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书画

国际安徒生奖插画家奖得主们留下的童话“干货”

2017年05月26日08:51 | 来源:雅昌艺术网
小字号
原标题:【雅昌专稿】国际安徒生奖插画家奖得主们,存留下的童话“干货”

五一都过了,六一还会远吗?自称“宝宝”的超龄儿童们,今年可以认认真真地找回“儿童”了。坐标:上海;方法:“启初·世界插画大展——安徒生终身成就奖周年展”。每个人的童年都有一个“安徒生”,展览自五一开幕后,迎来了各年龄段的人。

“启初·世界插画大展——安徒生终身成就奖周年展”上海站现场

5月11日,小编在上海静安雕塑公园艺术中心外看到长长的排队护栏,证明了其“人气”。展厅除了少男少女们,最多的组合便是亲子搭档。更有儿童带着画本临摹原作,孕妇在画作前“现身胎教”。

 儿童互动区

【获得终身成就奖的25位插画家,已去世9位】

本次展出 “国际安徒生奖插画家奖”设立(1966~2014)之后,25位“国际安徒生奖插画家奖”得主的近300幅作品,其中原作达210幅,这次展览也是25位全球顶级插画家们的“合体首秀”。可惜的是,如今25位 “国际安徒生奖插画家奖”得主中的9位已遗憾离世,更突显出作品的珍惜和可贵。

“启初·世界插画大展——安徒生终身成就奖周年展”上海站

“国际安徒生奖”于1956年创立,由丹麦女王玛格丽特二世作为监护人。奖项每两年颁发一次,被公认为童书界的“小诺贝尔奖”,获奖人对儿童书创作投入了长久贡献,且具有划时代意义,堪称终身成就奖。值得荣幸的是,历届获奖者都由女王亲自颁赠铸有安徒生头像的奖牌。

“国际安徒生奖”在创办之初只设有作家奖项,鉴于绘本的蓬勃发展,自1966年起增设了画家专项奖,即“国际安徒生奖插画奖” (Hans Christian Andersen Awards for Illustration)。

“启初·世界插画大展——安徒生终身成就奖周年展”上海站现场

这项全球儿童文学的最高荣誉的奖项,传扬了安徒生童话的精神,在于推动儿童阅读,提升文学和美学的艺术境界,建立儿童正面的价值观,促进世界和平。

所以这项大奖的得主,不只要求在艺术领域有傲视当代的成就,他们的创作也必须能对世界儿童产生健康、积极的精神鼓舞。

【安徒生童话里并不只有“真善美”】

安徒生童话里的故事并不是“骗人的”,而是用残酷甚至黑暗来反衬拥有美好的不易,帮助孩子去“发现用别的办法发现不了的东西”。

展厅,插画家们用想象力将参观者带回童年,你或许已在发行的书刊上看过作品,惊艳其创作手法。但真正近距离观看原作后,梦想成为一名职业插画家的大二学生才终于明白,罗伯特·英潘的《丑小鸭》中“丑小鸭的翅膀和倒影是用复合材料一层层贴上去的。”

“唯一”or“首个”插画家

【瑞士】阿洛伊斯 卡瑞吉特Alois Carigiet

提着小铃铛的乌利

阿洛伊斯 卡瑞吉特Alois Carigiet作品

阿洛伊斯 卡瑞吉特Alois Carigiet是1966年首个获得“国际安徒生奖插画家奖”的插画家。他成名之作:《赶雪节的铃铛》(Schellen-Ursli)于1945年出版,其英文版(A Bell for Ursli)于1950年出版,成为全球畅销50万本的经典名著。

卡瑞吉特形容自己的创作是抽象时代中的“叙事性艺术”。他擅用自然流畅的线条、鲜艳而浑厚的色彩,勾勒浓浓的阿尔卑斯风情。他与柯恩斯继续合作绘本《莉娜和野鸟》(Florina and the Wild Bird)、《大雪》(The Snowstorm)等系列作品,被称为卡瑞吉特的瑞士三部曲。

【美国】莫里斯·桑达克 1970年获颁国际安徒生奖

莫里斯·桑达克作品

永远的“野兽国国王”莫里斯·桑达克1970年获颁国际安徒生奖,是迄今为止唯一获此殊荣的美国插画家,他曾五度获得美国图书最高荣誉“凯迪克奖”。

他的绘本创作,往往反映出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种种焦虑、不安,乃至恐惧、愤怒、挫折、妒忌等复杂情绪,在当时颇具颠覆性。“绘本三部曲”起初毁誉参半,《野兽国》甚至一度成为图书馆禁书;后来,桑达克的创作逐渐被理解,《野兽国》的故事也被改编成动画、音乐剧、电影,成为备受推崇的经典之作。

