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艺术收藏>>最新资讯

清祺皇贵太妃之宝银玺:反映清王朝后妃用印制度

金叶

2014年03月31日10:41    来源:大洋网-广州日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清祺皇贵太妃之宝银玺:反映清王朝后妃用印制度

清祺皇贵太妃之宝银玺

  清祺皇贵太妃之宝银玺

  清朝祺皇贵太妃之宝银玺是天津博物馆收藏的唯一一方清朝后妃用印,它体积大,镌工细致,是非常难得的珍品。宝银玺为正方形,高10厘米,边长12.7厘米。蹲龙纽,龙形威武庄严,龙头较大,张口露齿吐舌,重眉瞪目,鼻孔朝天。龙角细长后挺,并分叉。四肢短粗直立,肢爪锐利。身躯较为粗壮,鳞甲排列有序,刻画得一丝不苟。尾部上翘,脊背上起突棱。玺的正面用满汉两种文字铸成,汉文为阳文“祺皇贵太妃之宝”。

  印文中所说的祺皇贵太妃原本是清咸丰皇帝的端恪皇贵妃,佟佳氏,系满洲镶黄旗头等侍卫裕祥之女,道光二十四年(公元1844年)十月二十四日出生,咸丰八年(公元1858年)三月二十五日纳入宫中,侍奉咸丰帝。佟佳氏并非通过八旗选秀进入皇宫,而是直接由母家接入皇宫,在清朝可说是唯一的特例。端恪皇贵妃是咸丰皇帝所有后妃中最后去世的,是清朝唯一一位历经五朝的后妃,亦是定陵妃园寝最后一个入葬的妃嫔,这在中国历史上也是不多见的。

  《清史稿·舆服志》记载:“皇贵妃金宝,蹲龙纽,平台四方四寸,厚一寸二分。”按清时四寸为今12.8厘米,祺皇贵太妃之宝银玺边长12.7厘米,大约是在铸造时形成的微小误差,基本符合规定。它是尊号宝玺,只是一种尊贵的象征,而非实用器,铸成后存于宫廷内务府。清王朝灭亡后,宣统皇帝溥仪曾在天津静园居留过一段时日,他带出宫中的各种文物很多都留在了天津,此方印也在其中。从印文和钮制看,这枚太妃印反映了清王朝的后妃用印制度,是研究清朝历史的重要物证。(作者:金叶)

(责编:董子龙、鲁婧)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