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尖上的博物館--書畫收藏--人民網
人民網>>書畫收藏

指尖上的博物館

易  明

2013年01月24日15:22    來源:中國文化報    手機看新聞

湖南省博物館“白石墨韻”專題手機應用程序

網絡技術發展的日新月異、新媒體應用的日益廣泛,使得古老的文化遺產與博物館文化傳播進入了一個新格局。在此背景下,國內外許多博物館已經開始在展示與服務中融入數字和互動等新媒體元素,具體做法基本包括數字化網站建設、展廳互動和移動設備互動軟件開發3個主要方面。技術正給博物館帶來全方位的變化。

楊瑾是北京服裝學院設計專業的學生,也是一名博物館的忠實粉絲。在他的手機裡還存有去年12月28日在首都博物館舉辦的“台北世界宗教博物館宗教藝術文化展”的APP(智能手機第三方應用程序)。“當天去了展廳之后,打開Wifi下載導覽應用程序,這樣就可以將手機變成導覽儀,可以顯示文物信息以及我在展廳中的路線位置。這個程序還支持脫機使用,可以把展覽帶回家慢慢欣賞。”他介紹。

此外,他的手機裡還有近10個博物館展覽的APP,除了單個具體展覽的導覽之外,也有如“文化上海”這樣的綜合性導覽。“這是我為了下個月去上海玩事先准備的。隻要選擇任意一張導覽圖,上海所有博物館、名人故居就會自動根據我所在的位置從遠到近排列出來,還可以查看每個場館的圖片、簡介、地址、電話,以及從當前位置到達那裡的交通線路。”楊瑾說。

永不落幕的展覽

目前,國內許多博物館都在其網站上開設了虛擬展廳,借助新媒體技術,開發網絡互動平台,觀眾足不出戶即可“游覽”博物館﹔為提升展覽效果、開展個性化和人性化服務,展台式或嵌入式觸摸屏多媒體電腦、互動投影儀、電子虛擬互動系統、多媒體互動游戲等多媒體技術在大型博物館,尤其是科技類展館中已得到了較為廣泛的應用。而近年來,由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移動設備帶來的風潮更為博物館行業注入了新鮮的血液。

2011年6月,新加坡亞洲文明博物館為配合該館“千秋帝業:兵馬俑與秦文化”展,特別推出了世界首個專為博物館而設計的蘋果手機綜合導覽程序。2012年3月1日,隨著改造后的中國國家博物館投入使用,國博開始與3家電信運營商合作提供手機導覽服務,成為我國第一家開展手機導覽服務的博物館。隨后的近一年來,各種服務於博物館的APP如雨后春筍般冒了出來。上文提到的導覽程序便是其中之一。

“提到博物館時大家都說這裡是終生學習的場所。現在掌上的博物館使得參觀更加便利,而且不是一次性的,對我來說這種終生學習也更可能實現。”楊瑾說。另一方面,博物館每年都花費上百萬元經費舉辦臨時展覽,從選題、選材、組織到情節調動都傾注了大量心血,然而到了臨時展覽閉幕的當天,它的“生命”就“終結”了,而利用數字化手段可以為博物館開一場“永不落幕的展覽”。此外,數字技術可以在某種程度上緩解游客壓力,讓更多觀眾可以利用新技術體驗古老藏品的神奇魅力。

APP時代的策展之路

“博物館的數字化,決不能只是藏品檔案的數字化。博物館的館藏也有很多屬性不適合用傳統展示手段來表現的,以這些屬性為基礎串聯,可能是博物館數字化展示的一個方向。”從事博物館APP設計制作的上海三棱鏡科技公司一位負責人表示。

文博專家認為,正如傳統的方式必定會存在一樣,新的方式的加入、應用也是必然的、必需的。因此,我們努力解決的是數字化網絡化傳播、接收與現場參觀、實地考察之間的互動互補的關系。

對此,這位負責人認為,如果說博物館實體展覽的節奏更多表現在策展人對展覽的把握上,那麼博物館移動應用上的展覽是可以把節奏交給用戶來DIY的,但這並不是說移動應用上的展覽就可以無作為,而是要盡力針對移動平台特有的瀏覽方式(觸摸、拖動、點擊等)進行優化,一定要考慮到和其他傳播手段,如報刊、網站、印刷品之間內容的差異性。博物館數字化終端受信息輸出平台的限制,對反映器物信息有一定的影響,從目前的經驗來看,移動終端最適於顯示書畫作品(平面藝術),對立體空間文物的拆解展示也是一大優勢。但新技術展示必然會帶來展品信息的衰減,所以實體展和數字展的使用要分目的、分對象。如同博物館界泰斗蘇東海先生曾經說過的,要警惕“博物館技術主義”。

反觀數字技術與傳統手段在博物館發展中的交融、碰撞、各盡所長,不難發現,技術正在客觀上推動著博物館的展覽及服務活動越來越具有親和力。不僅各式各樣的導覽程序為參觀者提供了詳盡的服務資訊和專業講解,而且由於這些以新技術為支撐的展覽、服務方式建立在觀眾參與互動的基礎上,也進一步推動了博物館“以藏品為中心”向“以觀眾為中心”的轉型。博物館,特別是中國博物館應緊抓新媒體時代的機遇,一改昔日冷冰冰的“收藏所”“古董攤”等的陳舊印象,樹立博物館“以觀眾滿意為己榮、以觀眾需求為己任”的新形象。

保障措施的改進

一方面,博物館中“禁止拍照”“防止手機干擾”之類的標語隨處可見,另一方面,握著手機的觀眾正在使用展廳手機導覽、視頻對話等各類程序。新技術對博物館展覽的改變也呼喚著更符合時代要求的“博物館參觀禮儀”的出台。此外,一些藝術家由於擔心侵權、商業運作等風險,常常反對將他們的作品在網絡上復制,而中國的版權制度確實有待完善。博物館數字化之路要長期、健康地走下去還需完善的配套制度的支持。

在南開大學博物館學教授黃春雨看來,在新技術浪潮中,人力資源的缺位則更為明顯。他認為,在文化遺產和博物館領域,缺少數字建設、網絡建設的專業人才,而在數字、網絡領域,在高新技術領域,缺少甚至沒有人文歷史博物館方面的專業人員。這容易導致原創性的數字傳播內容很難到位,出現一些順應普通公眾娛樂化、興趣化的淺層需求,或受流行文化、快餐文化、商業文化的干擾的“技術產品”,不能把博物館深厚的文化資源較為豐滿地傳達給公眾,甚至對博物館文化傳播形成負面影響。

(責任編輯:赫英海、魯婧)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