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艺术收藏>>最新资讯

耿建翌

回望85:画大笑脸→拍小静物

2013年12月11日08:45    来源:新京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画大笑脸→拍小静物

  耿建翌

  1962年出生于河南郑州。1985年毕业于浙江美院(今中国美院)油画专业。如今回母校任教,定居杭州。耿建翌是85美术新潮运动中涌现出的具有开拓精神的艺术家之一,并且他延续了这种开拓。艺术家本人说,他一直被交流的问题所缠绕。近年耿建翌不断通过摄影、装置和油画作品对当今社会现象和问题提出自身思考与观点。

  1986年《第二状态》 油画

  2008年《窗户世界C15》 银盐黑白照片

  耿建翌在1981年进入浙江美术学院学习,1985年毕业于油画系。“池社”的社团活动开始于1986年,并在1987年结束。当社团大潮退去,留下个人驻足在历史长河的时候,耿建翌就是其中那一位,和他1986年的重要作品《第二状态》。

  一张笑得歇斯底里的脸庞,原型来自耿建翌的老乡,一位陶瓷班的同学。由于这些笑脸没有头发、耳朵和脖子,看上去更像是面具,而夸张的笑则被解读为“反映了当时尴尬的社会现实”。

  “人脸的信息含量很大,而且容易采集。”耿建翌说,他没有习惯第一眼就去观察对方的其他肢体部位和行为方式,于是画了一张大笑脸,大到有2米高。但耿建翌口中所谓“信息量很大”的面部,在处理手法上他又刻意将信息模糊,如《第二状态》中融化在阴影里的部位。这种不清晰的艺术选择在耿建翌众多作品中可寻觅,尤其是2000年前后的《流失的脸》系列、《磨损的证据》系列、《脸》系列等。

  “我发现了‘距离’问题,被看与观看之间的距离。我做了很多尝试,在油画创作中尽量抹掉透视关系,进行‘平涂’,以突出前面的一组人物,但是后来发现还有’距离‘。《第二状态》进一步想消除距离感——2米的一张大画,看到的时候就在你面前,想像中人是躲不开的,’距离‘好像被我消灭了,但其实没有。”耿建翌说。距离似乎是耿建翌创作的持续命题,后来的《自来水厂》、《表格和证书》等作品中,都可窥视其踪迹。

  耿建翌最初以“笑”而为人所知,但他并不是一个爱开玩笑的人,甚至他认为自己在85运动中是可以被低调忽略的一分子。提及“池社”,他称自己“不知怎么混进去的”;提及“社团运动”,他又说,“那时候我刚毕业,什么都不清楚,张培力他比我年长,他主意多,调调都是他定的。”

  但是那时期给耿建翌留下一生受用的东西就是“鼓励”和“自由创作”,“当年毕业的时候是郑胜天老师教我们,他的尺度很宽,我们毕业创作非常自由,以至于自由得有点不知所措。(在这样的环境下)个人的潜力和想法被激发了,尤其是作画的热情。”耿建翌说。

  进入新世纪以来,耿建翌渐渐把热情转到绘画之外的领域,有装置,有视频,还有摄影。艺术家简单解释为个人的“不安分”。2008年银盐黑白组照《窗户世界》,以及摄影系列《过度》,这些图片反复出现两样东西:窗户框定的风景和没有盖子的瓶口,褪色处理暂时把人带离眼前的现实。瓶子和窗户的指向艺术家自己也说不清道不明,于是他拍了一张又一张,直到“把内心的感触拍出来”,然而这种感触之于耿建翌,又是“私密的、个人的”。

(责编:鲁婧、张卉)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