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土司遗址申遗成功 探秘700年前的军事城堡
图为从空中看贵州播州海龙屯飞凤关(7月3日摄)。 新华社记者 刘续 摄 图片来源:新华网
海龙屯曾是宋、元、明时期西南播州(遵义古称)杨氏土司文化的重要遗存,辖区内以仡佬族、苗族群众为主。1600年,播州第29代世袭土司杨应龙反叛朝廷,在24万明军100多天的围攻下,海龙屯城堡最终湮灭在战火之中。沿着木道栈梯拾阶而上,坐落于海龙屯东部山腰北侧的铁柱关犹如铁柱一般,巍然不可撼,这座修建在坡面度四五十度的雄关险隘,是游人由东北方向入屯的第一道关,在铁柱关拱门左右角柱上,凿有对称圆孔4个,有专家认为这是铁柱关曾设有吊桥的遗存。
图为空中看贵州播州海龙屯飞龙关(7月3日摄)。 新华社记者 刘续 摄 图片来源:新华网
顺着蜿蜒曲折的屯道,再往上走四五百米,一座巍峨的飞虎关横亘在海拔近1000米的山口间,在飞虎关关隘前,一座总斜长51.5米、整体坡度30度,共有36个步梯的“天梯”,成为飞虎关“险、绝”的标志,而每一级“天梯”高约0.5米,步径宽约1.5米,全部由上百斤乃至上千斤的条石斜砌而成。过了飞虎关,依山而建的飞龙、朝天、飞凤三关龙盘虎踞,这些由糯米汁与石灰黏合巨石构建的古关隘,雄伟壮丽,每一道都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险扼。
上一页 | 下一页 |
(责编:魏欣宁、鲁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