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书画

书法教育:临摹还是创新?【4】

顾工
2017年04月24日08:58 | 来源:美术报
小字号
原标题:书法要慎重创新

不能为入展而临帖

——韩少辉(全国第二届书法临帖作品展评委、中国书协理事、隶书委员会委员)

在评选过程中发现,隶书作品真的有点差强人意。很多经典的碑帖像《张迁碑》、《礼器碑》、《石门颂》都有人在临,但是临得特别精彩、形神兼备的作品不多,有点出乎我的意料。而临摹一些小汉简、简帛书,包括一些民间隶书的作品还比较多。我觉得这反映出作者的一个心理,就是可能和你们比拼经典碑帖我比拼不过,我就找一些比较偏门的东西,觉得这样更能够吸引评委的眼球或者是更能打擦边球。作者想参与展览,还是有急功近利的思想。

就写隶书来讲,实际上还是要从汉碑入手。比如简帛书特别小,可能一公分大小左右,很多写简帛书的作者,写汉碑的基础不够,结果他要放很大,好像是表现书写性,实际上简单化了,包括一些成熟作者也反映出这个问题。为什么从汉碑入比较正?第一个它成熟,第二个它的书刻质量给咱们提供了很多信息。汉碑本身比简帛书体量上要大很多,用笔的过程也复杂很多,更能够体现隶书雄强博大这种气象。当然不是说反对简帛书,简帛书肯定是值得我们取法,但如何把书写性和隶书那种雄强大气的本质特征更完美结合,这是将来的一个课题。

写隶书的还是得从汉碑中经典的碑帖好好写,碑刻隶书、摩崖刻石都要写。这次临《石门颂》没有发现一件很精彩的作品。临《礼器碑》、《乙瑛碑》这些庙堂碑刻相对还可以,有几件作品还是不错的。建议作者要从经典的汉碑好好下一点功夫,打一个扎实的功底。而不是说为了入展而临帖,这样目光就有点短了。

书法临摹与创新大家谈

(以下选自美术报官方微信网友评论)

@梅雪斋诗书画印王俊辉:入帖还要出帖,不能被原帖所圈囿框死。在掌握吸收前人的笔法精要的基础上融入自己的东西。每个人有自己的笔法风格,不可盲目创新,也不可雷同划一。陷进去走不出来不好,走出来撇掉脱节也是不好的。提倡临创结合,能把自己的意念和风格以及文化素养融入到字中,方为精要也!

@九斗:没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写得再像也只是个文书而已。想想那些大家,哪个不是博古通今,文采飞扬啊?所以,书法与文化,为什么很多人脱节?

@钱新红:临摹一定要像,我记得韩少辉给我们的一次培训,就讲了,临字的笔顺可以灵活,我一直记着,并且用着,早晨起床先临帖。

@黑虎玄坛:临帖,其实是修技悟道。学习控笔的技术,体悟书道,两者缺一不可。否则,不是书奴就是书妖。

@阿达:手上功夫突破古人才是真创新。现在的创新派多是口头创新,不是笔头创新。

(责编:王鹤瑾、鲁婧)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视频
  • 给孩子的五堂美术课
  • 安塞农民画
  • 馆长邀您看展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