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藝術收藏>>專題>>晁岱雙書法作品網上展廳

與道俱往 著手成春

晁岱雙書法藝術之特征

陳池瑜

2013年01月13日22:58        手機看新聞

我認識晁岱雙同志,是2007年底,受歐陽中石先生之托,參加首都師范大學書法文化研究院的博士生學位論文答辯會,岱雙的博士學位論文《中國古代題畫書跡研究》,對中國古代繪畫上的詩文題識的演變及風格特征,作了系統深入地研究,獲得答辯委員會一致贊揚。答辯會場,還布置了晁岱雙等博士生創作的書法作品,他的行書、草書寫得流暢而有法度,這使我對岱雙有了初步印象,這位山東籍的博士跟隨歐陽先生精研書法理論與創作已六年,打下扎實的學術功底,在書畫理論研究及書法創作方面,均已取得優秀成績。2008年他進入清華大學藝術學博士后流動站,從事民國時期的書法創作與理論研究,我是他的合作導師,這樣我們在一起交流的機會更多了。清華美院藝術史論系還請他為本科生開設書法課程,我亦請他為我開設的本科生課程《中國美術史》、研究生公共理論課程《美術史論專題》,講授書法史論專題,並請他為我所帶的博士生、碩士生、留學生及進修生、訪問學者,開設書法史和創作專題課程。二年多來,岱雙為清華美院的書法創作與教學做出了積極的努力和貢獻,受到清華美院師生好評。2011年12月,岱雙完成博士后出站科研報告《民國時期書法研究》,獲得評審組專家好評,他現已到國家博物館收藏部擔任副研究員工作,開始他的研究事業的新的征程。

岱雙從六歲起即開始練習書法,至今已三十多年。他於行書、草書、楷書和隸書,均有一定的造詣。他的行草給人印象尤為深刻。書法藝術是中國傳統文化與藝術的最重要的門類之一,從陶文、玉器刻文、甲骨文、金文、簡牘和帛書直至紙書,綿延數千年,從篆書、籀書、石鼓文、隸書、草書到真書、行書、楷書,各體兼備。今天的書法學習和創作必須從臨習古代優秀書法碑帖入手,斷不能忽視傳統而妄自“造新”。否則,我們今天的所謂書法創作將會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岱雙從臨習名帖入手,他對東晉書聖王羲之的作品及王獻之、王珣的作品,反復研究,特別是對王羲之的《蘭亭序》及唐懷仁集王羲之字而合成的唐太宗文《聖教序》,下力氣臨習,而對“蘭亭八柱”,岱雙又最愛唐馮承素的“神龍本”。他的《臨行書神龍本蘭亭序》,可謂神滿意足,韻味深長,妙合古人。王羲之書法開妍美流便、典雅優美之風格特征,妙造自然,被歷代尊為神品。岱雙在研習書法的過程中,悟王羲之妙造自然、行雲流水之道,得王羲之妍美絢麗、圓熟雅致之法,並在此基礎上進行自己的書法藝術創作。

漢代蔡邕在《筆論》中論到:“書者,散也。欲書先散懷抱,任情恣性,然后書之”。如迫於事,則中山兔豪,不能佳也。岱雙進行書法創作時,默想靜思,隨意所適。他創作的《行書般若波羅密多心經》,沉密神彩,如對至尊。書寫“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等內容,心無旁務,神情聚會,寓行書於端庄雅靜之中,行筆穩健,豐神多力。深得《蘭亭序》之法度。此件作品是書寫內容和形式和諧統一之佳作。他創作的行書團扇《聖教序局部》,行書扇面《望岳》,點畫提按流光溢彩,筋骨肥瘦,要妙入神,可謂當代行書創作之神品。岱雙的行書創作,出水芙蓉,自然成章,用唐代司空圖《詩品》中“自然”之品的特征來形容,“與道俱往,著手成春”。岱雙的行書,“爽爽有一種風氣”,呈現一種清俊明朗、瀟洒古淡的氣韻之美,東晉之風流,宛然在眼前。

草書亦是我國書體中重要之一體。東漢至兩晉,出現了張芝、皇象、鐘繇、索靖、陸機、等人的章草,到東晉的王導、王珣、王慈、王薈、王羲之、王獻之等,實現了從章草今草的轉換,至唐代張旭、懷素的狂草創作,達到草書創作的高峰。岱雙對草書的臨習和研究,主要集中在東晉今草方面,將行書的運筆結體帶入草書創作之中,避免狂草,而朝行草方向發展,發揮自己行書之特長,形成行草之個人風格特點。岱雙創作的《行草王寵詩》、《行草許渾詩》《行草陶潛詩》等,妍媚流利,法度分明。他創作的草書《古詩五首》《板橋題荷詩》,及《草書團扇陶淵明擬古詩》、《草書折扇李商隱詩》,變化多異,或渾厚粗獷,或細勁多骨,或長鋒利劍,或圓轉滋潤,皆入妙品。

楷書創作乃今人學書頗見功力之試金石。楷書經過魏晉南北朝三百多年的發展,在點畫和結構上,積累了經驗,到隋唐,走向成熟,並達到高峰,如隋《龍藏寺碑》、隋《蘇孝慈墓志》、唐歐陽詢書《九成宮》、唐虞世南書《孔子廟堂碑》、唐?遂良書《聖教序》、唐顏真卿書《多寶塔》、唐柳公權書《玄秘塔》等,都是隋唐楷書精品。岱雙臨習楷書,取隋《龍藏寺碑》之渾穆遒勁、歐陽詢《九成宮》之力挺剛直,特別是?遂良書《聖教序》《孟法師碑》等傳世作品,筆畫細勁、字形方扁,提按頓挫、婉媚流暢,對岱雙產生較大影響。此外,岱雙還對宋蘇東坡、元趙孟頫、明董其昌的行楷也進行探討,吸收各家長處,創作楷書新作。他創作的橫幅《楷書諸葛亮前出師表》,洋洋七百余字,一氣呵成,字體寬博,點畫清麗,線條飽滿,章法規整,婉媚之中見精神,整篇似金玉之聲,顯浩然之氣,呈忠良之性。他創作的《楷書扇面蘇軾水調歌頭•中秋》及《楷書扇面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字字珠玉,擲地有聲,圓潤嫻熟,皆入能品。

岱雙的隸書創作頗具個性特征。他對漢魏碑刻細加研究,對漢《曹全碑》之用筆圓勁、藏頭護尾,對漢《張遷碑》之點畫質直,結體方正特點加以吸納,並參考東漢桓靈時代的《史晨碑》《乙瑛碑》、魏《上尊號奏碑》、魏《王基碑》的波磔分明、清朗沉雄之風格,進行隸書創作。此外,岱雙對清代大書法家鄧石如的隸書雄健挺拔之風格亦加以吸收,形成自己的隸書風格特征。他最近為中南海國家機關創作的丈二整張大幅《隸書杜甫•望岳》,行氣如虹、行神如空,其隸書的豪放風格,表現出泰山“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巍峨雄偉特征,整幅作品真力彌滿,萬象在旁。他書寫的隸書對聯“琴聲韻雜花梢雨,簾影晴通竹鄔煙”“行文攄雄古,遵道立高岩”。運筆穩健粗獷,波磔有力雄放,作品沉穩厚實,給人“鐵肩擔道義”之感,恰如岱雙這位山東鐵漢之穩健豪邁性格之精神寫照,觀賞他的隸書,頓覺豪放之氣,吞吐大荒,千鈞之力,彌漫周身。(陳池瑜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2012年1月31日於清華大學荷清苑

 

(責編:赫英海、董子龍)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