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官窑春拍精品迭出 瓷器板块或现V形反转

2016年05月12日08:28  来源:广州日报
 
原标题:明清官窑春拍精品迭出 瓷器板块或现V形反转

  文/金叶

  今春伊始,连续深调数年的明清官窑似乎展露了一丝令人振奋的复苏迹象:4月,香港苏富比“琵金顿”专场中,超过90%的拍品超过估价十倍成交,一件“明永乐青花花卉锦纹如意耳扁壶”更是以1.1052亿港元夺得榜首。

  记者同时获悉,接下来,几家“大咖”拍卖公司的春拍当中,还会出现许多精品:佳士得会在“三十周年志庆拍卖”中呈现“明宣德青花五爪云龙纹大罐”;中贸圣佳的拍场上会有“成化斗彩莲池鸳鸯纹墩式碗”现身;而中国嘉德则会上拍“雍正珐琅彩月季绿竹诗意小杯”……

  著名的古董商人埃斯肯纳茨曾说过:“我用百分之九十的时间来说服别人卖东西,用不到百分之十的时间来说服别人买东西……因为好东西自己会说话。”

  “没有好东西出来”,一直被看作是这几年明清官窑市场萧条的重要原因。而现在,“好东西”集体亮相了,它们会不会带领明清官窑从一蹶不振中突围,走出一条“V”形反转之路呢?

  日前,受广州“融熙会”邀请,中国古董鉴定专家、中国嘉德陶瓷部总经理刘越和中国香港著名古董鉴藏大家黄少棠莅临广州讲学,本报记者就明清官窑的一些热点问题对他们进行了采访。

  精品明清官窑将轮番亮相

  4月6日,香港苏富比2016春季拍卖“赏心菁华——琵金顿珍藏重要中国工艺精品”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收槌,共97件来自英国著名藏家罗杰·琵金顿于20世纪中期收集的重要藏品上拍,总成交额5.0171亿港元,成交率92.78%,远超拍前预计的2.25亿港元总估价。在成交的90件拍品中,共有34件超过百万港元,10件超过千万港元;在成交价排名前十的榜单中,共有8件明代青花瓷器,其中一件“明永乐青花花卉锦纹如意耳扁壶”以1700万港元起拍,直接加价至2500万港元,最终以9700万港元落槌,成交价达到1.1052亿港元。

苏富比香港“琵金顿”专场拍卖拔得头筹的“明永乐青花花卉锦纹如意耳扁壶”

  苏富比香港“琵金顿”专场拍卖拔得头筹的“明永乐青花花卉锦纹如意耳扁壶”

  这场2016年春天的第一场瓷器拍卖,让明清官窑市场感受到了一丝久违的暖意,毕竟这个市场告别“亿元”已经有些日子了。去年的这个时候,苏富比香港共有八件明清官窑拍过了千万港元:其中一对“清雍正粉彩过枝福寿双全盌”的成交价为8980万港元,拔得头魁;而中国嘉德只有两件拍品拍过千万;东正春拍则只有一件“清乾隆御窑青花折枝花卉纹六方瓶”过千万。

  而更令人期待的是,接下来,还会有不少这几年难得一见的明清官窑精品轮番亮相。

  佳士得将上拍一件宣德青花大罐。明宣德是中国有名的太平盛世,更是御瓷生产的鼎盛时代。宣德年间出产的青花瓷因质量精巧一直是其后明清官窑仿制的样本,至今仍为鉴藏家所倾慕。此次拍卖呈献的“明宣德青花五爪云龙纹大罐”,形态古朴典雅,釉汁光滑莹润,青花发色浓艳青翠。此罐上所绘的青花云龙纹,矫健传神,龙身刚劲有力,神态生动威猛。值得注意的是,此大罐上所绘为五爪龙,凸显其御瓷地位。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及东京出光美术馆各藏有一纹饰甚为相近的宣德款云龙纹大罐,但上绘纹饰俱为三爪云龙,如本拍品般绘有五爪云龙纹的大罐至今可说是独一无二。

佳士得即将上拍的“明宣德青花五爪云龙纹大罐”

  佳士得即将上拍的“明宣德青花五爪云龙纹大罐”

