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生生不息》剧本专家研讨会在京举行

2018年12月05日16:52  来源:人民网
 
电影《生生不息》剧本专家研讨会在京举行

人民网北京12月5日电 电影《生生不息》剧本专家研讨会近日举行。电影剧本取材于肖亦农获鲁讯文学奖的报告文学《绿色毛乌素传奇》及肖睿的长篇小说《生生不息》,由著名编剧黄丹、徐粟影创作完成,著名摄影师、导演伊·呼和执导。

电影讲述了治沙英雄阿茹娜传承治沙精神的故事。阿茹娜在毛乌素沙漠种了一辈子树,她年岁已大,希望将治沙的工作传给唯一的外孙阿木尔,而阿木尔却希望能在北京打拼出一番事业。在新的时代里,祖孙二人的观念产生了剧烈的碰撞。阿茹娜发现,她虽然能够改变沙漠,却改变不了自己的外孙。然而,在阿茹娜不懈努力和感召下,她最终欣慰地看到,战天斗地的毛乌素精神,依旧在外孙的身上传承,生生不息……

该剧导演伊·呼和表示,《生生不息》虽然讲的是有关内蒙绿水青山的题材,实际它是全国的也是世界的。这种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内蒙人都有的情节,作为蒙古族的生态理念,人和草原、自然,人和蓝天白云,人和水源都是很紧密的。所以意义特别深远。

该剧编剧徐粟影说,我们希望通过阿茹娜和她外孙之间关系的变化,包括外孙从外婆身上所学到的东西,希望能够达到一种精神在传承。而这个精神我们不只是可以应用在治沙上,将来在各行各业,在很多地方我们都可以用到这种治沙的精神。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仲呈祥说,这个剧本的主题和营造的意境是我们在读同类题材的剧本里不多见的。写绿水青山,生态故事的我们读到不少,但《生生不息》这个剧本的立意不只是表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样一个道理,它实际上是在写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角度当中最值得我们珍视的,就是人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精神。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剧本规划策划中心策划室主任苏毅表示,这个剧本有三个特点,做到了三个统一。“一个统一是现实主义情怀和时新表达的统一,第二个是主旋律命题和个性化创作风格的统一,第三是时代变迁的变和初心如一的不变的统一。”

中国电影家协会秘书长饶曙光表示,对于内蒙古电影,中国电影家协会将会不遗余力地支持。少数民族电影在国际传播方面为中国电影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为中国电影赢得了更好的声誉。(徐睿翔)

(责编:单文怡(实习生)、黄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