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藝術品市場領頭羊將落誰家--藝術收藏--人民網
人民網>>藝術收藏>>滾動新聞

亞洲藝術品市場領頭羊將落誰家

2013年06月05日08:21    來源:新民晚報    手機看新聞

  日前,香港藝術博覽會已落下帷幕。香港藝博會從2008年開始,迄今已經成功舉辦了六屆。今年起香港藝博會邀請瑞士巴塞爾藝術博覽會掌管,並更名為“ArtBasel Hong Kong”。這一事實標志著被公認為世界頂級的藝博會正式進入亞洲,並振奮了港島內外的藝術經營者。一時間,“香港將成為亞洲藝術市場中心”的話題成為業內注目的焦點。

  開幕第一天,筆者飛赴香港觀摩。藝博會設在維多利亞港灣的會展中心,國際化氣氛濃烈,以藝廊薈萃、藝術探新、亞洲視野、藝聚空間和藝文出版進行展區分割,各展區均有不同的主題和特色,雖然比瑞士的巴塞爾藝博會規模小許多,但已呈現了一張美麗臉孔,吸引了全球各地博物館的高管、知名收藏家和策展人以及一些重要藝術家前來,有些展品一夜間就被購去換了新的主人。

  香港吸引全球目光

  其實,在巴塞爾藝博會入主之前,香港已是一座國際化都市,但港人力求更開放的融合,更專業的運作。2006年,巴塞爾藝博會的主事者考察香港藝術環境,給出了一張不合格的答卷:所看的35個畫廊中,隻有三分之一是較好的,關注的只是中國傳統藝術,而非當代世界藝術﹔美術館等硬件設施也很糟糕。特區政府從善如流,在此后的7年間,把提升香港美術館事業放在重要的位置上,撥款新建藝術博物館,更重要的是充分發揮其獨特的免稅制度和金融服務的軟件優勢,扶助民間藝術市場成長。至今,香港已有100多家商業畫廊,其中有一些進入國際頂尖畫廊行列,世界兩大藝術品拍賣行蘇富比和佳士得也從2008年開始將所有的拍賣活動移至香港舉辦。這就為引進巴塞爾藝博會,改造和提升香港藝博會創造了水到渠成的條件。港人並不自我束縛,自己辦不好的事,那就借助別人的成功經驗,請最有專業水准的人來辦。在當今歐美經濟處於低潮而亞洲經濟仍顯蓬勃活力的情況下,香港藝博會的崛起並瞄准亞洲藝術市場中心的地位,也就順理成章了。

  筆者看這一屆巴塞爾香港藝博會,感受最深的是通過聚集而來的展品,把握和展示了當今世界的最新藝術潮流。能夠做到這一點,也就吸引了全球藝術家和收藏家的目光﹔每年一度的藝博會都做到這樣,這座城市自然而然就擁有了文化魅力,必然成為世界藝術潮流交匯的中心。

  上海應該努力趕上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不能不回顧和對照一下上海藝術博覽會。上海藝博會誕生於1997年,恰是香港回歸那一年,比香港首次舉辦藝博會早了整整11年,如今規模盛大,運作熟練。實事求是地說,上海自上世紀90年代跨入改革開放的快車道以來,城市財富急劇增長,影響力日益擴大,尤其經歷了世博會之后,在展覽場館的硬件資源上不僅不比香港和亞洲任何一個城市差,而且遠勝香港。歷史上,上海本來就是中國乃至亞洲的藝術品交易中心城市,改革開放之初的上世紀八九十年代,蘇富比和佳士得兩大拍賣行進入中國內地預展,率先看中的就是上海。有識之士早就提議,將上海藝術博覽會打造成亞洲第一流的、最有影響的藝術品展示和交易平台,或許,在上海現有的藝術品牌中,藝博會是最有潛力沖上亞洲、沖上世界的。那就要學一學香港,首先明確奮進目標﹔其次在金融、稅收、通關等方面系統地營造藝術品博覽及交易的軟環境﹔還要放開胸懷,吸收國內外主辦藝博會的成功人士和經驗,在上海藝術博覽會已經舉辦11年的基礎上,合力提升它的專業水准和國際影響力。

  可以說,在當今世界經濟格局發生變化,全球藝術界將目光投向亞洲的現實情況下,上海藝博會和香港藝博會都處在如何走上更高台階的關鍵時刻,進者能引領潮頭,叱?風雲,退者或原地不動者勢必被人超越,淪為二流角色。機不可失,已經確立建設國際文化大都市的上海,應該努力。

(責編:孫石磊、赫英海)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