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考古工作人員在進行發掘工作。
地鐵施工毀掉5座古墓備受關注。昨日,廣州市文廣新局文物處和市文物市場綜合執法大隊現場評估調查,証實有5座古墓被盡毀,表示這是“嚴重的破壞文物的惡性事件”,將依法處查。執法大隊表示:今年5月1日廣州市已實施新文物管理辦法,明確表明先勘察后施工。明知故犯將負刑事責任。而施工方則稱已征得考古部門口頭同意施工,並沒有發現文物痕跡。
事件經過 五座古墓被連夜挖掉
廣州考古研究所蘿崗區考古挖掘工作人員苗慧告訴記者,地鐵六號線蘿崗車輛段施工方將其考古挖掘警戒線內的五座古墓連夜挖掉,這些古墓都是商代晚期到春秋戰國時期的,造成的損失不可估量。
“我們用紅色的尼龍線圍起來,並且有警示牌,但他們連夜鉤走了,現在連棄土在哪裡都不知道,五座古墓盡毀。”苗慧說。
昨日,記者在地鐵六號線蘿崗車輛段施工現場的大公山東坡看到,一座高約2米的土堆,上面鉤機輪胎碾過的痕跡密密麻麻,上面明顯有打鉤的痕跡,土堆周邊被紅色的繩子圍著,左邊有倒在地上的警示牌,寫著:“文物考古勘探發掘區”。除了被挖走的5座之外,大公山東坡目前還剩下兩個古墓探方。昨日,記者在現場看到,的確有兩個長約兩米,寬約1米的地塊被圈起來,所圈的地方土粒的顏色比旁邊土粒的顏色稍微淺淡。“這就是墓地,但我們還沒開始挖,所以不知道裡面有什麼文物。”廣州市考古研究所考古部主任張強祿說。
記者了解到,該地是今年3月9日,廣州市考古所在全市范圍內進行文物勘探時發現的大型地下文物埋藏區。考古研究所在今年5月30日完成勘探工作之后,已經確定來峰崗(大公山)有18座墓葬。大公山東坡則有7座古墓。廣州市考古研究所考古部主任張強祿表示,這是廣州市近年來考古發現規模第二大的先秦墓葬區。
新聞發布會 文廣新局:屬於惡性事件將依法查處
“這是一起十分嚴重的破壞文物的惡性事件。我們深感痛心!”針對古墓被施工隊伍挖掉的事件,昨日文廣新局回應,証實了有五座先秦時期墓葬被推毀。
文廣新局表示,今年3月上旬,為配合廣州市軌道交通六號線二期(蘿崗車輛段)工程建設,在市、區文物行政執法部門的協助下,廣州市文廣新局經向省文物局匯報,委派廣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以下簡稱市考古所)對該項建設工程用地紅線范圍進行了搶救性文物考古調查、勘探工作。
在今年6月1日,市考古所在考古勘探確認文物埋藏區域內布設10米×10米考古探方,展開了搶救性考古發掘工作,並重新對考古工作現場進行了圍蔽和標示,截至6月14日,已發現並確認古墓葬18座。
文廣新局表示:下一步,文廣新局將對這起嚴重破壞文物的惡性事件依法嚴肅查處,追究有關責任人的法律責任,並以此事件為戒,積極與各建設單位溝通協調,建章立制。同時,廣州市文廣新局也將立即召開全市文物保護專題會議,通報此次惡性事件,開展各建設項目文物保護專項檢查,以杜絕類似情況再次發生。
施工方:2009年考古部門曾出具沒文物報告
昨日上午,廣州市文廣新局文物處與廣州市文化市場綜合行政執法總隊一起來到地鐵六號線蘿崗車輛段施工現場評估調查。施工方於昨晚舉行新聞發布會發布情況。
該負責人告訴媒體,廣州市軌道交通六號線二期工程於2011年5月由國家批復工程可行性報告,同意開工建設。蘿崗車輛段佔地30萬平米。而早在2009年的時候,廣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曾針對六號線二期工程所在施工地出具《考古調查結項報告》,其結論是:“經過嚴謹而科學的考古調查工作,我們在廣州市城市軌道交通六號線二期工程施工范圍內沒有發現古代遺跡遺物,可進行施工建設。”
在新聞發布會上,針對此前媒體所稱“施工單位此前兩次損壞文物”,施工方做出回應:“事實是在3月5日市考古所進場之前,在大公山及東坑口兩處區域施工時遇到的情況。該兩處區域在《廣州市軌道交通六號線二期蘿崗車輛段工程文物考古勘探工作報告》的領隊意見提及:“該區域地層堆積單薄,包含遺物不豐富,不需要做進一步的搶救性考古發掘和保護工作,可以開展建設施工。”
在新聞發布會現場,對於為何要在夜間對古墓群進行施工。中鐵二局華南區負責人李應戰回應表示:“我們從1月份開工以來,一直都是有日夜施工的,我們有建委發的地鐵夜間施工許可証,只是為了配合高考和中考,我們收到城管部門的通知,從6月1日到10日要求停工,因此14日夜間施工並不是突然之舉。”
爭辯1 施工前有沒有警戒線?
