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民國瓷版畫精品時代--藝術收藏--人民網
人民網>>藝術收藏>>滾動新聞

探秘民國瓷版畫精品時代

2013年07月04日08:48    來源:佛山日報    手機看新聞

“汪野亭”山水瓷版插屏

  近日,容桂鑒藏協會副會長岑世英向記者展示了一件清末民初時期的汪野亭制作的瓷版畫插屏,稀罕的是這件藏品完好度極高,絲毫沒有褪色等缺憾,汪野亭是景德鎮“珠山八友”瓷藝畫派成員,從這件藏品可一窺民國瓷版畫精品。
  淺降彩歷經百年,顏色依舊
  百度百科顯示,珠山八友並非隻指8人,是民國初年一個志同道合的瓷藝畫派,一個以適應市場所需、以配畫瓷版謀生的文人瓷畫名家群體。他們分別是王琦、王大凡、汪野亭、程意亭、鄧碧珊、徐仲南、何許人、田鶴仙、畢伯濤、劉雨岑。這十位繪瓷名家喜歡在平面上,或接近平面的器皿上盡情、盡興、盡意地進行粉色瓷創作。因此“珠山八友”的作品以瓷版畫居多,而其粉彩藝術促進了近代粉彩瓷畫藝術的發展,在中國陶瓷美術史上,有著重要的歷史地位。
  “珠山八友”的作品,在清末已嶄露頭角,民國中期其作品可謂聞名遐邇,成為人們追逐的對象,主要擺放在達官貴人、中產階級以上的家裡,是身份的象征。
  岑世英藏有一件汪野亭落款的瓷版畫插屏。記者在其家裡看到,這件瓷版插屏配以酸枝木架,瓷面繪有山水風景,落款為汪野亭,年份為辛酉年。瓷畫的長為43厘米,寬為25厘米。岑世英告訴記者,這件瓷版畫插屏是清代著名的瓷畫名家“珠山八友”當中汪野亭的早期作品。
  珠山八友主張畫必有意,畫風與書法多追求清中期“揚州八怪”的風格,把詩、書、畫、印與制瓷工藝完美融為一體。據了解民國之后的制瓷藝人一般都是使用大紅大綠的釉料,而岑世英的這件瓷版畫色彩淡雅。岑世英介紹,這件瓷畫的顏料有淺降彩的味道,可貴的是這淺降彩,經歷百年后並未褪色,畫中落款“辛酉年”即為1921年,汪野亭這時的創作並未到成熟期。
  昔日高價,如今增值一百倍
  10多年前岑世英去廣東省文物總店淘寶,順便到當地的一位藏家老友的店鋪中無意中購得。“當時我已在省文物總店買了不少的藏品,但剛這位朋友的店門就一眼看上了這件瓷版畫作品。”岑世英說道。由於珠山八友的作品一直都藏家們所青睞的陶瓷品種,加上市場所見到的大部分都是贗品。當時岑世英憑借對這件瓷版作出的甄別及配合酸枝的新老程度,便毫不猶豫地與藏家談價。結果價格談下來了,但在當時卻是屬於離譜的高價。為此不少的同行朋友都笑自己買貴了,但岑世英並不這麼認為,“這件作品古朴雅致,保存完好,又是汪野亭早期的作品,是很多拍賣行都難以見得到的。”事實果然証明了,岑世英的判斷是對的。著名當代陶藝大師、汪野亭的女兒汪桂英當時也親自上手看過了這件藏品,並確認為非常難得的早期真品。在10來年間陸續有超過10多位藏家想要購藏這件作品,其中最近出價為數十萬元的藏友正是當地收藏協會的成員。但岑世英依然表示不願割愛,賣掉了我就永遠都不能夠以賣出的價格買得回來了。
  有趣的是,這件瓷版插屏的背面竟然是一面鏡子。據岑世英介紹,這是古時珠三角俗稱的“紅毛鏡”。“紅毛就是以前番鬼佬的紅須,因此被稱為紅毛鏡。”記者還發現了一個更有趣的現象,用一根火柴點燃在鏡子中竟能映射出5根火柴的影子。
  真金不怕火煉
  早在2010年,廣州日報曾報道市場9成“珠山八友”作品為贗品,不少專家認為它們是優質瓷版畫的原始股。
  陪同記者採訪的熱門收藏專欄作家、新生代收藏家潘才岳,一直關注“珠山八友”藏品。他說:““珠山八友”已經開始上浮,“插屏最高價格已達到數十萬元,四屏條過百萬元,有的作品拍賣價格高達上千萬元……”
  細看珠山八友的歷史,你可以看到他們的瓷版畫不僅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文化價值,同時也具有很好的投資價值。“未來10年,在全國范圍內一定會成為藏家收藏的熱點。”潘才岳認為。(作者:束維)

(責編:赫英海、魯婧)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