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艺术收藏>>最新资讯

昭化古城70座秦汉墓葬出土1100件随葬品

刘彦谷

2014年06月13日09:31    来源:华西都市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昭化古城清理70座秦汉墓葬 出土1100件随葬品(图)

  考古队工作人员清理墓葬。

  现场保护随葬品。

  广元昭化古城墓葬群出土1100余件随葬品,经过专家论证确定

  一片墓群的出现,让原本就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广元昭化古城变得更加扑朔迷离;一批文物的重现天日,再次给昭化古城披上了一层神秘“面纱”。历时半年的发掘,位于广元市昭化区昭化镇城关村的大坪子墓地,经过专家论证认为,昭化古城或为中原文化入川的起始地,以及秦汉时期川东北地区的政治中心。

  完成清理70座墓葬出土1100余件随葬品

  5月29日,本报曾报道《广元昭化古城现秦汉古墓群》,发现战国至明清时期墓葬73座。

  昨日,记者从广元市昭化区获悉,历时半年的考古发掘,位于昭化区昭化镇城关村的大坪子墓地,截至目前,已发现墓葬79座,完成清理70座,清理出随葬品1100余件(套)。

  据广元市昭化区文广新局局长龚贵宏介绍,该墓地是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迄今发掘的秦汉时期最为重要的墓群之一。此次考古发掘,主要采用了布方与整体揭露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发掘的器具主要以陶器、青铜器居多。

  “目前,大多数墓葬已经清理完毕,清理期间所拍摄的各种照片仍能真实还原其当时的场景。”龚贵宏称,“我们还邀请了国家级、省内外的考古专家,深入古墓发掘地现场,对古墓群进行了大量解读和论证。”

  中原文化入川起始地

  据史料记载,昭化古称“葭萌”。有着4000多年的历史和2244年连续建县史,素有“巴蜀第一县,蜀国第二都”之称。

  “在公元前316年秦灭蜀以前,蜀国一直保持着独有的文化元素,从广元宝轮院和重庆等地发掘的船棺葬可以看出,这种埋葬习俗是巴蜀文化的典型代表之一。”在考察大坪子墓地发掘现场后,国家文物局专家组成员信立祥教授表示。

  “从此次的考古发掘来看,墓地内分布着较多的战国晚期至东汉晚期墓葬,以战国晚期至西汉中晚期土坑墓为主,而其中年代相对偏早的部分土坑墓的葬式多为屈肢葬,西首葬,这是秦人墓葬的显著特点之一,是中原文化的象征。”北京大学文博学院副院长赵化成考察后说道。

  从土坑墓中出土的器物来看,都是一些包括釜、壶、罐等在内的日用生活陶器,十分简陋。“这正好印证了史书上所说的秦灭巴蜀以后,采取怀柔政策,对当地蜀人仍然封王,但是又另外派秦人的官僚来统治这个地方,然后大量移民。”赵化成由此推断,这批早期的墓葬是最早移民秦人的墓葬,完全保留延续了中原血脉。

  一座座简单的墓葬就像一个个黑匣子,它完整地记录了当时的人文历史和社会变迁。

  “昭化是连接西安和成都两个中心城市的重要交通枢纽,同时也是关中平原和成都平原两个区域文化交汇处。”赵化成说,“有座墓葬里面摆放了鍪和青铜蒜头壶,鍪是西南地区比较流行的器物,而青铜蒜头壶是秦过来的,这证明了中原文化开始逐步和巴蜀文化融合。”意义

  秦汉时川东北政治中心

  古墓葬中的各种随葬器物可以反映当时经济社会的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社会越发达,环境越稳定,人们生活水平越高,随葬器物规格就越高。

  “像鼎、坊、蒜头壶这些大量的珍贵青铜器皿在昭化大坪子墓地中出现,实属罕见,”陕西省考古研究所所长焦南峰说,“这类青铜器皿在西安西汉早期汉墓中出土不足为奇,但进入西汉中晚期之后,陕西、河南等地的汉墓已很少随葬此类器物,但在昭化大坪子墓地的西汉中晚期墓葬中大量出现,是一个很值得关注的现象。”

  “从这周边目前出土的文物来看,这些青铜器皿规格是相当高的,这批墓葬足以论证昭化是秦灭蜀后至东汉末期川东北地区的政治中心。”焦南峰肯定地说。

  龚贵宏透露,今日下午,昭化区将召开新闻发布会,向媒体通报更多详细古墓群发掘成就及文物保护重要举措,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有关专家也将亲临现场,解读发掘文物的价值。

(责编:张卉、赫英海)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