對於考古研究所認為施工方撞到了警戒牌,並且挖掉考古勘探警戒線內的古墓的情況。昨日,記者在現場找到當天晚上指揮施工的負責人黎志華,他告訴記者:“我們施工的時候,根本沒有看到有紅線。警戒牌是下雨天被大風吹到的。可以從現場鉤機走的痕跡來判斷,我們根本就沒有碰到警戒牌。”但是記者在現場明顯看到有大約3厘米寬的紅色尼龍繩警戒線。對此,施工方當天在場工人表示:“尼龍線是他們第二天拉起來的,我們施工的時候,根本沒有。”( 記者 林夢建 李慧燕 專題攝影 記者 徐敏)
對此,廣州市考古研究所考古部主任張強祿表示不認同並告訴記者,尼龍警戒線是5月2日就開始拉起來的。“警戒牌當然是他們推倒的。”另外,考古工作人員苗慧也表示:“被推倒的地方,我們前天下午還在挖掘中,除了紅線之外,周邊還有三塊警示牌,分別在東邊、西邊和南邊。”
爭辯2 施工是否征得同意?
昨日,施工方回應施工是否征得考古所同意時稱:5月28日,廣州市考古所一位姓苗的現場工作具體負責人通知施工單位,稱事發區域已考古完畢,5月30日后可進入該區域施工。昨日,施工方中鐵二局的施工負責人之一趙先生也當場對文物執法大隊副總隊長江南說:“我們確實是征得了考古所的口頭同意才施工的,因為這邊的情況是一邊施工一邊考古挖掘,他們挖掘完了之后,都是口頭通知我們施工的。”
昨晚,施工方回應稱,考古研究所曾經五次口頭通知施工方。分別為:
2013年3月5日,市考古所口頭通知中鐵二局項目部在車輛段施工范圍內有文化遺址,要求立即停止施工。此前一直未有發現文物的報告和進行文物考古的要求。
3月6日,按照市考古所口頭通知要求,蘿崗車輛段工程正式全面停止施工,全力配合市考古所進行勘察工作。
4月8日,市考古所口頭通知施工單位,移交了大公山部分已勘探區域,交由施工單位恢復施工。
5月中旬,市考古所再次口頭通知施工單位,移交了東坑口已勘探區域,交由施工單位恢復施工。
5月28日上午10:03,考古所現場管理人員現場告知施工單位廖勇、黎志華來峰崗事發區域已考古結束,5月30日后可進入該區域施工。
對此,考古所張強祿表示:“絕對沒有這種情況,我們每次都是文書通知他們的。”考古工作人員苗慧也否定口頭通知過施工方:“5月27日,地鐵公司對事發區已經造成了損失,破壞了我們的警戒線。當時我聯系了他們,第二天考古隊還對工地進行了重新圍蔽。我怎麼可能在這種情況下,通知他們施工呢?”苗慧說。
爭辯3 事發區到底有沒有古墓?
施工方在現場多次表示,在施工過程中,施工現場管理人員及監理工程師一直在場旁站,並未見夯土層及發現文物。
昨日晚上,施工方在新聞發布會上仍稱:“6月14日,我們進入涉事區域挖掘土方,施工涉及區域長10米,寬8米,土石方為120m3。經現場確認,該區域為孤石密布區域。在施工過程中,施工現場管理人員及監理工程師一直在場進行旁站,在現場未見夯土層,未發現文物痕跡,挖出的土方已經棄至蘿崗區北村棄土場。事發區域是否存在古墓,有待專家組調查認定。”
而昨日上午,在事發現場,記者並沒有看到地面上遺留的任何瓦片等,也沒有看到文物處組織的專家去看棄土堆,文物專家在事發區域逗留不到半小時便與考古所工作人員一同離開,前往辦公區開評估會。執法局工作人員在施工方的陪同下,一起去了棄土堆調查。“可以通過測試証明新添上的土堆是屬於事發區的,我們有棄土出入証書,執法隊的專家証實是涉事區棄土。”施工方負責人之一趙先生跟記者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