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前年4月完成的藏品盘点,台北故宫博物院典藏之善本旧籍共214503册,所藏古籍从各个方面来说都是精华之作、珍贵之本。而台北故宫博物院对古籍保护也十分重视,无论是藏书环境,还是古籍修复,都十分用心。同时,台北故宫博物院在古籍善本为公众所用这一方面的经验,值得大陆博物馆借鉴。
台北故宫博物院善本旧籍对外开放提借阅览是寻常业务。台北故宫博物院于20世纪60年代成立图书馆(今名图书文献馆)目的之一,即系以之作为各界人士申请借阅院藏善本旧籍的场所。目前,基于文物维护考虑,部分经影印出版、微缩重制、数字建档文件完成之善本旧籍,虽已不再开放提阅,然读者因研究考证,必须参阅原件时,仍可提出申请。
大陆有藏书家认为,古籍善本进了公立图书馆、博物馆,就相当于“死”了,因为看到的人很少。古书应该在民间流通,才能给爱书人带来更多乐趣。而台北故宫博物院图书文献处处长宋兆霖并不以为然。
他表示,善本旧籍纳入公立图书馆、博物馆馆藏后是否再难产生效益,端视馆方做法如何。图书馆、博物馆如能开放馆内提借阅览,方便学术界利用,并妥予研究展陈,以之作为教育推广活动素材,自可延续其生命力。反之,馆方将之束之高阁,秘不示人,善本旧籍将难体现其时代文化功能。另一方面,私人藏家积极搜购,相互交流,于民族传统文化虽有收集、保存之功,然亦须进行某种程度之整理及应用,如分类编目、研究著述、提供士林借阅等,方得发挥藏书功能。爱书人士藏而不用,仅以之自珍自赏,应非藏书最终目的。
同时,他还表示,善本旧籍若无“生命力”,何以公私立图书馆、博物馆以及民间爱书人士竞相购藏?古籍的生命力既体现于公用,亦存在于私存,且两者互补。综观中国私家藏书发展过程,爱书人士终其一生所积累的丰富藏书,命运多不理想,或为子孙售出散尽,或毁于兵燹及各种天然、人为灾害;其最佳结局,往往是入藏公立图书馆,嘉惠各界读者及后世学者学子。无论规模大小,私家藏书因属私有性质,利用范围自然狭窄,能发挥之文化作用毕竟有限。不过,私家藏书倒颇足增益公立图书馆、博物馆典藏内容。今日各重要公立图书馆善本旧籍典藏,鲜有未尝获益于私人藏家捐赠寄存者。(本文整理自宋兆霖采访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