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书画>>绘画资讯

神居胸臆志气统——谈著名书画艺术家王子和先生的精神向标【2】

2016年10月21日13:24 | 来源:光明网
小字号

赤壁怀古

  艺术家王子和作品 《赤壁怀古》

  三、 倡艺术自信 扬中华美学精神

  王子和老师的绘画创作是尊重艺术本体规律的,同时又总能以更宽广的视野去延伸,超越陈规,树立新规。正如苏东坡所主张的:“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在新的突破和创造中能将传统精髓发扬光大。先生从事绘画艺术、继承中华优秀文化传统之衣钵愈半个世纪,曾经饱受卑微与磨练,也锤炼出了爽朗、干练与强硬,更塑造起他对艺术的自信。在新出版的《扇面山水》作品集自序《残梦》中他写道:“人生的磨炼和坎坷并非完全是坏事,有时也会变成动力和资本。人生漫长,所遇天地诸事者何止万千,有了这些历练,遇事便可从容面对,宠辱不惊。”可见,一个信念就能能解答他的人生意义;事实上,无论是书画界,还是其它社会群体,总有些人在躁动、有些人在彷徨、还有些人习惯于沉浸在现实的名利追逐当中;他却总是默默地《伴梅侣鹤》奔走在路上,渴望艺术的创新求变而从不敢懈怠,是坚定的精神信仰和文化艺术自信在自励着他坚实地前行;作为一名来自社会底层的人民艺术家,如今已经拥有了自己的精神家园,这个家园里的文化,是用他心灵上的精神向标构建而成的“心灵文化”。艺术是有精神的,中国绘画艺术应当是中华美学精神的准确体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在文化艺术大发展大繁荣的的今天,中国画家心灵上的一种向本真、向传统、向精典回归趋势已势不可挡。因为这种不忘初心的精神还在,不仅为传统文化与中华文明注入了新的活力,还直接影响并提高了人们对艺术作品的重新关注和审美界定。但任何一门艺术真正能够立起来,要在创作上不断突破,更需要有大批象王子和老师这样的具备学识、良知和担当的艺术家们的引导和支撑,只要艺术家们能以个人理性的艺术自信共同塑造起中国绘画艺术的自信,那么,中国绘画艺术一定能以宏扬中华美学精神为本,敢立潮头、勇攀顶峰,冲向时代的最前沿。

  把中国绘画艺术置于世界大环境下,需要一个适宜发展的外部气候,这就必须要为中国传统的绘画艺术走向世界把准脉搏。我们必须清楚地意识到,在世界面前,其实中国的绘画艺术还是被低估的;民族艺术的崛起,从长期来看,应当一靠国家的主动推动;二靠公民的积极助力;三要靠艺术家们的智慧和担当。

231613385326

  王子和:1942生,黑龙江人,祖籍山东文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1961年就读哈尔滨艺术学院美术系,专攻油画。大学毕业后,醉心油画创作,对西方古典美术及艺术理论多有钻研,继而转向中国画创作。艺术上中西会通的经历,使其创作既有西方美术写实之功力,又具有中国传统艺术之神韵。他喜读书,酷爱古典诗词文赋,书法音乐无不涉猎,被圈内人称之为书卷画家。文史修养的深厚底蕴,使其国画创作意境深远,笔力雄浑,极富书卷气。观他的画,宛若读令人击节的抒情诗,给人以美的享受。他的人物画,多借鉴于古典诗词的名篇佳作,《观沧海》《观荷图》《松下问童子》《国破山河在》《山鬼》以及《红楼梦金陵十二钗》等,皆为其代表作。笔法细腻,神思高远,以自己人生感悟与艺术经验诠释古人的心灵世界,堪称上乘之作。他的作品多次在欧美和东南亚展出,他多次到加拿大讲学、赴日本访问并举办个人画展,影响广泛。王子和先生不仅是一位画家,而且是一位不可多得的书法家。对他的书法作品,更尚韵味,奔突纵横,张扬个性,未见他临过帖,却常见他手捧大家书帖仔细端详,用心揣摩,熟记于心,将欧、柳、颜、赵之精华,自然相融,糅进自家。对于他的字,即或不落款,人们一眼便可辨认出来。而对于众多求字者,子和先生从来不轻易下笔,几经斟酌之后,方洋洋洒洒,一气呵成。“一个人的名誉是别人对他的看法,他的个性才是他真正的面目。”生于斯长于斯的王子和先生,就是“这样一个”——一个有着鲜明个性的书卷画家。(文/刘向南)

(责编:董子龙、鲁婧)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视频
  • 给孩子的五堂美术课
  • 安塞农民画
  • 馆长邀您看展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