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书画

从扇面展透视“锦灰堆”

蔡树农
2018年08月21日08:56 | 来源:美术报
小字号
杨水土 题跋“锦灰堆”
杨水土 题跋“锦灰堆”
原标题:从扇面展透视“锦灰堆”

扇子在中国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种类繁多,日本朝鲜的扇子最早就是由中国传播过去的,除了遮阳蔽尘扇风的实用性,扇子在中国还是文人墨客的掌上明珠,书画家更是赋予了扇子许多附加值。在书画界,扇面艺术是相对独立的书画载体,它的书画方式有着比较特殊的要求,尤其是折扇的艺术表现力极其迷人,明清之后的大书画家几乎没有不在扇面艺术上有所追求有所创造的。

日前,杭州运河博物馆举办了“无上清凉——朵云轩藏海派暨西泠名家题锦灰堆近现代名家成扇展”,展出有唐云、高野侯、应野平、朱屺瞻等海派成扇以及西泠印社社员钱大礼、曹锦炎、鲍复兴、鲍贤伦、朱恒吉等精心挥毫的成扇,浙江省文化厅原厅长杨建新,西泠印社老社员林乾良出席并讲话,对这次以金石拓片、名家题跋为载体的精而美扇面特展表示赞赏,林乾良还专门冒着酷暑为喜欢扇面艺术的观众作了一场“至扇至美”的学术报告,着重对“锦灰堆”这一有趣题材作了生动描述。中国书协副主席陈振濂题赠无上清凉团扇祝贺展览举办。

“锦灰堆”这一艺术形式的起源据说最先可追溯到元代赵孟頫、钱选的时代,相较西方现代艺术中的拼贴艺术,“锦灰堆”作为中国文人墨客带有较强游戏性质的创作,显然在年代上要早了许多,它有与博古画相似的地方,都是以古器物金石作椎拓对象,区别在于博古画的古器物金石拓相对单列,锦灰堆则是交叉的。锦灰堆又名“八破图”、“集珍”,将古旧字画、青铜器、钱币拓片、古书残页、手稿等老旧物件的图案组合在一起,看似漫不经心、随意拼凑,却常会取得耐人寻味的效果。传拓的角度,清代杭州净寺金石僧六舟始创锦灰堆拓法,突出它的破碎、翻卷、重叠、撕裂、火烧和烟熏等古旧样貌的扇面图案,扇中的残砖烂瓦,古币断简给人以古朴典雅,趣味横生之感,看视杂乱无章,实则井然有序,颇具后世三维艺术的特点。因为“碎”与“岁”谐音,故这一题材的绘画拓片作品,往往具有祈祷福寿的寓意备受青睐。大收藏家、大杂家王世襄就把自己杂坛古玩的三卷本书取名《锦灰堆》,足见他对锦灰堆一词所寓含义的看好,事实上,中国文化讲究融会贯通,艺术讲究诗书画印俱全,“锦灰堆”的破则立正是一种打通界线,糅合综艺的神机妙造,杭州显然是金石“锦灰堆”的发源地毋庸置疑,而山东省已把它列为省级非遗项目加以传承保护。民间,画面似乎是由各种拓片和钤印错乱无章地叠压,裱糊而成的“锦灰堆”热越来越盛,即便是书画名家对它也是兴致勃勃,椎拓艺术蒸蒸日上,其中的全形拓几年前就已经进入“非遗”之序了,还有专门组织笼络其事。椎拓热的背后是新出土碑志砖瓦鼎彝印陶的民间收藏风潮。

(责编:赫英海、鲁婧)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视频
  • 给孩子的五堂美术课
  • 安塞农民画
  • 馆长邀您看展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