  中国嘉德则会上拍一件“清雍正珐琅彩月季绿竹诗意小杯”。珍贵的珐琅彩瓷一向被视为皇帝的“内廷秘玩”,世间不得所见。现在珐琅彩瓷器大部分为北京故宫博物院和台北故宫博物院所藏,数量极少。雍正珐琅彩更是凤毛麟角,极少在拍卖场上出现,这件“清雍正珐琅彩月季绿竹诗意小杯”从未公开拍卖过,珍稀程度可想而知。

中国嘉德即将上拍的“雍正珐琅彩月季绿竹诗意小杯”

  中国嘉德即将上拍的“雍正珐琅彩月季绿竹诗意小杯”

  中贸圣佳则要上拍“成化斗彩莲池鸳鸯纹墩式碗”。自从前年刘益谦以2.8亿港元买下“明成化斗彩鸡缸杯”之后,“成化斗彩”这个词便一夜成名。而据中贸圣佳副总经理兼器物部负责人薛世清介绍,此次这件“成化斗彩莲池鸳鸯纹墩式碗”是从海外回流的重器,是成窑早期佳作,传世的同类品,公私典藏所见共有四例,但并无墩式碗造型,故而此件堪称孤品,其价格亦很受期待。

中国嘉德即将上拍的“洋彩八吉祥莱菔瓶”

  中国嘉德即将上拍的“洋彩八吉祥莱菔瓶”

  言“V”形反转为时尚早 普品较之前两年没差别

  即便今春取得的成绩斐然,但明清官窑距离过去最风光的状态仍有不小的距离。2011年前后动辄拍出过亿元的价格,恍若隔世神话,遥不可及。

  就拿这次苏富比香港专场中估价最高的一件“明成化青花瓜瓞绵绵纹宫盌”来说,拍卖前有好事者将其与2013年以1.41亿港元售出的“明成化青花缠枝秋葵纹宫盌”做类比,认为此件拍品过亿港元几无悬念。而最终,被寄予众望的“明成化青花瓜瓞绵绵纹宫盌”只以6460万港元成交,虽然价格也相当不错了,但距离预期仍有不小的距离。

  中国嘉德陶瓷部总经理刘越对本报记者表示,尽管今年春拍确实涌现了不少精品,但是说“V”形反转还为时尚早,市场究竟会表现怎样还有待观察。“琵金顿”专场拍出好成绩,是因为这批瓷器的品质确实很好。但其实同一场拍卖的主拍普通器物的专场,成交价格并不高,和前两年没有什么差别。

  “准确地说,今年只是精品卖出了好价钱,不能说整个市场多么红火了。我觉得现在的市场进入了一个‘新常态’:藏家更专业、更理性、对精品更渴求了;而普通品种,要想回到特别好的时候,也不太容易了,因为买家的审美意识不断提高了。”

  “今年确实有很多好东西出来。大家都会猜测:这是不是给整个市场一个积极的信号?但我们换个角度看问题:其实越是一个不好的市场,越需要好东西进入。在不好的市场里,只有好东西会吸引大家参与,普通的东西更难让人出手。我最敬重的一个古董经纪人埃斯肯纳茨就在自己的自传里说:‘我用百分之九十的时间来说服别人卖东西,用不到百分之十的时间来说服别人买东西。这是因为好东西自己会说话。’”刘越表示。

  中国艺术品终回 中国人的圈子里?

  如今现身拍场的瓷器中的“好东西”大都来自海外,且很多都是以“洋人专场”的形式出现。拍卖公司提供的资料显示,佳士得即将上拍的“明宣德青花五爪云龙纹大罐”来源于“重要瑞士私人收藏”、中贸圣佳的“成化斗彩莲池鸳鸯纹墩式碗”是“海外回流重器”。而今年春拍备受瞩目的琵金顿,则是20世纪60年代英国最著名、最活跃的收藏家之一。在英国,考究的中国瓷器收藏始于20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50年代末之后的十年间,不少顶尖的战前收藏品现身市场,二战后第二代藏家的佼佼者琵金顿即于这十年间迅速搜罗了一批品质出众的藏品,其中尤以明代瓷器最令人瞩目。

  由此,各种关于明清官窑市场中“洋人在出货,举牌的都是钱多人傻的大陆人”的“阴谋论”再一次甚嚣尘上。

  那么,现在明清官窑的拍卖场上举牌的,真的就只剩下中国人了吗?

