象,因為這裡沒有時間與空間的制約,場景中出現了許多非現實的物象,似是而非,主觀上的虛擬性加強了情景的反理性因素,無不展現了達利對這一史實充滿現代性的思考。達利認為,這個世界本來就是充滿著重重矛盾,《哥倫布之夢》表達了畫家對西方現代社會的精神危機的逃避,或許此畫正是他希望讓逝去的哥倫布再一次發現人類的精神新大陸。而對於觀眾而言,你也可以認為這是未來的光明,看著拉船而來的少年,也許他正將美好的希望帶了過來呢?
來源:新民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