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书画

搪瓷:从“洋瓷”到国货 从工艺品到日用品

2017年10月30日09:27 | 来源:北京日报
小字号
原标题:搪瓷 从“洋瓷”到国货 从工艺品到日用品

搪瓷 从“洋瓷”到国货 从工艺品到日用品

 

搪瓷 从“洋瓷”到国货 从工艺品到日用品

 

搪瓷 从“洋瓷”到国货 从工艺品到日用品

 

搪瓷 从“洋瓷”到国货 从工艺品到日用品

 

搪瓷 从“洋瓷”到国货 从工艺品到日用品

  很多人记忆里的搪瓷缸子、搪瓷饭盆如今只出现在影视作品中。它曾和我们如此亲密、朝夕相伴,但不知什么时候起,它似乎在我们的生活中消失了;不知什么时候起,它成了怀旧的文创品……

  其实你可能并不真的了解,搪瓷的前世和今生。

  搪瓷的高贵前世

  如果说起搪瓷的另一个名字,你就明白它的出身是多么的高贵。实际上,搪瓷只是它的中国名字,在世界的其他地方,它都叫——珐琅。

  是的,它是作为一种艺术欣赏品出生的。

  珐琅,言简意赅地说,就是在金属表面覆盖釉质(无机玻璃质材料)制造出来的东西。艺术家与匠人们用珐琅为金属增添色彩,它就成了一种艺术品。

  最早的珐琅,是在古埃及出现的。从古罗马、拜占庭时期的珐琅器物与制品来看,此时珐琅工艺已经走向成熟。根据金属器底结构和玻璃釉覆盖的方法不同,可分为掐丝珐琅、雕刻珐琅、透明珐琅等几大类。

  此外,大约13世纪晚期在欧洲又出现了画珐琅工艺。就是在金属上用珐琅料绘制纹样图案(人物、动物、植物及几何图案等)的一种方法。

  当然,古人们最早使用的金属是金、银、铜,最早的珐琅也是以这些金属为基底的。

  珐琅工艺在隋唐时期开始传入中国。在元代,蒙古人统治的地区横跨欧亚大陆,他们在西征的过程中,收罗了很多善于制作掐丝珐琅工艺的阿拉伯匠人,于是掐丝珐琅彩的制作工艺就流传到了中国。

  真正为国人熟知的掐丝珐琅彩艺术,当属明代的景泰蓝。当时主流的做法是在铜制的胎体上制作珐琅彩器皿。明代景泰年间,这种工艺在艺术手法、制作技术等方面都有了新的提高,宫廷内的御用监还有专门的作坊。因为是景泰年间,而且做出来的东西大多是以蓝为底色的,于是用这种工艺制作出来的器皿就被叫作“景泰蓝”。

  景泰蓝之后,珐琅工艺在西方和中国都有进一步的发展,但它们都是作为艺术品存在的,这里我们就不一一细说了。

  廉价铁让搪瓷落入民间

  西方工业革命以后,用煤炼铁的技术解决了。钢铁工业开始迅猛发展起来,钢铁成了一种廉价的材料。

  钢铁有许多得天独厚的优点,例如:它有很高的硬度和强度,有很好的压延性能、可铸可锻,它的用途极为广泛。可是钢铁等黑色金属也有个先天不足的致命弱点,就是在空气中很容易氧化锈蚀。

  在钢铁胎体上涂上珐琅釉,正好可以解决这样的问题。无机玻璃瓷釉涂在金属表面可以防止金属生锈,使金属在受热时不至于在表面形成氧化层并且能抵抗各种液体的侵蚀。无机玻璃瓷釉安全无毒,易于洗涤洁净,可以广泛地用作日常生活中使用的饮食器具和洗涤用具。瓷釉层还可以赋予制品以美丽的外表,装点人们的生活。这种作为日用品的珐琅传入中国后,中国人给它们起了个很接地气的名字——搪瓷,就是把瓷釉“搪”在金属胎上的意思。

