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艺术收藏>>最新资讯

重拾书法养性情临摹执笔有讲究

2015年07月02日08:19    来源:大洋网-广州日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重拾书法养性情临摹执笔有讲究

  入门

  可从喜欢的字体练起

  对于初学者而言,从哪一种书体进入为好?传统观点认为是楷书,也有人提到沿着书法史顺序学习,而倪宽和张思燕都认为,成年书法爱好者从自己喜欢的书体进入,更容易“上瘾”。

  倪宽表示,每个人对笔的悟性不同,基础好一点的,从楷书进入,那没问题;如果没什么基础,从隶书或篆书进入,可能更容易些,因为楷书控制起来比较难。“也有人想从行书开始写起,那也没问题,先写一段时间以后,激发起了兴趣和毅力,再补补楷书,解决书写中提、按和力道等问题,也无不可。”

  张思燕强调,成年人的思想已经很成熟,对事物的认知比小朋友要完善得多,因此,在书法学习上,未必要像孩子那样按部就班地进行。“由于楷书书写难度比较大,一撇一捺稍有差池,整个字看起来就很不舒服,会让学习者感到沮丧,所以我比较建议成年人从隶书开始入手学习,像《张迁碑》、《曹全碑》等,都是不错的选择;隶书书写只要在线条上把控住了,笔画上即使有点出入,整个字看起来也还是不错的。一旦书写者的自信心建立起来了,就越能更快进入状态,写得更好。当然,就课程设置而言,我会让老师把主动权交给学生,由学生自主选择自己最想学的书体。”

  临帖

  由碑入手 金石味浓

  至于什么样的字帖比较适合初学者临摹,倪宽认为应该挑选那些结构比较端正的,不能一开始就学些以怪为美的书体。“初学者学得正了,以后在书风上怎么变,也不会变得‘无法无天’,不可收拾。王羲之的作品为什么千百年来备受人们喜欢,一直被当做范本?就是因为他的字结构很正,始终符合一代又一代后来人的审美观。”

  的确,王羲之的《兰亭序》、《圣教塔序碑》,一直是行书中的临摹宝典,甚至有人认为《圣教塔序碑》作为教材比《兰亭序》更实用。对此,倪宽有些不同看法。“在我看来,《圣教塔序碑》毕竟是唐代人集王羲之的字而成的,不见得是入门的最佳选择。《兰亭序》流传下来的几个版本,也都是后人临摹的。我以为,最好还是临摹原作者的传世墨迹,这样才能更清楚地把握书写时的提、按、顿、挫。拓出来的作品,对于掌握字的结构是有帮助的,但作者的书写过程很难完好展现出来。”

  当然,由碑入手,也不失为一条路径。张思燕就表示,“学习碑的好处是笔触有金石味、有厚度,但缺乏帖的灵动,所以学碑一段时间以后,下笔有力了,也要学学帖。而单纯学帖容易浮、容易飘,学过碑以后就能压得住了。初学者建议从碑入手,有了浑厚的底子,再把帖的优点带入进来,这样书写起来既沉稳又灵动。”

上一页下一页
(责编:魏欣宁、潘佳佳)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