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日上午,阳光灿烂,北京劳动人民文化宫内的广场上气氛热烈。通过艺术家们的巧手,来自北京市各条战线的100余名劳动模范代表的形象,定格成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和立体的雕塑,展现着劳动者的风采。
这是五一国际劳动节前夕北京市总工会与中央美术学院在北京劳动人民文化宫联合举行的“为人民服务 为劳模造像”活动。来自中央美院的200余名师生通过雕塑、国画、油画、素描和水彩等多种形式为劳动模范代表创作肖像。
在中央美院油画系研究生蓝梦乔的笔下,劳模赵永志的形象朴实且有学者的儒雅。北京市劳模赵永志是北京市土肥工作站站长。赵永志告诉记者,尽管办公地点在高楼林立的北三环,但自己的工作时间有六成在郊区,双休日和年假很少能休息,哪里有农民需要就随时去哪里。如北京一些地区种出的越来越好吃的草莓,其中就有赵永志和同事们研发的节水节肥的种植方式的功劳。
中央美院雕塑系教授王少军的创作对象是全国劳模、北京公交集团驾驶员刘美莲。作为无人售票车的驾驶员,刘美莲每次到站都要起身迎接乘客,她的服务给乘客带来了无数温暖。
王少军说:“公交服务很贴近百姓,我在创作时特别注重表现刘美莲的微笑,从而传达出劳模的品格。”
李学玲是北京市东城环卫二中心“三八女子抽粪班”班长,她所在的东城环卫三队也是全国著名劳动模范时传祥生前工作的地方。李学玲告诉记者:“很多人觉得我们的工作又脏又累,其实我们现在的工作条件比时传祥那时已经好了很多。前辈们的敬业精神一直深深鼓舞着我。”记者看到,为李学玲创作的肖像目光中透露着坚定。
年过八旬的著名画家、曾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的靳尚谊也来到现场,他耐心询问劳模们的职业界别,对师生们的创作提出指导意见。靳尚谊说:“文艺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徐悲鸿、吴作人等著名艺术家以劳模为主题的作品已经成为经典。我自己也曾为劳动者造像,希望这个传统能一直延续下去。”(新华网记者 林苗苗)
中央美院师生为京城劳模造像活动现场。 |
中央美院师生为京城劳模造像活动现场。 |
中央美院师生为京城劳模造像活动现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