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艺术收藏>>最新资讯

雅扇风骨精雅简美:扬州传统制扇艺术

吴娟

2015年05月04日08:29    来源:扬州晚报网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雅扇风骨精雅简美:扬州传统制扇艺术

  从4月18日起至5月4日,“雅扇风骨——朱国勇扇艺作品”在个园抱山楼展出。本次展出的194把扇骨,形质丰富、工艺精湛,很好地展现了扬州传统制扇工艺之精美。

  当今社会,夏日纳凉必备的扇子,早已悄悄退出了现代人的生活。但随着扇子实用性功能的减弱,其作为艺术品的功能却越来越得到凸显。自明代以来,扇子尤其是折扇更是成为文人之间相互把玩、交流诗书画作必不可少的器物。清嘉庆后,在扬州著名文人书画家吴熙载直接参与制作的情况下,扬州传统制扇技艺是愈发精致讲究起来。一大批文人在拇指宽的扇骨上镌刻青山绿水、花鸟鱼虫、仕女文士,小小扇骨因为镌刻的书画而具有了浓郁的书卷气,玲珑精巧,令人爱不释手。

  在江浙的传统工艺中,苏扇的制作是一个亮点。不同于杭扇、川扇及其他工艺扇,苏扇用料多以竹扇骨为主,俗称“水磨骨”,具有造型小巧玲珑、清秀典雅、打磨精细、手感舒适的特点。扇面则用上等宣纸三套四矾,俗称“老矾”,宜书宜画。所以,苏式“文人扇”,也被文人称为“袖中雅物”。而可与苏扇媲美的就是扬扇。扬州的制扇工艺仍以文人扇为主,造型很多,但共同点是线条挺拔流畅,弧度自然舒适。在材质上,扬扇以竹制为主,如水磨玉竹、湘妃竹、梅鹿竹、凤眼竹、罗汉竹、佛肚竹、棕竹、紫竹等,兼及其他材质,如象牙、黄花梨、紫檀、玳瑁等。扇头常以挑灯、古方、马牙、燕尾、圆头为主要法式,但不管采取什么法式,一把制成的扇骨,一定是从扇骨到扇头一气呵成、浑然天成。而在制扇的各种造型中,燕尾与圆头的难度最大,一般制扇艺人很难把握。完美的扬派折扇两头稍窄,中段微鼓、饱满,呈流线状。扇骨打磨后则平滑如镜,置于手中则能开合自如,达到“精、雅、简、美”的艺术效果。

  1978年出生于扬州施桥的朱国勇,承继了扬州传统制扇技艺的精华。在手工艺人父亲的影响下,自幼就对扬州传统工艺有着浓厚的兴趣。1997年,朱国勇专门前往苏州扇厂学习制扇,曾多次向苏州制扇名家徐义林(扬州霍桥人)、徐家东、王建等请教扇艺。通过多年钻研和实践,将江南制扇技艺融入扬州制扇中,已初步形成自己的扬派制扇艺术风格。

  吴娟 /文 朱国勇/图

(责编:赫英海、张卉)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