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说历史:重现"开国大典""香港防务交接"等精彩瞬间

2016年07月06日08:40  来源:人民网-书画频道
 

《太行烽火》

作者:王迎春、杨力舟,2009年作,中国画。

1937年7月7日,日军在北平附近挑起卢沟桥事变,中日战争全面爆发。1938年2月,八路军总部和129师向晋东南挺进,开辟了以太行、太岳山脉为依托的晋冀豫边抗日根据地。《太行烽火》按日本军国主义侵入华北进入太行山的时间为叙事顺序,又用超越时空的手法,既塑造写实的形象,又运用象征的手法,采取不规则几何形,抽象地分割和布局多个情节和场面。

作品从左至右分为六条屏。第一条为日寇入侵;第二、三条,塑造了一位愤怒的母亲在振臂敲钟,呼唤中华儿女奋起抗日,保卫家乡;第四、五条,突出朱德伫马立于太行山顶,高瞻远瞩,手执望远镜,目光坚毅,神情泰若,充满必胜的信心,刘伯承、邓小平、左权等将领与群众屹立于大山之间;大队民兵激越行进,扛枪上山打游击;第六条为平型关战役、百团大战等敌后伏击战的缩影。

《一九三五年·遵义》

作者:刘向平,1983年作,中国画。

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贵州遵义召开了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一次极其重要的扩大会议。这次会议开始确立实际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作品综合运用散点透视与焦点透视,将人物群像塑造和心理建构相结合。

《红军过草地》

作者:张文源,1977年作,油画。

1935年8月,红军开始过草地。草地行军所遇到的困难难以想象,超越了人体所能承受的极限,但红军指战员始终保持高昂的激情,他们依靠积极乐观的革命精神与坚忍不拔的钢铁意志,将困难和艰险甩在身后,前仆后继,一往无前。《红军过草地》既描绘了红军艰难前进的场面,又突出了前途光明的寓意。作者用充满理想主义色彩的笔调,描绘了红军战士在环境恶劣的草地上艰难前进的场面。红军战士们相互搀扶、相互鼓励,表现出集体的温暖。

《南昌起义》

作者:韩硕,2009年作,中国画。

1927年8月1日,由中国共产党在江西南昌发起的针对中国国民党反共政策的武装起义,称为“南昌起义”。作者将人物和建筑平面铺开,营造了一个既恢宏大气又疏密有致的总体效果。领袖人物被安排在台阶上,左右两群士兵的表现费尽思量,不管是服饰、兵器,还是发型、动作,各有千秋、异中求同。作者巧妙地将步枪作为最重要的道具,枪的密集不仅使拥挤的人群有了共通的媒介,而且高举向上的枪支形成了一股股向上升腾的气势,将士兵们兴奋之情渲染得有声有色,富有寓意;举重若轻的笔墨处理使画面摆脱了以往历史画过于沉重的负担,视觉上更加符合现代人的审美。

《启航——中共一大会议》

作者:何红舟、黄发祥,2009年作,油画。

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法租界开幕;7月30日晚,会场遭法租界巡捕搜查,经代表们商定,8月2日,中共一大最后一天的会议在嘉兴南湖的一条船上举行。《启航——中共一大会议》采用写实主义的手法,再现了中共一大南湖会议的历史瞬间:毛泽东、董必武、何叔衡、张国焘、李达等13位一大代表正在登船。在画面中,毛泽东处于构图的中心,身着蓝色长衫,肩挎包袱,正站在船头回首眺望,显得意气风发。作品以光影的变幻暗示环境艰险和时局动荡,烘托“启航”的庄严主题。

(本文综合:人民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新华社、北京晨报、每日新报、雅昌艺术网专稿等)

上一页
(责编:王鹤瑾、鲁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