硨磲原材料被賤賣令人心痛
對於硨磲產業的發展,李恆也有著自己的看法。“其實,對於硨磲的開發是有爭論的,有些人覺得會破壞環境。但我覺得不應該一刀切完全禁止。活體硨磲受保護,但一些已經在海底沉睡幾百年以上的硨磲貝殼殘體是可以拿來加工利用的,應該保護性地來開發。”李恆說。
“目前,硨磲產業最大的問題就是不能再賤賣原材料了,很多硨磲好料被單一、庸俗的設計和粗糙而簡單的加工給糟蹋了,令人心痛。”李恆說,硨磲應該走精品路線,通過大師級工藝師的精雕細琢,賦予硨磲更多的文化價值,提升其觀賞、收藏價值。
同時,李恆也建議,政府主管部門也應該通過行業協會來規范硨磲產業的發展,明確行業標准,通過頒發經營許可、設立准入門檻,逐步淘汰低附加值的硨磲加工、經營業,充分體現硨磲的藝術、觀賞以及收藏價值。
反思 天然硨磲資源幾近枯竭
“自古以來,中國人就偏愛硨磲貝,它更被譽為佛家七寶之一,承載了厚重歷史文化元素。”海南省海洋環保協會顧問林鴻民說,也正因如此,硨磲貝的 需求日趨旺盛,使它成為漁民爭相捕撈對象。經過多年不間斷捕撈,天然硨磲資源幾近枯竭,“大型硨磲貝在西沙已不見蹤影,僅少量見於中沙、南沙海域”。
林鴻民還告訴記者,其實,硨磲貝資源在東南亞一些國家的海域內更為豐富。林鴻民說,因為《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早已將“硨磲科所有種”列為世界稀有海洋生物加以保護,對其國際貿易加以管制。
據了解,在我國的《國家重點保護水生野生動物名錄》中,庫氏硨磲屬國家一級保護水生野生動物。“現在的難點是,南海硨磲共有六種,加工成硨磲玉工藝品后,如何區分原料是哪種硨磲在實踐中難以界定。”林鴻民說,但總體來說,天然硨磲都是受到保護的。
硨磲加工應限制,大力發展人工繁育
“目前,瓊海潭門各加工廠雖有一定的硨磲貝儲量,但總量並不多,加之硨磲生長緩慢以及過量捕撈等原因,而市場需求卻日趨增大,照此速度,不用很多年,硨磲加工業將難以為繼,不能隻無度開發利用,而不採取保育護種措施。”海南省海洋環保協會秘書長陳慧說。
對此,陳慧建議,海南省應對潭門天然硨磲貝的加工應採取限制政策,不能任其無序發展,嚴格按照《水生野生動物保護實施條例》對其經營利用予以特 許審批,通過提高稅收、資源補償費,提高硨磲加工業准入門檻,調整優化產品結構,重點推出高檔、優質工藝品,避免賤賣珍稀生物資源賤賣,避免價格惡性競 爭,延長存量硨磲貝原料生產年限。
同時,陳慧還建議,海南省應對南海諸島硨磲貝資源進行調查,建立檔案、加強保護;大力發展硨磲貝人工繁育,選擇合適海區實施底播硨磲貝苗,建立硨磲貝國家自然保護區,確實進行有效保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