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御制“锦鸡花石”图胆瓶
在12月1日结束的苏富比北京艺术周中,私下洽购成为关键词——三场私下洽购展作品价值逾13亿元。事实上,此前,已经有关于私下洽购的重磅消息,5.5亿元成交的“天价瓶”因无人付款而被以5折的价格以私下洽购方式交易。业内人士认为,私下洽购业务的门槛很高,在内地仍难普及。
私下洽购近年有风头逼近场上竞价的迹象。据佳士得今年上半年的数据,其全球私下洽购成交额达4.652亿英镑(7.118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3%,连续3年创下了佳士得及艺术市场有史以来最高的上半年度私下洽购成交总额。而苏富比的涨幅也与佳士得相近。据有关媒体报道,曾拍出5.5亿元的清乾隆珐琅彩“吉庆有余”转心瓶因买家没有付款,今年初由英国邦翰斯拍卖行通过私下洽购方式完成交易,确切价格未公开,但有知情人透露,成交价应在2000万至2500万英镑之间。
在中国,最著名的私下洽购案例是2011年香港苏富比的乾隆御制珐琅彩“古月轩”题诗“锦鸡花石”图胆瓶,拍卖前的估价为1.8亿港元,但卖家非常强势,要求买家35天必须付款,于是拍卖行临时要求没有交易记录的买家需要提供800万港元的保证金。“很多买家当天是冲着这件东西去的,但是临时交不上800万港元的保证金,所以最终导致这件东西在场上流标了。”瓷器行家陈连勇当时也在现场,“实际上很多人都想买下这件东西,所以拍卖会后立即跟拍卖行洽购,最终以高于估价的2亿港元成交。”
对于买家来说,到底是拍卖划算,还是私下洽购划算?藏家黄先生认为,拍卖有一定的偶然性,比如价格可能远高于预期,也可能出乎意料地在市场上“捡漏”,买家一定要对拍品本身的价值有清晰的认识。至于私下洽购方式,他认为毕竟是新事物,也可以尝试,但是要建立在了解机构背景和私下洽购流程的基础上。(据《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