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书画

描绘时代精神家园 广东国画的改造与转型

奕品
2019年08月14日08:52 | 来源:中国文化报
小字号
原标题:描绘时代精神家园

  农讲所颂(国画) 1977年 梁世雄、蔡迪支、林丰俗、陈章绩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新的文艺方针的确立,美术创作走上了为工农兵服务、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道路。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中国画创作的传统价值取向、评价体系和审美趣味也在发生着演变,随之带来的是题材内容、表现方法的适应性改造。面对这一新课题,广东地区的艺术家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积极参与其中,探索新的语言、开拓新的题材,高扬写实精神、表现时代主题,以美术特有的图像语言塑造了国家与人民的新形象,创作了大量紧扣社会脉搏、反映时代精神的美术作品,留下了有着深深时代烙印的文化记忆。

  日前,由广东美术馆自主策划的“图绘新中国——广东国画的改造与转型(1949—1978)”正式开展。此展是文化和旅游部2019年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的入选项目,以1949年至1978年广东中国画的改造与转型为主题,集中展现了广东艺术家特有的时代性。为了能更好呈现这种时代性,本次展览从广东美术馆及其他艺术机构的藏品中遴选出包括关山月、黎雄才、杨之光、林墉、林丰俗、王玉珏等艺术家作品100余件。“希望通过展览,清晰的梳理归纳艺术家创作流变中的语言变革与风格转向,感受艺术家在时代进程中个人的脉搏跳动与意识升扬,并以作品中的精神向度、历史情怀、社会关注等方面来突出广东艺术家在各个时期的责任意识与思考精神。”策展人、广东美术馆馆长王绍强说。

  展览分为“江山如此多娇”“管叫山河换新装”“我们走在大路上”“风景这边独好”4个板块,既有黎雄才《井冈山朱砂冲哨口》、关山月《黄洋界炮位工事遗址》等表现对往昔革命岁月的追忆与纪念、对新政权下中国山河景象进行重新诠释的作品,也有林丰俗《石谷新田》、林墉《西沙风光》等侧重于当时新中国画对于题材进行改造,以纪实手法描绘社会主义建设风貌的作品,另有杨之光《雪夜送饭》、王玉珏《农场新兵》等作品通过描绘新社会中劳动人民形象来反映中国人追求理想、实现自我价值的新面貌。此外,苏卧农《环宇和平图》、陈永锵《鱼跃图》等作品则体现了在忙碌的劳动生活之余,人民群众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美好、丰富的精神生活的向往。

  展览把重点聚焦在1949年至1978年广东中国画的改造与转型上。不仅因为这一时期的多数作品是研究中国当代美术的开端,而且由此形成并固定下来的思路和制度仍在影响着今天的主流美术创作。新中国成立前夕,《人民日报》发表了《中共中央给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的贺电》,提出“在革命胜利以后,我们的任务主要就是发展生产和发展文化教育。人民革命的胜利和人民政权的建立,给人民的文化教育和人民的文学艺术开辟了发展的道路”。坚持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所指明的文艺“为人民服务”的发展方向,而第一届全国文代会又再次强调该论述对新中国美术创作的重要指导性。

  1949年7月,中华全国美术工作者协会在北京成立,李桦、古元被选为常务委员。1950年9月,华南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一次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广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宣告成立,黄新波任部长。面对这一新课题,广东地区的艺术家们也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积极参与到波澜壮阔的社会变革中去。“笔墨当随时代,犹诗文风气所转”,秉持着“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思想,美术创作走上了为工农兵服务、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道路。艺术跟随时代的变化发展出新的特征,不仅是一种自娱的文化存在,同时也担当着理想与道义、建设契合时代的精神家园的使命。

  展厅内,一幅由梁世雄、蔡迪支、林丰俗、陈章绩合作完成的《农讲所颂》吸引了不少观众关注。在这张巨幅画作上,多棵笔直挺拔、花朵鲜艳夺目的木棉树环绕着农讲所的主体建筑,生机盎然。据介绍,1976年是第六届农民运动讲习所成功举办50周年,文艺界创作了许多以农讲所为主题的艺术作品。广东美术馆收藏的这幅画作创作于1977年,描绘了社会各界参观农讲所的情景。从画面上可以看到,当时有工人、农民、军人、学生、市民等到农讲所参观学习,由多位画家组成小组、共同创作重大题材巨幅画作也是那个年代特有的创作方式。

  苏卧农于1950年创作的《环宇和平图》则体现了艺术家对中国花鸟画传统构图模式的创新。艺术家在画中精心描绘了34只鸽子,用笔精细,色调平和,整体工整而灵动。这些鸽子围绕成一个圆环形状,向上飞翔,呈现出蓬勃向上的气势。艺术家这种别出心裁的圆状回旋构图方式,与传统花鸟画的左右、上下构图形式截然不同。在当时,这无疑是一种新颖的中国画构图方式。画上题款也说明了苏卧农创作此画的意图:“一千九百五十年五月十四日,首都各界人士隆重举行响应保卫世界和平宣言签名运动大会前,放象征和平白鸽三十四,飞翔上空。因本斯意绘此以示信念。苏卧农画并记”。

  “通过艺术家个人艺术源流的纵向梳理,以及不同艺术家在语言探索的横向比较,我们希望观众可以从丰富而驳杂的图像中感受到真实而具体的艺术嬗变,探讨社会进程与美术创作的辩证关系。” 王绍强认为,本次展览将从内容到形式为广东美术建立一个相对完整的文脉逻辑,同时也构成广东美术馆在新中国美术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责编:杨祎珺(实习生)、鲁婧)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视频
  • 给孩子的五堂美术课
  • 安塞农民画
  • 馆长邀您看展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