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书画

致敬母亲节!当代艺术家这样表达爱【2】

江静
2017年05月15日09:39 | 来源:雅昌艺术网
小字号
原标题:【雅昌专稿】 致敬母亲节!当代艺术家这样表达爱

  艾敬:爱是理解 让母亲带头编织毛衣

《我的母亲和我的家乡》装置

  《我的母亲和我的家乡》装置 废弃毛线、玻璃钢、硅胶 1600 cm x 600 cm 2012

  2012年11月,艺术家艾敬在国家博物馆的大型个展“I LOVE AIJING:艾敬综合艺术展”中,装置作品《我的母亲和我的家乡》被视为她现阶段创作理念的集中体现,是游历西方各国之后对祖国、对家乡的一次情感的回归。这条由54位家乡的妇女一起用旧毛线编织的巨型挂毯,其中也有母亲的功劳。

  艾敬母亲发动了家乡沈阳的近50名亲戚、朋友和邻居共同参与制作的,采用了家中废弃的旧毛衣、毛裤以及其他旧毛线,拆洗重新变成线团儿,编织成一个LOVE的符号,再把LOVE这些符号一块块的四个字母拼接起来,编织成一幅宽6米、长16米的挂毯。在国博展出时,在色彩斑斓的“love(爱)”字样前,一位“母亲”在埋头编织。

  这座雕塑使用艾敬母亲的形象,用硅胶制成。由于太过逼真,不少人要求艾敬和这座雕塑合影。而她的妈妈本尊则在展厅的长凳前替自东北远道而来观展的亲戚朋友们守着衣服和包,和路过的记者、熟人聊天。言语中对这个女儿充满骄傲,说她从小就贴心、温柔,爱护家人和妹妹。

《我的母亲和我的家乡》装置

  《我的母亲和我的家乡》装置

  艾敬的作品一直都是以“爱”为主题。这一人类历史上永恒的、宏大的主题,但在艾敬内心深处,最终回归到儿时的记忆。这样的记忆,就像母亲手织的毛线衣一样温暖有爱。退休以后,母亲仍然不断地给三个女儿打毛衣。开始女儿们想让母亲休息,“后来我才发现母亲不仅仅是为了我们,而是为了满足她自己对于色彩和构图的展示以及她内心情感的表达。”

  李燎:为保持好儿子形象去卫生间抽烟

  青年艺术家李燎的母亲名叫夏家英。他从读大学开始就很少与母亲住在一起,在一起的时间不多,李燎与母亲成为“血缘关系上的亲人、生活中的陌路人”。因为孩子的出生,母亲从老家来到深圳帮李燎带小孩,但是二人在生活习惯上已经有很大不同,存在潜在的冲突,母亲总唠叨着要回家。李燎决定做点什么。

《夏家英》影像

 

《夏家英》影像

  《夏家英》影像

  李燎忽然想到拍她每天不眨眼睛的样子,一眨眼,这一天的拍摄就结束了。李燎将这个拍摄一直坚持到母亲回老家,然后把视频重新剪辑。所以,母亲在这段视频里就一直睁着眼。有意思的是,从视频里可以看到母亲眼神的变化,从开始的认真到后来的不耐烦。拍到后来就当成每天的任务,总催着李燎赶紧拍完好去睡觉。

在现场,李燎用粉笔在墙上画出了家里的结构图

  在现场,李燎用粉笔在墙上画出了家里的结构图

《进化》李燎现场表演了他当时抽烟的情景

  《进化》李燎现场表演了他当时抽烟的情景:蹲在下水口边上,一边看着微信群,一边吐着烟,害怕烟灰掉在地上,每抽一口都小心意义把烟灰弹尽洞里。

  这段时间的相处故事在一个展览中得以呈现。2015年3月,艺术家李燎个展《夏家英》在上海歌德开放空间开幕,一张母亲夏家英正面的影像、一句母亲对李燎说的话和一个有关抽烟的事件,分别以影像和行为的形式在九平米的空间展示。在现场,李燎用粉笔在墙上画出了家里的结构图,诠释在妈妈搬来后,仅有4年烟龄的他为了在妈妈面前保持好儿子的形象,躲避妈妈灵敏的鼻子,开始独自享受偷偷抽烟的状态。他的抽烟区由原本的床头、电脑前、沙发转移到阳台,后来又转移到厕所,最后转移到厕所外的阳台。在他看来,这是一种“进化”的过程。这个过程何尝不是一种幸福。

  【结束语】四个故事中,所有的母亲都是幸运的,她们都拥有子女深沉的爱。而对于子女来说,双亲健在、能尽孝跟前是最大的福气。就算有些小磕碰,就算有些小代沟,总还有机会去化解和弥补。在这个晴朗的好日子里,祝母亲们节日快乐!

(责编:王鹤瑾、潘佳佳)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视频
  • 给孩子的五堂美术课
  • 安塞农民画
  • 馆长邀您看展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