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藝術收藏>>最新資訊

語言嬗變與本體追求

2013年09月09日10:32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手機看新聞
小溪流水(中國畫)
小溪流水(中國畫)
原標題:語言嬗變與本體追求——陳文燦的藝術

中國傳統漆藝擁有近7000年的歷史。20世紀下半葉以來,在中國近現代美術演進的浪潮中,以李芝卿、沈福文、雷圭元等老一輩工藝美術家的成就為依托,一批漆藝家從觀念上逐漸邁出“髹飾”的傳統范疇,向創作領域轉型,中國現代漆畫由此誕生。1984年,漆畫被納入第六屆全國美展。近30年來,脫胎於傳統漆藝的當代漆畫不僅在題材和內容上得以豐富和拓展,藝術語言本身的探究也趨於深入和多樣。

福建自古是漆藝中心之一。深厚的漆文化積澱、開放的現代視野、優秀的藝術家群體資源,使這裡成為中國當代漆畫發展的重鎮。福州大學工藝美術學院(原福建工藝美術學校),作為這個漆畫重鎮的中堅力量之一,從第六屆全國美展開始,歷屆美展中共有40余幅師生作品入選並多次斬金奪銀。能夠取得如此成績,曾任福建工藝美術學校校長、福州大學工藝美術學院常務副院長的陳文燦作為領路人,功不可沒。

1974年,福建工藝美術學校獲准復辦,陳文燦自此在鼓浪嶼上一干就是30年。立足於福建漆藝的傳統優勢,他整合學術資源,多方學習,以福建工藝美術學校為基礎構建了集漆畫創作、研究、教學為一體的發展平台,培養了一批優秀的漆畫藝術家和教育工作者,也推動了當代漆畫在國內、國際藝壇的影響力。

在漆畫創作與研究方面,陳文燦也投入了大量精力。1994年4月,福建工藝美術學校接到為北京人民大會堂福建廳和台灣廳創作巨型漆壁畫的任務。陳文燦帶領60余名漆畫師夜以繼日地進行創作,最終完成的磨漆畫《武夷之春》、《雙潭映月》和壽山石雕壁畫《錦繡八閩》,以獨到的藝術語言和創作手法描繪了福建與台灣的自然風光,為大型漆壁畫的制作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其中,《武夷之春》通過蒔繪、變涂、堆漆、雕填等技藝與工序,展現了空間、透視、明暗和形色之美,使畫面既具有一定的寫實感又不失漆畫藝術獨特的質感和裝飾韻味。

自漆畫成為獨立畫種以來,相關的討論一直不斷,焦點多集中在漆畫所包含的繪畫和工藝兩種屬性上。漆畫完全可以進行寫實、寫意、抽象、表現、象征、構成等探討,而“漆性”所產生的獨特美感又是其他畫種難以企及的。陳文燦認為:“漆畫絕不應該離開‘漆’這個母體,而‘漆’也應以大漆為主。”陳文燦並不反對對漆藝進行創新,但他強調,如果以水粉、油畫等形式成畫,再在畫面上罩上漆,偽稱其為漆畫,那麼,將是漆畫的悲哀。

在水墨創作方面,陳文燦也有一方天地。他的水墨作品,以意象性的水墨語匯在寫實和表現之間構建起有機的聯系,同時賦予畫面含蓄的裝飾性意味。陳文燦將水墨創作的視野投向傳統與現代、東方與西方,又回歸到對水墨本身的討論,用水墨新圖式、新語匯來抒發對自然、對人生的感悟。這種開放性的水墨創作思維,與他在漆畫創作上所取得的成就可謂一脈相承。

  綠澤(漆畫)
  綠澤(漆畫)
(責編:赫英海、魯婧)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