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908年,日軍佔領遼寧旅順期間,日本海軍將領將唐鴻臚井碑劫掠回國,后安置於日本皇宮。從1994年起,吉林省白城師范學院教授王仁富率領中國學者、民間志願者18年對日追討唐代國寶,借此向日方表明“中國沒有忘記國寶”。
14日,山西太原大雪稍停。王仁富攜帶眾多和唐鴻臚井碑有關的資料、圖片趕到山西太原。自1994年起,王仁富第一次赴旅順口黃金山考察遺址,從此和唐鴻臚井碑結緣。此后10多年間,王仁富自費輾轉大江南北,搜集、考察與鴻臚井碑有關的資料、遺跡,先后赴北京師范大學、重慶大學等高校舉辦公益講座,力圖通過民間力量促成鴻臚井碑回歸。
此行山西太原,是他宣講唐鴻臚井碑的第21站。
一塊石頭,12立方米大,約9噸半重。據史書記載,唐開元二年(公元714年),鴻臚卿崔?完成冊封渤海重任返京路過旅順黃金山,在山麓鑿井兩口,並在井旁一塊巨石上勒石記事,是為唐鴻臚井碑。碑文用29個字記載唐王朝冊封靺鞨政權震國首領大祚榮為渤海郡王一事,以此宣示唐王朝對渤海國的管轄。
1908年,日本海軍中將富岡定恭將唐鴻臚井碑掠奪回國,從此深鎖日本皇宮。
2001年,王仁富等6名刻石回歸志願者成立了中國第一個唐鴻臚井刻石研究會。2004年末,中共中央黨校原副校長韓樹英、中國著名古建專家羅哲文等在北京發起成立中華唐鴻臚井碑研究會,吸收王仁富等學者入會。
2005年,“唐鴻臚井碑”研究會兩名副會長張永年、王維明率團赴日,期望實地考察唐鴻臚井碑未果。日本皇宮宮內廳表示,鴻臚井碑已被列為日本國家專有財產,不允許隨便進入參觀。最終,日本皇宮宮內廳委托中日友好協會,將5張“唐鴻臚井刻石”照片轉交給中方。
據介紹,100多年來,中國學者從未近距離考察過唐鴻臚井碑,隻能從日本學者渡邊諒的文字中了解刻石及碑亭的狀況。2005年8月31日,在遼寧大連舉辦的首屆唐鴻臚井碑中日學者研討會上,王仁富首次看到鴻臚井碑的照片。王仁富說,反復看了多次照片后,心中既喜又悲。
2011年,日本大地震。王仁富立即向日本皇宮宮內廳捐款300元人民幣,表達慰問之情,同時詢問“唐鴻臚井刻石的安危”﹔2011年6月17日,日本皇宮回函王仁富確認鴻臚井碑安全無恙。
王仁富說,這是百年來,日本皇宮首次就唐鴻臚井碑現狀予以公開回應,“拉開了中國學者和日本皇宮就唐鴻臚井碑回歸直接對話的序幕”。
王仁富看到了國寶回歸的曙光。如今,王仁富已經71歲,膝下沒有子女。2000年,王仁富的夫人去世后,他就把自己和妻子的墓碑同時安放到墓地,生卒年為1941至2014。王仁富說,恐怕有生之年很難看到鴻臚井碑。中國學者、志願者堅持18年追討國寶,就是要告訴世界“國寶,中國沒有忘記”。(李新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