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裂技术对于瓷土和温度都非常敏感,难度很高,因此成品率非常低,以一个月烧十窑计算,三个月找不出一件成品不足为奇。
本期艺人: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 叶小春
据史料记载,龙泉哥窑紫口铁足,釉裂成纹,纹片呈千姿百态,有冰裂纹、蟹爪纹、百圾碎、鱼子纹、流水纹等。冰裂纹在哥窑各纹片中排名首位,素有“哥窑品格,纹取冰裂为上”的美誉。其纹片如冰碰裂,裂缝深粗,有的裂片如鱼鳞,层层叠叠,又称之为“鱼鳞片”。但制作工艺在宋代以后就已经失传。
十八年前,有日本客商给我发来古代冰裂纹传真图片,我看了很感兴趣,开始四处寻找现存残片,不停试验各种配方,但尝试了上千次都没有成功。到了2000年,我突然从塑料泡沫板表面的纹理得到启发,认为想象中的冰裂纹应该就是这种图案,于是又多次反复尝试,在下半年的时候,烧制的瓷片终于出现了少量立体感的层叠裂纹,试验取得初步的成功。然后,我马上固定了釉水配方,再在窑炉温度变化的控制上进行不断的调整和研究。又经过数百次反复试验,成品的釉层就像鱼鳞状开裂叠加,立体感很强。冰裂纹“重见天日”,让我们都非常兴奋。
对于龙泉青瓷来说,釉的配置很重要,如果配置不好的话裂纹效果就出不来。原材料之类对发色的效果影响很大,找不到好原料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无法做出高质量的精品。比如2009年前后,整个龙泉地区数十个矿里面都找不出顶级的瓷土,直到去年6月份,我们才慢慢凑齐了一吨多的料。在广州展览时,有本地藏友送来一些当年的作品,我一看就是2009年以前的料,颜色明显不同,因为瓷土中的含铁量较高所以发色更深,显得更沉稳。
事实上,冰裂技术对于瓷土和温度都非常敏感,难度很高,因此成品率非常低,以一个月烧十窑计算,三个月找不出一件成品不足为奇。釉色之自然美来之不易,再如哥窑开片,人工无法控制,作品浑然天成,很有生命力。烧制时的损耗率也是很高的,1000件里往往只有一件顶级的能成形。藏友们还需要注意的是,市面上的龙泉青瓷极少出现“大块头”,如果各位在市场中看到半人高以上的大花瓶,那几乎可以肯定是赝品。传统工艺发展到今天,也在不断改良、进步,但要在造型上寻求重大突破不太现实,应该从装饰风格上继续创新。(作者:郭晓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