  19世纪初,欧洲研制出铸铁搪瓷,为搪瓷由工艺品走向日用品奠定了基础,但由于当时铸造技术落后,铸铁搪瓷应用受到限制。19世纪中,各类工业的发展,促使钢板搪瓷兴起,开创了现代搪瓷的新纪元。19世纪末至20世纪上半叶,各种不同性能瓷釉的问世,钢板及其他金属材料的推广运用,耐火材料、窑炉、涂搪技术的不断更新,加快了搪瓷工业的发展。

  根据中国搪瓷协会网站所记载的大事记,清光绪四年(1878年),奥地利第一次将搪瓷制品输入我国。到了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日本趁欧战之际,将大量的低质搪瓷制品倾销我国。从此,“珐琅”和“搪瓷”虽然同属一种工艺,却在我国被约定俗成地分配到不同的行业上,工艺品叫珐琅,工业日用品叫作搪瓷。由于是舶来品,搪瓷在民间一度被称为洋瓷。

  搪瓷在中国的普及最初也经历了从城市到农村、从富裕大户到寻常百姓家的转化过程。民国早期,只有城市里少数有钱家庭才用得上搪瓷器具。某种程度上,它堪称那个年代的奢侈品,装饰着一个家庭的体面生活。

  大户家庭出身的作家张爱玲就曾用网兜提着“洋瓷盖碗”去菜市场买豆腐,张恨水熬夜写《金粉世家》时,陪伴他的也常是炉子上咕咕作响的搪瓷茶壶。

  从“洋瓷”到国货

  起初,我国的搪瓷市场几乎为日货独占。

  1917年,留奥学习美术珐琅的中国留学生刘达三与嘉兴商人姚慕莲合资在上海闸北创设中华美术珐琅厂,生产面盆和杂件等搪瓷制品。这是中国人自办的上海首家搪瓷厂。

  1919年,黄炎培创办的中华职业学校,内立珐琅科,并附设实习工场;1920年,董吉甫、董希英设立益丰搪瓷厂,同年,方剑阁等集资成立中华珐琅厂;同一时期创办的搪瓷厂还有兆丰珐琅厂、协丰搪瓷厂。到1928年,上海最大的四家搪瓷厂铸丰、益丰、中华、兆丰的产量已占全国搪瓷制品总产量的90%以上。

  值得提出的是,中国搪瓷业的发展是在与国外搪瓷品的倾销斗争中发展壮大起来的。

  据记载,1925年五卅运动前,中国民族搪瓷业发展十分缓慢,五卅运动后全国掀起了抵制洋货运动,为民族搪瓷业发展提供了机遇。当时,益丰搪瓷厂创制一种纪念五卅运动白脸盆,盆底喷印“毋忘五卅”,盆边喷有“一片冰心盟白水,满腔热血矢丹忱”的爱国诗句,市民竞相争购。1930年,当时的国民政府将搪瓷品的进口税从5%提高到12.5%,遏制了外货的输入,第二年全国搪瓷业营业总额为法币600万元,外货就只占166万元,洋货输入额比上一年降低一半。而国货营业额中,上海为410万元,占全国营业额的94.5%。

  在这种形势推动下,上海搪瓷厂开始向全国发展,益丰搪瓷厂除了在市内增设3个分厂外,还在广州、香港设分厂,中华搪瓷在汉口、杭州、南京设发行所。同时新厂也大量涌现。1929年华丰搪瓷厂设立,设备、技术全部是从德国、日本引进,成为同业之冠。而其他新设小厂,如九丰、求新、上海、合丰等20多家,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为了同日货竞争,各搪瓷厂改进技术,添置设备,推出各种造型的面盆、痰盂、火油炉、医用器具、生铁搪瓷制品等,产品花色丰富多彩,质量不断提高,使日货相形见绌,中国搪瓷制品逐渐替代东洋制品,并行销全国,甚至出口南洋群岛一带。

  抗战爆发后,日机轰炸闸北,上海搪瓷业虽受到损失,但仍保持一段时间繁荣,直到太平洋战争爆发,许多民营工业或被炮火炸毁,或被强行征收,或因为货源断绝而停产,直到日本投降后才短暂恢复。

(责编:王鹤瑾、鲁婧)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视频
  • 给孩子的五堂美术课
  • 安塞农民画
  • 馆长邀您看展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