  “同意,大概80%是中国人。”香港古董鉴藏家黄少棠回答了记者的疑问。黄少棠有三十多年的瓷器收藏经验,他告诉记者,瓷器市场和中国书画市场最大的不同是,前者是一个国际化的市场,而这个特征,在近几年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其实说起来道理很简单,为什么当年外国人买的多,是因为当时价钱好;为什么现在都被中国人买了,是因为现在中国人出的价钱最好。不过说外国人都在抛货,我是不同意的。我们现在只看到这些卖出来的瓷器,其实在西方,很多瓷器收藏是隐形状态——没有出版记录,在某个古堡里无人知晓。我们都是千辛万苦地把它们‘挖’出来卖。大规模拿出瓷器来拍卖的,很多是像琵金顿这种情况,即人已经不在了,而他的后人对这个收藏门类的兴趣不大。我相信如果琵金顿还在,这批东西也不会出现在市场上”。

  “当年外国人买我们的东西,说白了就是因为我们的东西又好又便宜,而到了今天,世界已经越来越多元化了。很多西方大藏家的后代,他们的兴趣已经被现代社会分散,专注于东方艺术的人少了。而即便是依然醉心中国艺术品的西方人,也得面对一个事实,中国的艺术品已经不便宜了。在这种情况下,西方人收藏的中国艺术品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市场上,并且越来越多地被中国人买回来,也是个必然现象。中国艺术品最后肯定是会回到中国人自己的圈子里。”刘越表示。

  瓷器板块真正的风险仍然是“真伪”的问题

  然而,当一个拍卖板块渐渐失去国际性,变成了一个区域人的“游戏”,而且精品的价格越来越高,这里面有没有风险?

  “这个不能简单地一概而论,还是得看资源的分布和区域群体的力量……中国书画一直都是中国人自己的市场,哪怕是二十年前中国书画还很便宜的时候,也很少有外国人买这个东西。这个板块从来都是大陆市场的绝对主流,市场份额的百分之七八十都是它创造的,其他板块加起来也没有人家多。相较之下,瓷器资源还比较分散,很多高价成交纪录都是在国外创造的,具有一定程度的全球流通性,也恰恰是全球的流通性造成了它在国内的板块表现不像书画那么强劲。”刘越解释道。

  黄少棠则表示,即便瓷器越来越成为中国人自己的“游戏”,也没有什么值得担忧的。“首先,真正的精品数量稀缺;其次,中国大陆的收藏群体非常大。现在拍场上,我经常见不到一个熟悉的面孔,都是新买家。”他说。

  在黄少棠看来,瓷器板块真正的风险或者说障碍,只有一个,那就是“真伪”的问题。

  就像今年春拍,即便几大拍卖行都使出浑身解数献出“重器”,但无论是“成化鸳鸯莲池斗彩碗”,还是“明宣德青花五爪云龙纹大罐”,都是尚未开拍,论争已起。有人叹其为不世出的精品,就有人认为其假得一塌糊涂,双方辩友皆撰写长文详述观点,言之凿凿,总之是谁也说服不了谁。

  直到21世纪的今日,“眼学”仍旧是中国传统收藏鉴定行的立身之本。科学一直在进步,但它似乎就是拿中国的艺术品没办法。“科学检验的方式也有人在做,但它有两百年的误差,而且还需要打洞取样,影响到器物的完整性,所以,瓷器鉴定还是得考眼力、考修养。”黄少棠说。

  无论如何,一个健康的市场,还是希望有一个“标准答案”的,但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到现在也无法解决。

  “瓷器市场真正的障碍其实就是这个,但从欣赏的角度来说,这也是瓷器收藏最有意思的地方,因为你得不断地去研究、去品味、去讨论,而不是过一下机器,所有的结论都一目了然了。”黄少棠说。

(责编:赫英海、潘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