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壁窑:绵延500年的瓷语诗意

2016年04月01日08:35  来源:中国文物网
 
原标题:鹤壁窑:绵延500年的瓷语诗意

  鹤壁窑白地黑花人物花卉纹罐

  鹤壁窑是中国北方地区最大的民间瓷窑场之一,始于晚唐,进入北宋中晚期后达到了它的烧制高峰,终于元,烧造历史达500年之久,文献资料至明代才出现。其烧造的器物与磁州窑风格相同,属于磁州窑系,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

  张卫国·河南鹤壁古瓷窑研究会会长

  河南鹤壁古瓷窑研究会会长张卫国在接受中国文物网采访时表示“鹤壁窑是我国北方瓷窑的典型代表,它的造型质朴实用,有着强烈的黑白反差,其中就以白地黑花 装饰最为强烈。鹤壁窑朴素本真的自然美,文质彬彬的生活美和讲究意蕴的艺术美,代表了老百姓对本真和朴实美的向往。”

  张卫国表示“鹤壁窑产品的独特之处在于,鹤壁窑的坯体是用本地的白瓷土作为化妆土,白与黑的对比都来自当地的矿物质原料,这些原料保证了鹤壁窑生产出来的瓷器有别于别的窑口。”

  对于鹤壁窑极具代表性的产品“白地黑花”,张卫国介绍说“白地黑花是以中国画的表现技法,在施有化妆土的坯体上绘画,再用透明釉覆盖,烧成后,画面呈现铁锈般的赭红色调,所以又有“铁绣花”之称。”

  鹤壁窑·白地黑花诗文八角形枕

  这件北宋晚期鹤壁窑白地黑花诗文八角形枕展示了鹤壁窑白地黑花的产品特点,其白地黑花是磁州窑技法的沿续。枕面上书褐彩对联一首,自右向左释读为: 虾虫麻水上真书出,蛐蟮泥中草写之。 意为:青蛙浮在水面上,象楷书的“出”字;蚯蚓在泥中滑动,象草书的“之”字,实在是对仗工整,意蕴生动。

  对于鹤壁窑另一种装饰方法“白地褐彩彩绘装饰”,张卫国表示“白地褐彩技法和白地黑花的技法是一样的,但是褐彩随着窑温的不同,黑料呈现的颜色也有所区 别。它是以褐彩代墨,以瓷坯为纸,把我国制瓷工艺和传统绘画艺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因其题材构思新颖,代表了鹤壁窑民间艺术的工艺风范。”

  鹤壁窑·童儿戏莲枕 现藏于鹤壁市博物馆

  童儿戏莲枕于1985年在鹤壁窑出土,属白地褐彩彩绘装饰,枕的八个侧面画二方连续的卷草纹,行笔流畅明快,一气呵成。枕面以粗细二条黑线画八角形边框, 画面中心是前后相随的两个采莲回归途中的童儿,前者手持莲蓬,回首相顾;后者一手持荷叶,一手前伸,两童前后呼应,似边走边语,神态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画面把乡间的场景与天真活泼的童儿自然和谐的融汇在一起,显得淳朴自然,富有情趣,散发着浓郁的民间生活气息。

  鹤壁窑·白釉褐彩题字罐 现藏于鹤壁市博物馆

  鹤壁窑所烧器物,基本上为民用瓷器,装饰以富有生活意趣的内容为多。元代白釉褐彩题字罐,是鹤壁集瓷窑出土的一件精品,朴实内敛,富有民俗特色。

  此白釉褐彩题字罐外部通体施白釉,釉色纯白。器物自颈至底,各绘粗细弦纹五周,将器身分为五段。肩部绘花卉和缠枝牡丹各一周,腹部有行文铭文二行二十八个 字:“昨日西风澜漫秋,今朝东岸独垂钓。紫袍不识蓑衣客,曾对君王十二流。”下部为底绘莲花瓣纹,内饰褐彩。以诗为装饰在鹤壁窑瓷器中并不多见,这件白釉 褐彩题字罐体现了民间审美情趣的发展与民俗文化的雅化。

  鹤壁集窑属于磁州窑系,但又不拘一格,往往博采众窑之长,又高其一筹。赋予创造性的鹤壁窑匠,在宋、金、元时代共创造了三十多种装饰陶瓷技法,简直可以说集陶瓷装饰方法之大成,鹤壁窑以其独特的有规无束刚劲豪放,潇洒自如的艺术风格,影响着后世。

  相关链接

  张卫国:现任河南鹤壁古瓷窑研究会会长,河南鹤壁柏灵陶艺文化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民间工艺美术专业委员会会员,河南省工艺美术会员,河南省磁州窑系鹤壁窑遗址博物馆顾问,河南省文艺家协会常务理事,河南古瓷窑烧制技艺传承人。

(责编:赫英海、鲁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