【丹麦】依卜 斯邦 奥尔森 1972年得主

依卜 斯邦 奥尔森作品

依卜 斯邦 奥尔森(1921—2012)是丹麦绘本的国宝级艺术家,也是第一位获得“国际安徒生奖”的丹麦艺术家。2012年1月15日,奥尔森辞世,丹麦媒体以“这一天,图画死了”致哀。

奥尔森从小就喜欢用铅笔素描日常生活,他认为游戏和想象力能让现实长出翅膀、打破界限。他的作品充满对生命的热爱与幽默感,富有想象力与启发性的教育寓意,还经常运用特殊的构图或开本来强化视觉效果。

【伊朗】法尔希德·马斯哈里 1974年得主

小黑鱼

 法尔希德·马斯哈里作品

法尔希德·马斯哈里不仅是第一位获的“国际安徒生奖”的亚洲插画家,也是史上最年轻的插画家奖得主。获奖之时,法尔希德·马斯哈里年仅31岁。

马斯哈里于1968年德黑兰的“儿童及青少年智力发展协会”,开始为童书画插画,并与多位伊朗作家合作,创作了多部获奖动画片。代表作有1968年的《小黑鱼》(The Little Black Fish)、1970年的《贾姆希德王》(Jamshid King)、1973年《蓝眼睛的男孩》(The Blue-Eyed Boy),等等。

如今,伊朗的童书插画、绘本在国际上的表现依然强劲,这主要得力于20世纪60年代就已打下的培育创作人才的扎实基础。

【苏联】塔吉娜·玛丽娜 1976年得主

塔吉娜·玛丽娜作品

塔吉娜·玛丽娜(1900—1996)是“国际安徒生奖插画家奖”历史上唯一的一位俄罗斯插画家。玛丽娜毕生创作的童书插画多达两百余本,其中不少取材自俄国著名诗人普金希作品。

创作于1965年的《超美的野兽》(Fabulous Beasts)、1969年的《ABC童话故事书》(Fairy Tale ABC)等作品,是玛丽娜的原创绘本,超美的大胆配色、具有装饰趣味的视觉元素、极富玩心的幽默感,都让她的图画变得更加令人惊艳。

【日本】赤羽末吉 (Suekichi Akaba) 1980年得主

赤羽末吉作品

日本插画家赤羽末吉(1910-1990)是首位获得国际安徒生奖插画奖的日本艺术家

1961年,赤羽末吉出版了第一本绘本《地藏菩萨》,以水墨渲染画出日本的民间故事。这部作品大胆地尝试了水墨技法,广受雪国儿童的喜爱。他的经典之作《马头琴》原稿曾毁于一场火灾,重新绘制后,画作增加至23张,以横开本的展开形式,讲述了无垠草原上,少年苏和心爱的白马在死后化为马头琴的凄美传说。这本书在日本畅销逾百万册,也成为赤羽末吉创作生涯重要的里程碑。

日本儿童文学评论家鸟越信精准地评价了赤羽末吉的成就:让日本画的手法在现代的图画书中得到再生,让民间故事在现代得以复苏。

【巴西】罗杰·米罗 (Roger Mello) 2014年得主

罗杰·米罗作品

2014年的国际安徒生奖插画家奖获得者罗杰·米罗,是史上第一位获得这项殊荣的拉丁美洲创作

拥有工业设计学位的米罗创作了上百部作品,涵盖诗集、短篇小说、剧本以及童书绘本。他的故事经常取材自巴西民间故事与传说,融合拉丁美洲嘉年华式的缤纷色彩及抽象表现主义、立体派等现代艺术风格,创造出极其强烈的视觉语汇。

米罗的人道主义精神在欧洲备受推崇,巴黎图书馆还将他的《红树林的孩子》等数本作品,选为“踏入成人世界前必读之书”。

从被封杀到推崇的传奇

刚提到美国插画家莫里斯 桑达克 Maurice Sendak的《野兽国》,从最初被认定为图书馆禁书,后被成为童话经典,这并不只是一个例子。在25位国际安徒生奖插画家奖获得者里,也有人有同样的“遭遇”。

【法国】汤米·温格尔 (Tomi Ungerer) 1998年得主

汤米·温格尔作品

汤米·温格尔(1931- ) 生于法国亚尔萨斯省的史特拉斯堡,是个十分多产且创作方向多元的艺术家。就连美国插画大师莫里斯·桑达克也赞叹他的天分浑然天成。温格尔的童书创作,总不忌讳让孩子看到生活的黑暗面,他的创造力百无禁忌,却也导致他的童书在全美图书馆被禁长达二十多年。他从被封杀的“童书界坏小子”,峰回路转赢得业界推崇,已是传奇。

1998年国际安徒生奖评审团盛赞汤米·温格尔是“儿童绘本创作世界的大巨人”。2003年汤米·温格尔担任欧洲童书大使,并于2007年,成立以他名字命名的美术馆。

(责编:王鹤瑾、鲁婧)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视频
  • 给孩子的五堂美术课
  • 安塞农民画
  • 馆长邀您看展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