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聲稱學畫不到三個月的女作家盛可以在微博上辦起個人畫展,一平尺左右的小畫兒每幅售價五千元,據說還將出版畫冊。而近些年,不少作家、詩人都操起畫筆,跨行寫字作畫,詩人趙麗華的一幅作品《大海》以八萬元成交。有人對作家畫畫表示贊賞,但美術評論家林銳、楊小彥認為,隔行如隔山,跨界作者專業素養的普遍缺失,使他們無法真正達到專業水平而隻能停留在業余愛好者的層面上,現在的這些“文人畫”隻能說是小打小鬧,大多數畫作難以進入專業市場、與科班出身的藝術家的作品相媲美。(《南方日報》六月二十三日)
說畫畫的作家不是“科班出身”,應該是符合事實的。因為無論是盛可以還是趙麗華,乃至被認為書畫水平已經達到一定境界的賈平凹等知名作家,沒有一個畢業於美術學院,絕大多數也沒專門從事過多年書畫研習。比如女作家盛可以自稱學畫不到三個月,上月底舉行“讀畫會”的傳記作家陳文,也不過二○一○年才拿起畫筆。然而在筆者看來,一些美術評論家拿是否科班出身來判斷畫畫的作家們,是對作家畫畫的歧視,也表現出藝術觀念方面的狹隘。
首先,無論是畫畫還是從事其他藝術創作,都是很個人化的行為,沒有一元評價標准。筆者比較同意謝有順的觀點:“專業書畫家不必因其專業素養而產生優越感,真正有價值的作品,還是要有藝術的新意和個人的發現。”科班出身的書畫家,可能在技法上強一些,但不代表他們的作品就好、價值更高、更值得收藏。畢竟,就像文學作品主要評判權在讀者,對書畫作品的評判也由觀者決定。讀者欣賞、購買文學作品,有多少人關心作者是否是中文系出身呢?
其次,藝術雖然需要稟賦與訓練,卻原本並沒什麼門檻的,所謂科班出身只是現當代才有的。古代王冕放牛時自己臨摹荷花,歐陽修小時候以荻草代替毛筆練字,最終都取得了較高的造詣。古代的文人多擅長寫字作畫,但他們並不以藝術創作為主業,也很少有人多年專業研習藝術,練習字畫只是讀書和從政時的副業,有的甚至還是武將,換句話說,沒有幾個是科班出身的,可誰會認為那些古代書畫大家只是“業余愛好者”,他們的創作只是“小打小鬧”呢?現代專業美術教研機構的設立,雖然有助於藝術人才的培養,但實事求是講,在相當程度上也為藝術創作設置了人為門檻,甚至於一定程度上,學院環境還對創意起阻礙作用。
至於說有的作家“跨行”拿畫筆,是打著畫畫的幌子鑽營謀利,就更不值得專門質疑和批判了。鑽營謀利從來不是藝術領域獨有的,不也有許多官員、老板還有社會混混兒,出版文學作品或者弄各種學會的頭銜嗎?就是所謂科班出身的書畫界人士,包括一些美術學院的教授,書協、美協的領導中間,濫竽充數、鑽營謀利的難道少嗎?隻要不是用權力吹捧、謀利,作家畫畫、賣錢再炒作、謀利都無可厚非。楊小彥認為大眾關注作家、明星的畫作是附庸風雅,他們其實根本不懂藝術,可大眾憑什麼不能附庸風雅,藝術的標准憑什麼要由學院派壟斷?
最后筆者還想簡單說一下“文人畫”。很多人把作家的畫稱為“文人畫”,其實是一種誤解。文人畫,本是明末畫家董其昌提出的一個專門術語,又稱士大夫寫意畫,代表性畫家是清代的八大山人、石濤等,多以梅蘭竹菊、山石為題材,畫中寄托著獨特的文人情趣。今天有些作家要畫“文人畫”,無疑是有先天優勢的。但即便他們中很多人是隨性作畫,水平參差不齊,也能打破工匠畫和院體畫的一統天下,讓畫壇風氣更為清新、開放。僅從這個角度來看,筆者也歡迎更多作家乃至其他行業的人,“跨行”拿起畫筆,為人生和社會增添色彩和情趣。李 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