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版墓志铭 唐代壁画中的惊世繁华【2】

懿德太子墓壁画现场
千年前的惊世繁华
刚进入壁画展区就会看到一个大沙盘,沙盘上展示的乾陵是想说明整个壁画馆最核心的、价值最高的壁画来自于乾陵的章怀太子、懿德太子和永泰公主三个陪葬墓。其中永泰公主和懿德太子是唐史上很少有的号墓为陵。他们是被武则天逼死,武则天的儿子继位以后又追封为太子和公主,是以皇帝的规格下葬的,所以墓葬出土壁画价值非常高。王佳老师说,“俗称三大墓。其实乾陵仅仅部分允许发掘,主要是看这三个墓,壁画咱们已经全揭走藏在馆里。现在三个墓都能看,棺椁、石椁还在。有时间可以去看下。”
壁画中的侍女
新城公主墓宫女图
壁画中优雅富丽的贵族生活
壁画中的侏儒是宫廷中的宠物(据说为演奏团队成员)
沙盘之后,墙壁上的文图有介绍壁画制作和揭取的过程。墓葬壁画和石窟壁画以及建筑壁画有一个最大的不同是:墓葬壁画的保存环境非常恶劣,通常在地下十几米甚至几十米深,受地下水、地下微生物等影响很严重,所以基本上以目前现在的科技水平很难做到原址保护,大都采取了异地迁移保护。通常“墓葬壁画写实,是给死人看的;石窟壁画或建筑壁画是虚的,是给活人看的。”
壁画内容也因世代早晚而不同:初唐,壁画题材、风格技法都有浓郁的北朝特点,农耕、牧养还在出现,仪仗、狩猎常见,伴有家居生活;盛唐,突出仪仗与狩猎等题材,后渐少,家居生活为出题的比重增大;中晚唐时,盛行家居风格,流行以山水、禽鸟为主题的屏风。 陕历博珍品馆所藏壁画极丰盛,我们主要从核心的三大墓葬来看。壁画中最美好的莫过于仕女和宫女图,据说与唐代有关的电影电视剧人物的服饰都是通过壁画中仕女来做参考。这点,在永泰公主墓出土壁画中体现鲜明,被日本学者称为的“东方最美女性”便在这里的一幅壁画中。
永泰公主墓是乾陵17座陪葬墓之一,发掘于上世纪60年代。她叫李仙蕙(684年-701),唐中宗第七女,母为韦皇后,初封永泰郡主。以郡主身份下嫁武承嗣之子武延基。大足中,其兄李重润和夫武延基忤武则天男宠张易之,为武后所杀。一天之后,郡主在洛阳难产而死。中宗复位后追赠为公主,以礼改葬,号墓为陵。死时年仅17岁。 其墓出土壁画十分惊艳。
永泰公主墓宫女图
“东方最美女性”
永泰公主墓壁画中最著名的9人《宫女图》,可以看出唐代人物绘画的技法和水平。因为现存纸本唐大作品几乎少见,壁画成为艺术家们研究的样本。这幅壁画中,宫女们或持杯,或托盘,显示着她们正在进行日常工作,姿态美妙优雅,青春俏丽。她们的服装飘飘如仙女,从中可看出唐代服装特点。这幅壁画写实性很强,其中,那位身段呈S型的宫女既从容自信又骄傲优美,被称为“东方最美女性”,观众们无不为其倾倒,纷纷成为她的粉丝。若在今日,以她们的颜值参加选秀节目,每人都可以成为大明星吧。站在这些美好的宫女面前,仿佛置身唐代优雅、美好的闲适时光中。
“这幅壁画不好临摹,看似很轻松其实有力度在里边,又带着飘逸。”徐华是画家,对这幅壁画研究过很久,“这些线条貌似很简单不,其实过上稿子都临摹不好。我临过很多次,很难达到这种感觉。”
乐舞图 原绘于韩休墓墓室东壁 高227厘米 宽395厘米
山水图 原绘于韩休墓墓室北壁 高193厘米 宽214厘米
此幅便是改写中国山水画史的壁画
(韩休墓中的壁画暂时未在壁画珍品馆展出)
除此之外,永泰公主墓出土的其他壁画也相当迷人。如果说韩休墓出土的山水壁画将中国山水画史做了提前和改写,那么永泰公主壁画中的人物画也成为了珍贵罕见的实物例证,昭示着唐代艺术的魅力。
宫女图大多出土于皇族和贵族女性墓中,也有平时跳舞、纳凉、女扮男装等造型,流露着大唐都市上层阶级女性的国际化和自然天真,十分令人向往。
懿德太子墓壁画
我们通过《国家宝藏》已经见识了“阙楼仪仗图”的盛世威仪,这幅壁画出土于懿德太子李重润,也是号墓为陵的规格。而立于展厅内的实物,更是令人震撼。懿德太子壁画占据最大的区域,场面壮观宏大。
懿德太子墓,位于乾县乾陵东南隅的韩家堡北,是乾陵的陪葬墓。懿德太子李重润,是唐中宗李显的长子。1971年7月至1972年5月,有关部门对其墓进行发掘。现已在墓区建成博物馆,展出文物,开辟参与性旅游项目。据悉,考古工作者发掘懿德太子墓时,在墓室石椁内发现一男一女两副残缺不全的人骨架,经鉴定,与文献记载相吻合。由此看来,懿德太子生前未曾婚配,死后实行阴间结婚,即"冥婚"。
发掘时候,考古工作人员看到懿德太子墓壁满绘壁画,保留约40幅。墓道两壁以楼阙城墙为背景绘太子出行仪仗,过洞绘驯豹、架鹰、宫女、内侍等。第一、二天井绘列戟,为天子之制。甬道及墓室壁面绘持物宫女、伎乐等宫廷生活画面。墓顶绘天象。
懿德太子阙楼仪仗图
现在,重要的壁画已经展示在唐代壁画珍品馆内,尤其那幅已经名满天下的阙楼仪仗图。描绘的便是唐朝懿德太子李重润当时出行的场景。全图分为青龙和白虎引领,是馆藏唐代600余幅壁画中最具皇家气势的一组。
画面中有“三出阙”楼,一座母阙、两座子阙,阙楼砖砌台基及雕刻花纹、阙楼的挑檐及斗拱、鸱尾等都描绘的清楚可辩,再衬托山峦、树木之景,更见阙楼气势恢宏。三军仪仗,步兵、骑兵和车马队,196人仰首以待,它是大唐盛世最真实图像记忆。
观者站在恢弘的画面前,可以遥想当年的霸气繁华。这幅壁画用色大胆多变,注重物象的主体感与明暗变化,既有浓彩重墨的绚丽,又有焦墨薄彩的轻淡。线条运用亦很讲究,通过笔法的各种变化,营造出气势磅礴的宏伟场面,塑造出一个个精美的人物形象,可以说是初唐画坛具有代表性的绘画流派在墓葬壁画中留下的杰作。
![]() | ![]() |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