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雪秘籍——中外名家笔下的雪景图 美了千百年
近日,北京终于下了一场像样的雪!网友们纷纷在朋友圈晒出各自拍的各种雪景美照,照片中的雪景正如唐代诗人岑参诗所云“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皑皑白雪的美景令观者激动,也给画家们带来了独特的审美及创作灵感,挥笔留作,如北宋书画家梁师闵的《芦汀密雪图》卷,描绘了一对鸳鸯于寒波中游水嬉戏,令清代乾隆帝感叹“鸳鸯两两相随逐,不为严寒异故心”,多么诗情画意。与之相比,雪景在西方画家笔下又如何体现?下面,小编精选了中外画家笔下的雪景图,与君共赏。
《西岩松雪图》 作者:弘仁[清]
纸本墨笔 192.5×104.5cm
弘仁(1610-1663年),俗姓江,名韬,字六奇,出家后释名弘仁,号渐江学人,又号无智、梅花古衲,安徽歙县人。明亡后入武夷山为僧,云游各地后回歙县,住西郊太平兴国寺和五明寺,常往来于黄山、白岳之间。其画取法元代倪瓒、黄公望,构图洗练简逸,笔墨苍劲整洁,善用折带皴和干笔渴墨。他重视师法自然,善画山水,传达山川之美,意境伟峻秀逸,“得黄山之真性情”,与石涛、梅清同成为“黄山画派”的代表人物。在安徽与查士标、孙逸、汪之瑞并称“海阳四家”,形成“新安派”;同时,与石涛、八大、髡残合称“清初四僧”。
《西岩松雪图》局部
《西岩松雪图》局部
《西岩松雪图》创作于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时画家52岁。画面以局部特写山峰雄伟之势,大山兀立,山石如刀削般险峻而清朗,岩石上的偃松则冷竣静寂;画雪景“借地为白”,略加渲染,山石阳面留白,阴面着墨,树木墨色较浓。整幅作品布局精密,结构严谨,而无板滞之感,得风神懒散、气韵荒寒的奇致。画面着意刻画了象征高尚、纯洁的松树和白雪,形象简洁,是作者精神高度净化后的影迹,给人以伟峻、静穆、圣洁、一尘不染的美感。
一场缤纷的大雪之后,天与地之间的一切仿佛都变得一尘不染,圣洁而空灵。面对着弘仁的《西岩松雪图》,我们的心灵似乎得到了一次净化,变得平静而又清爽。止咐此刻,已不觉都市的喧嚣纷乱,取而代之的是那份久违了的静寂与安宁。这大概就是艺术的神奇魅力。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